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着悠长的史学传统,追溯到最初,便是上古时代便已设立的史官制度,是上古王道与圣业的组成部分。
但这份事业一度在礼崩乐坏的春秋中衰落下去,卑微的周王室无力统御诸侯,分派到各国的史官,也受尽苦楚。然而,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下,依旧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故事。文天祥的《正气歌》,也记下了那些饱含正气的事迹:“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这次,阿君就带大家好好了解一番,这位齐国的太史和晋国的董狐,是多么令人敬佩。
南 董 之 志,史 官 精 神
▣ 出场人物:崔杼、齐史、南史氏、赵盾、董狐
▣ 相关成语:南董之志,董狐直笔
▣ 一句话评价:历史亡了,史学又在何处栽根?——钱穆
西周时推行礼乐制度,中央会分派史官到各个诸侯国。史官会将诸侯国内发生的失礼、僭越之事记录下来,呈送给王室,并分别报告给其他地方的史官,这便是赴告制度。中央了解到地方的失礼行为,每年冬天朝会时便会降下惩罚,而其他地方的诸侯大夫也会引以为戒。
但到了春秋时期,周室衰微,礼崩乐坏。分派到各国的史官,失去了天子威严的庇护,境况变得分外艰难。那些诸侯权贵都不愿有人把自己的罪行劣迹记录下来、流传于世,都想尽办法掩盖这一切,甚至不惜狠下杀手。
• 崔杼弑其君
襄公二十五年(前547),《春秋》记到:“齐崔杼弑其君光。”(《春秋》的底本是鲁国国史,所以纪年通用鲁国纪年,如这里便是“鲁襄公二十五年”)
崔杼是齐国的大夫,谥号为武,是故《左传》中又称崔武子。他在齐国执政二十余年,位高权重,骄横异常。
既然位高权重、骄横异常,那么自然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在当时,齐国的一名大夫去世,崔杼前去吊唁,碰巧就看到他那年轻貌美的遗孀东郭姜。崔杼当即色心大起,迎娶为妻。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崔杼便察觉东郭姜的行止有些不对,细细一打听,竟发现她与自己的顶头上司齐庄公私通。
齐庄公当初便是崔杼扶持的国君,对国家的控制力反不如崔杼。崔杼此番大恼,便设计杀死了齐庄公,拥立新君,并以自己为相,控制了朝政。他担心有祸乱,又召集群臣盟誓,不得背叛。齐国的大史却不畏权威,秉笔直书曰:“崔杼弑其君。”崔杼惊怒交加,下令处死。然而,崔杼的残暴手段没有停下史官们坚持正义的脚步。大史的弟弟接过了哥哥的职位,也照写“崔杼弑其君”,崔杼再把他杀掉。又有三弟前来,也被杀死。最后幼弟前来,照样记下崔杼的恶行。
与此同时,齐国南部还有另一家史官“南史氏”,听说了齐大史的消息,也带着提前写好的竹简赶来。崔杼终于感觉到恐惧,只能无奈任由大史的幼弟将“崔杼弑其君”这件事记了下来。而这件事,最终也被孔子加到了《春秋》上,变成了“齐崔杼弑其君光”,成为中国史官精神的象征。
三杀史官,不改弑君
• 赵盾弑其君
无独有偶,在“崔杼弑其君”的五十多年前,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只不过这次的主角,号称“古之良大夫”,历史上多以正面形象示人;而这次的史官也幸运地免于一死。但其中的复杂性,使其意义并不在“齐太史简”之下。
宣公二年(前607),《春秋》书曰:“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赵盾是晋国的大夫,其地位丝毫不在崔杼之下。但他能力很强,帮助晋国连霸两朝,享有极高的名望,权倾朝野。晋国的国君晋灵公不满赵盾对自己的管制和约束,意图谋杀,不料被赵盾逃脱,自己反而被赵盾的堂弟赵穿杀死。
晋灵公死后,赵穿便把赵盾接回来。由于赵盾名望太高,竟然没花多少口舌便重新坐回执政大夫的位置,扶持新君上位。晋灵公之死仿佛未曾发生,赵盾依旧保持着他“古之良大夫”的美誉。
这太滑稽了,赵盾纵容自己兄弟干出弑君僭越之事,竟然也能号称“古之良大夫”,这是真正的君子所不能容忍的。于是晋国的史官董狐记载道:“赵盾弑其君”,并且将其公示于朝。
赵盾一生光辉,自然不能容忍自己背着这样的污点。他找到董狐理论,表示晋灵公不是自己杀的。董狐回答道:“您是国家正卿,进不能劝谏君王,退不肯逃出国境。国君被弑,您官复旧职,却不肯讨贼,仿佛一切未曾发生。这不是弑君又是什么?”
