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史学五老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史学五老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史学五老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历史学,自从20世纪20年代产生后,便不断发展壮大,陆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学界占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历史学,自从20世纪20年代产生后,便不断发展壮大,陆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学界占据了主流地位。不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还是这些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史学五大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的努力与贡献。

郭沫若: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奠基人

郭沫若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奠基人。1928—1929年,流亡日本的郭沫若写就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30年出版),第一次用唯物史观解剖中国历史,开始驱动了五种社会发展形态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的探索。郭沫若充分利用考古资料来论证中国古代的社会性质,并在甲骨文、金文的考释方面取得杰出成绩。1930年后,他陆续出版了《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金文丛考》《卜辞通纂》《古代铭刻汇考》等作品,这些历史文献学方面的卓越成就,都是力图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尽管时局动乱,郭沫若的史学创作进入到新的阶段。他进一步使用考古资料写出《甲申三百年祭》《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历史人物》等作品,进一步验证了辩证唯物论在中国的“适应性”。

新中国成立前后,郭沫若积极组织史学会,制定新中国史学发展规划,促成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1951年7月28日,郭沫若在中国史学会成立大会上,提出新中国史学发展规划的“六个转向”,首要的即唯心史观转向唯物史观。1954年,郭沫若强调历史研究要坚持唯物史观,理论与史料并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

范文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鞠躬尽瘁

范文澜是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研究的学者。他之所以受到学术界的尊崇,不仅在于其开创性的学术创作,更在于其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史学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20世纪40年代,范文澜受毛泽东之命,开始撰写《中国通史简编》,这是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论述中国历史进程的通史著作,开创了新的通史体系。此后范文澜以阶级斗争为主线写作了《中国近代史》,指出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史。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开创了新的通史体系,奠定了中国通史的叙事框架,乃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通史和近代史著作,至今仍为学界称道。

新中国成立后,范文澜对通史著作做了进一步修订。他不仅修正了民族观念,提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历史”;还运用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赞扬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和斗争,提出“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这一影响深远的观点。1953年,《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修订本出版,《简编》一扫旧史学的陈腐反动史学观,以崭新的历史唯物主义贯穿于全部历史叙述之中,展现了新历史著作的强大生命力。本书的出版开拓了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编写中国历史的新时期。此外,范文澜发起或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初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原因”“汉民族形成问题”以及“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为历史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天地。

吕振羽:深得马克思主义史学精髓

早在1930年代,吕振羽是继郭沫若之后率先投入社会史论战的。他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考古资料,结合神话传说,写出《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等作品,指出殷代是奴隶制,并将中国史研究推向殷代以前,填补了原始社会的研究空白。除古代社会史、经济史研究外,吕振羽系统考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写成了第一部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中国思想史的著作——《中国政治思想史》。

抗战时期,吕振羽积极捍卫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他撰著的《简明中国通史》注重历史发展的具体性,把中国历史作为一个发展的过程来把握,可谓深得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精髓。吕振羽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民族史,强调民族平等。抗战后,他出版了《中国民族简史》。为强调民族多样性、各民族平等的思想,吕振羽又推出《论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关于历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新疆和祖国历史的关系》《再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等重要文章。

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修定了《简明中国通史》和《中国民族简史》,重定《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其作品具有强烈的理论思辨色彩,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意义重大。

翦伯赞: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

翦伯赞一生致力于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国社会和历史,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张传玺语)。新中国成立前,他就参与了著名的“社会史论战”,并对重大问题发表意见;其出版的《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和《中国史论集》等著作具有极高的理论水平。新中国成立后,他致力于历史主义和民族史的研究,表现了一位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勇气和担当。

20世纪30年代,翦伯赞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历史,并积极参加“社会史论战”。他先后发表《中国农村社会之本质及其历史的发展阶段之划分》和《前封建时期之中国农村社会》等论文,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1935年之后,翦伯赞又推出《关于“亚细亚的生产方式”问题》《关于“封建主义破灭论”之批判》等论文,进一步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938年,翦伯赞出版《历史哲学教程》,该书观点鲜明,批判有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历史资料相结合,系统地讲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阶级斗争理论的重要性,是翦伯赞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20世纪40年代,翦伯赞完成《中国史纲》第一、二卷,初步建立了其新史学体系,此后他又出版《中国史论集》,强调中国历史研究的特殊性,并进一步阐释理论与史实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翦伯赞积极维护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导地位,宣传历史主义。20世纪50年代后期,针对史学界出现的极“左”思潮,他连续发表《关于打破王朝体系问题》《目前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等文章,这些作品批判了违反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倾向。1961年翦伯赞主编高校通用教材《中国史纲要》,他坚持观点与史料的统一,进一步阐明历史主义的史学思想,为《纲要》的科学性奠定了基础。

侯外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国社会史和思想史

侯外庐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贡献主要集中在社会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领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侯外庐积极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积十年之功翻译了马克思经典著作《资本论》三卷本,这无疑奠定了其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1939年,侯外庐发表《社会史导论》,本书运用社会史与思想史结合的方法,初步展现了侯外庐史学研究的特点。四五十年代,侯外庐推出《中国古代社会史论》,进一步探讨了亚细亚生产方式,指出其是奴隶社会性质,始于殷周,终于秦汉。1954年,侯外庐在《历史研究》刊发了《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规律商兑之一》,这篇文章一反以往通行的中国封建地主(领主)土地所有制的观点,首倡“皇族所有制”之说,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1979年,侯外庐出版《中国封建社会史论》,继续坚持“封建土地国有论”。

侯外庐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社会史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1942年,他完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一文,文中强调研究古代思想史首先要考辨相关文献,然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历史。新中国成立前后,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四卷相继出版 ,进一步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阐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丰富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侯外庐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对前期的成果进行回顾总结。1973年,侯外庐主编《中国近代哲学史》,突出思想文化斗争与阶级斗争在近代史上的联系,丰富了中国近代史哲学研究。改革开放后,他在《中国思想通史》的基础上,又深入思考宋明理学,撰写了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完成的《宋明理学史》。

侯外庐晚年写就了《韧的追求》、《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总结回顾了自己的学术成长之路,体现了一位史学家的严谨态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影响。侯外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国社会史和思想史,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的发展。

(作者:王现丽 盖志芳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上一篇: 被史书提及的神秘王朝,历经1600年,中国为何自己都不承认存在过
下一篇: 「今日名家」余秋雨: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