《二十四史》为什么叫二十四史呢?因为是有二十四部史书组成的,是中国古代史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它被历朝历代归纳为正统史书,简称正史。它记述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述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最后一部《明史》记述到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经历四千多年的时间,共计三千二百一十三卷,约四千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的形式进行编写。
二十四史包括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 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南朝范哗所著《后汉书》、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唐代房玄龄等人所著《晋书》、梁代沈约所著《宋书》、梁代萧子显所著《南齐书》、唐代姚思廉所著《梁书》《陈书》、北齐魏收所著《魏书》、唐代李百药所著《北齐书》、唐代令狐德棻等人所著《周书》、唐代魏徵等人所著《隋书》、唐代李延寿所著《南史》《北史》、后晋刘昫等人所著《旧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所著《新唐书》、宋代薛居正等人所著《旧五代史》、宋代欧阳修所著《新五代史》元代脱脱等人所著《宋史》《辽史》《金史》明代宋濂等人所著《元史》、清代张廷玉等人所著《明史》。
书中记载了我国自上古洪荒时代至明代数千年的历史,展示了数十个王朝的兴衰变迁,是研究中国历史最具权威性的史料,也是考察我国周边国家历史的珍贵资料,堪称“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由于其内容的博大精深,《二十四史》不仅为研史之人所必读,而且被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奉为治国安邦、运筹帷幄、推陈出新、建功立业的宝典,也被有识之士视为修身治家、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明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