董狐的回答让赵盾无可奈何,他选择用一句诗来避重就轻,说自己是因为怀恋家国才出逃不远——“《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其我之谓矣!”(因为我怀恋国家啊,结果给自己留下忧虑。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赵盾不愧为“古之良大夫”,其处理手法比崔杼高明得多。他不对史官进行迫害,表现了自己的大度,权势滔天的他更不会让弑君之罪损害自己的地位,甚至后世的《左传》,都不惜杜撰一句孔子的话,说他“为法受恶,越竟乃免”,来为赵盾进行开脱。(此句仅见于《左传》,《公羊》、《谷梁》均无。《左传》中对赵盾形象美化颇多,后世学者多以孔子语为杜撰,特此注明)
但这始终改变不了,赵盾在这一事件中犯上作乱、假仁假义的形象。无论赵盾及其后人如何掩饰,世人都将因这一句“赵盾弑其君”窥见历史的真相。在孔子真正撰写的《春秋》中,也明白无误地记载到:“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素 材 解 读
角度一:初心与坚守
撰史在古代往往是很危险的事情。史官要伴君左右,将发生的事件如实记录下来,其中便难免包括其恶行与污点,这让身居高位者如何能忍?轻则似赵盾般诘问排挤,重则如崔杼等痛下杀手。即使贤明如孔子,在意图撰写《春秋》后,也为世间的诸侯大夫所不容。
但愈是这样的困境,则愈显现人性的光辉。齐史官为记录史实,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晋史官为书写真相,得罪权贵,饱受苛责。而孔子同样承受着“春秋,天子之事,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的内心煎熬。
记录事实,书写真相,将是非善恶公之于众,这是每一位史官的神圣使命。在那个混沌年代,史官们姓不显、名不著,势单力薄,面对着国家权贵,却依然能不忘初心,坚守着自己的使命,用自己的生命,传承历史和大道。如此恢弘正气,又如何不让人铭记呢?
▣ 示例:
人生路远,道阻且长。在步履蹒跚,迈过人世间的艰难时,能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即使再渺小,也足够伟大。上古史官记史,常触及帝王权贵的忌讳,间或有性命之忧。然而,史官们不惧权威,坚守使命,秉笔直书,用生命记下“崔杼弑其君”“赵盾弑其君”的事实,彰显了生而为人的伟大。这份精神与正气传承百代,让文天祥在兵败被俘时,回忆起“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的光辉事迹,慨然面对人生的终结,为历史上这篇恢弘的正气歌,再添上“在宋文天祥”的凛冽一笔。
▣ 标题范例:《秉笔直书,恢弘正气》、《我有初心,可鉴明月》
▣ 相关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等
▣ 真题链接:2019年北京卷《文明的韧性》、2018年全国卷三《改革开放三部曲》
伶仃洋
角度二:名利与真实
荣华富贵,有时或许会来得很容易,然而为了名利而舍弃正义与真实,所享所见,也不过梦幻泡影。
崔杼与赵盾,都是国家的权贵,跟随他们的脚步,或许便是走向富贵的捷径。然而齐国的史官,前赴后继,悍不畏死,只为记下那段历史;晋国的史官,不畏权威,不恤人言,坚持书写那份真实。
名利常炫人眼目,若是任由贪念操控自身,接受了那份馈赠和施舍,放弃了对真实与正义的坚持,则无异于犯罪者的同谋,更难以再看清世界的面目。名利并非不可争取,荣华富贵的舒适生活,每个人都会向往。可一旦被名利侵蚀了理性,让欲望蒙蔽了初心,我们的灵魂便不再能自由,我们的人生,也将套上一层无形的枷锁。
真实的世界如此美妙多彩,又何必拘束于名利之间呢?
▣ 示例:
在名利和权威面前,坚持初心与正义是很不容易的。有无数人,在名利场中堕落,为欲望迷了双眼;亦有无数人,在权威面前退却,身心为之慑服。可受困其中,又如何能窥见真实?又如何能做回自己,逍遥人生?若齐史在崔杼面前屈服,书齐庄公病死,又如何能证道之光辉?若董狐接受赵盾的暗示,不言弑君之事,又如何能见史之真意?若史迁畏惧于汉武,曲笔避讳以求存,又如何能成一家之言?当被权势名利蒙蔽时,一切美好不过梦幻泡影;唯有直面真实,践行良知,才能窥见事物的本原,领悟真正的大道。
▣ 标题范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叶障目,不见青山》
▣ 相关主题:守与退、利与义等
▣ 真题链接:2018年天津卷《器》、2017年浙江卷《人生的三本大书》
经 典 链 接
最后,阿君整理了几句前面涉及到的经典原文,小可爱们可以记下来好好揣摩哟~
1.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 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左传•宣公二年》
3.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左传•宣公二年》
4.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文天祥《正气歌》
小 纸 条 讨 论 室
看完今天的历史素材,各位小纸条有什么收获呢?“不忘初心”,历来是中华文化所推崇的品质,到今天,更是先后入选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和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不知大家对此有何体会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