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小说的发展与传承志怪小说的发展与传承历史学院07级编辑出版(2)班270203202志怪小说的发展与传承【摘要】志怪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本文小说的发展及其繁荣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同时也对其对后世小说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关键字】志怪小说、唐传奇、聊斋志异、代笔记小说可谓源远流长,前者可以追溯到“古今语的《山海经》,后者可以溯源至先秦诸子散文及寓言故事中描写人物风致的片断。此外,上古神话、历代传说、诸子设譬取喻的寓言故事,先秦两汉书中记人记事的精彩片断,乃至宣讲佛道教义的宗教故事,无不都是志怪小说的源头。志怪小说在魏晋南北朝盛行,并在这一时期于成熟,除了有先秦两汉志怪小说的深厚基础外,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少有的动乱时代,政治暗,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异常尖锐,,社会动荡混乱,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朝廷荒淫无度,战伐连年,徭役捐税名目繁多。广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到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血腥屠杀。由于秦汉以来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宣传,导致鬼神迷信、神仙方术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有广泛的影响,人们为了摆脱精神上的束缚,一方面把神仙和志怪当作超脱黑暗现实的灵虚幻境,一种虚妄的精神寄托,另一方面也把神仙和鬼怪故事当作表达进步思想的工具。
通过志怪的形式,浪漫的手法,表现了对暴政的反抗、贪官的抨击、爱情的追求、幸福的向往佛经中有一些短小的故事,是印度人民创作的寓言、童话和小说。由于它们内容生动、形式新颖,不仅影响了我国民间故事的发展,也影响着文人们有意无意地利用这些素材进行小说创作。佛教对志怪小说的影响,表现在内容上劝导人们奉法,宣扬佛的威灵鼓吹善恶相报,轮回转世渲染地狱阴司的恐怖、天界的美好。这个时期的志怪小说涌现了“梦幻”式、及“死后生”式等形式,也是对佛经故事形式的借鉴和发展。由于时局动荡,社会纷乱,士人命运多劫舛,崇的儒学思想的地位随着大一统政权的消亡而逐渐动摇。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士人的思想重心发生了转变,从关注经学转为关注自我进而权衡自身的价值,寻求人生出路。文人为了逃避现实,广泛搜罗神话传说、旧籍中的志怪故事,现实中的传闻异事以及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故事。尤其是搜奇猎异,成为文人作家追求的一个目标,是志怪小说娱人色彩的表现。志怪小说就是在那个时期作家对人生、自然和社会认识的产物,是士人因无法摆脱现实的残酷、以此宣泄心绪、避灾躲难的一个平台,是对现实进行思审美评价的一种特殊方式。他们所表达出的改良污浊社会、批判黑暗政治、追求自由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进步思想,是促进志怪小说创作和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它赋予了志怪小说以进步内容和批判现实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现实主义精神推动了魏晋志怪小说的繁荣。这一时期的志怪小说著述颇丰,其中以干《搜神记》最为著名。《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一次大总结、大整理,又是南北朝志怪小说进一步发展的基石。《搜神记》不但“承于遗逸”,“采访近世之事”,采集了不少的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和历史轶事。同许多篇章大都叙事简洁,语言朴素,风格清隽,虽仍不脱“残丛小语”格局,但艺术性却大大提高了在小说发展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首先,表现为故事情节更生动、完整、丰富。如《干将莫邪》,传》中的同题故事字数增多,有许多情节的演绎并增加了对话,使情节更生动丰富。其次,细节描写增多。如《干将莫邪》中赤自刎身不倒,汤中三日不烂,且从汤中跃出的细节描写对刻画强的复仇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再者,注重人物形象的性格刻画,使有的篇目很吸引人。如“赤”复仇的顽强精神、《谈生》中女鬼善良的美好品质、韩凭妻忠于爱情、不慕富贵、不畏权势的性格特征等都是作品感人的重要原因。影响到后世小说的创作。《搜神记》直接影响了后世鬼神志怪小说的接的影响。传书故事《胡母班》对唐传奇《柳毅传》、死而复生故事对汤显祖的《牡丹亭》、《东海孝妇》对元杂剧《窦娥冤》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唐传奇是在六朝志怪小说基础上发展起来但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对此鲁迅曾有论述“小说亦知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则始有意为小说。胡应麟云’变异之谈,盛于六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云‘幻设'者,则即意识之创造矣。”这是说唐人传奇中有不少作品深受六朝志怪小自觉。艺术上,比起粗陈故事梗概的志怪小说叙述更宛转曲折,形象描写更细腻。这表明唐传承了志怪小说的传统,但已是一次飞跃。唐传奇除传承了六朝志怪小说的传写奇闻的传统外,也继承了自《史记》以来的史传文的写人记事传统,同时,唐代诗歌、散文、民间说唱文学的空前繁荣,为传奇的语言风格及表现方法提供了借鉴。虽传述奇闻轶事,但多取材现实,而且有意识地进行创作,自觉追求虚构想像、曲折情节,讲究词彩藻饰,已近似现代的小说了。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唐传奇繁荣的重要原因。魏晋南北朝经历了反复的冲突之后,多元性的文化终于在唐朝得以最为充分的释放,文人意识的变化与唐朝社会政治、经济诸方面密切相关。唐王朝使得中国再一次得到了长久的统一,唐朝前期的统治者比较注意吸取前朝的教训,统治阶级的政策比较开明,使得经济得到空前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陆路、水路交通发达,对外往来频繁思想空前活跃。
政治的开明、经济的繁荣使文人的思想得到最大的伸展空间。文学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的巨大发展,也使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商贾市民日常生活、文人官吏会考游宴,错综复杂社会关系构成了形形色色的奇闻轶事,为唐传奇提供了大量生动的素材。为了适应市民阶层和统治阶层文娱生活的需要、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一些大城市中产生的“市人小说”,为传奇小说提供了新的作品素材和新的思想内容。唐代较之前有更多、更宽泛的入仕途径,但举之路仍是文人首选的主要方式。在唐代,不管门第高低、不分贵族布衣,都可以遵照一定的既定的条件参加科举考试。行卷、温卷是在唐代进士考试中最为普遍、最为流行的干谒行为。科举士子用文言小说行变志怪为反映社会人生,是唐传奇对六朝小说的重大发展,增强了小说的社会现实意义。唐传奇的题材大致分为爱情婚姻、文人仕途、豪侠行义、历史故事和神仙怪异等,而神仙怪异又往往穿插于各类题材中,这是六朝小说的胎记。从多种层面,或暴露仕途官场的黑暗,或歌颂恋爱婚姻自由,或歌颂游侠仗义,赞扬才华智慧,或发泄下层失意文人和底层百姓的愤懑。人传奇语言生动流畅,简洁而富于表现力。唐传奇在我国小说史上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在思想内容的现实性及艺术手法、语言技巧等方面为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宋代以后文言小说的发展一直沿袭唐传奇开辟的方向,如《聊斋志异》中人神狐鬼的爱情故事,与脉相承。在唐传奇之后,文言小说就渐渐地走下坡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文言小说是以文言文写成的,这种以 秦汉古文为规 范的书面语,诘屈聲牙,古奥难 懂,随着社会的发 展,同当代的语言间距离越 来越大,令人望而生畏, 远离了现实生活和人 民大众,变成了文人的趣味之 作,落后于时代 的潮流,走到了穷途末路。可是在 其衰败之风 “弥漫天下”之际,蒲松龄的《聊斋志 不禁不为人所叹服。蒲松龄生活在一个激烈动荡的大变化的时 他经历了明朝的灭亡、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也 经历了清朝入关前后的虏掠和镇压。 清统治相对稳定巩固后,他幻想通过科举而出 仕,却屡遭挫折。 随着幻想的破灭,作为一个贫 困终生、靠教书糊口 的先生,蒲松龄有较多机会 接触和了解生活在社会 底层的人民 ,耳闻目睹 了人民在贪官污吏、土豪劣 绅的压迫下所受的种 种痛苦,并在《聊斋志异》中, 通过许多篇章生 动刻画和严历抨击了黑暗的现实社 会。《聊斋志 异》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之广阔,揭露 社会问题之 深人,创造出的人物形象之众多,创作 高水平 的短篇小说之量大,艺术风格之独特,在文 说史上,没有一位小说家堪与之相比。
《聊斋志异》曾被认为是文言小说集大成 鲁迅曾经说过,《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是用传奇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志怪 式的题材 或内容,是属于“拟晋唐小说”。蒲 松龄自己也承 州,喜人谈鬼”。他写的鬼狐常常与人和睦相处,谈情说爱,喜欢打抱 不平,救助弱小,惩恶除 强,解决人间社会根本不 可能解决的矛盾 受尽凌辱的人们送上些许光明和温馨。 他写作的 动机和目的并不是一般的传奇志 ,而是以传统的传奇志怪的形式和手法,来表现 他长期郁 积于心底的“孤愤”之情,是对当时社会 "来看待,这是高出了以前任何一位文言小说家的。 他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面貌,揭露了尖 锐的社会问题。 《聊斋志异》突出地揭露了以下 几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黑暗残暴的政治统治。 封建 官吏与豪绅恶霸勾结, 用蒲松龄的话说,就是 “花面逢迎,世人如鬼”, 比皆是”。席方平的故事,是以阴曹的鬼影憧憧、 暗无天日来折射毫无法律和正义 可言的现实世 界。在《促织》中,蒲松龄把批判的 锋芒直接指 向皇帝,由于皇帝的荒淫无道,给大小 官吏的 横征暴敛制造了机会,造成了人贱物贵、百 蒲松龄从自身经历悟出一个实事,那就是封建 社会 提倡的所谓“学而优则仕”,而今只是一 种愚民政 策,成为一种摆设,考场已成了腐败的 交易所,无 才得中而有才被黜。
再就是封建婚姻 制度的不合理, 有由于妻妾制度和嫡庶之争而 造成的家庭不和,也 有青年男女为自由恋爱而 与封建礼教的抗争。通过许 多聊斋故事,蒲松龄 不仅讴歌了青年男女之间纯洁、 坚贞的爱情,而 且还着意描写了他们所做的不懈抗 争,塑造了 一大批光彩夺目、富于叛逆性格的典型 形象。如 瑞云和贺生,连城与乔生,阿宝和孙子楚 以及 笑女婴宁等。 蒲松龄熟读《左传》、《史记》,文言文的精 面,活画出一幅风景、一个形象,蒲松龄并不像同 时代的文人那样刻意模仿古人的 文笔,借此炫耀自 己,而是抛开文言古板深奥 的致命弱点,转向民间 口语、民间谚语等活的语 言中吸收养分,对传统的 文言文加以改造、创 新。《聊斋志异》里的语言,既 保留了文言文的 简洁高雅,又具有口语的亲切流畅, 玉、言辞艳丽,又自然生动、通俗易懂,不用任 何注解和诠释就可以看懂。作为一位语言大师 的委婉含蓄,使《聊斋志异》的语言绘形绘色,极是生动。如像《夜叉国》里对“官”的说明"出 则舆马, 名为官”。《梅女》中对得到三百文铜钱就制造冤狱 的典史的痛骂“汝本浙江一无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