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山歌廖哉》评释(十九)
接上期。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对中国传统的民间狐鬼故事的艺术创作与整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人、狐、鬼、妖、魔、道的魔幻世界。为后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
一、《聊斋志异》是一部反映现实矛盾的社会小说:
《聊斋》,毛主席在青少年时代就已经读过,印象深刻,直到晚年仍然喜欢翻阅。对书中的许多人物和情节,记得清清楚楚,津津乐道,提出过不少精辟的见解。
毛主席认为,《聊斋》是一部反映现实矛盾的社会小说。他同萧三的谈话中说:“《聊斋》是封建主义的一种温情主义。蒲松龄反对强迫婚姻,反对贪官污吏,但是不反对一夫数妻,赞美女人的小脚。
主张自由恋爱,在封建社会不能明讲,即借鬼狐说教。作者写恋爱又都是很艺术的,鬼狐都会作诗……《聊斋》其实是一部社会小说……。”
蒲松龄写的这部书,揭露封建社会政治黑暗和官场罪恶。描写了很多参加科考的秀才,因为官场不如意,甚至与花妖鬼怪的爱情也不顺利,他们抗争、愤怒,以此来表达对封建礼教束缚的不满,寄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毛主席认为蒲松龄有斗争精神。
毛主席在《小谢》故事的后面,专门做了批注,写道:“一篇好文章,反映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人与人的关系应是民主的和平等的。”
1939年5月5日傍晚,毛主席到鲁迅艺术学院,去看望好友萧三,在谈话中,毛主席说:“蒲松龄很注意调查研究。泡一大壶茶,坐在集市上人群中间,请人们给他讲自己知道的流行的鬼、狐故事,然后回去加工……不然,他哪能写出四百几十个鬼与狐……来呢?”
二、《聊斋志异》可以当作清朝的史料:
1942年4月的一天,毛主席邀请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和戏剧系的何其芳、严文井等几位党员教师,到他的住地杨家岭谈话。毛主席说:“《聊斋》可以当作清朝的史料看。其中一篇《席方平》,就可以作为史料。席方平是该篇作品的主人公,其父憨厚老实,因受同乡财主羊某的欺侮而惨死。
席方平去阴间为其父鸣冤告状,从狱吏、城隍、郡司,直至最高统治者冥王,都因羊某实施了贿赂而贪赃枉法,对告状人席方平不但不予受理,而且用酷刑迫害。
席方平得出的结论是:“阴曹之昧暗尤甚于阳间!”
毛主席认为这篇作品含义很深,实际上是对封建社会人间酷吏官官相护、残害人民的控诉书。毛主席还对其中一个艺术细节的描绘深表欣赏,就是写到两个鬼,奉冥王的命令把席方平锯成两半时,对席方平表示同情,故意锯偏,以保存席方平有颗完整的心。毛主席称赞这个细节写得好……。
《聊斋》中有篇《细侯》的故事,浙江昌化的一个书生,在杭州教书,偶遇妓院里贾家的养女名细侯,见其年轻貌美,姿色妩媚,不由得心动情摇。
书生向好友借了一笔钱,往赎细侯。细侯对书生说“我嫁给你以后,希望常常生活在一块,不要再出去教书了。种40亩地可以维持生活,再种10亩黍,织5匹绢,缴纳平常的赋税还有多了。关着门互相照应着,你读书,我织布,有空的时候,喝几杯酒,吟几句诗,消遣消遣,就是千户侯也不过如此啊!”
毛主席读了这段话,写下批注“资本主义萌芽”。从这段话中,毛主席分析出中国那个年代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三、不怕鬼, 鼓舞人们同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做斗争:
毛主席秘书林克回忆说:“毛主席同我谈不怕鬼的故事,两个故事印象最深”
毛主席说,《聊斋》的作者告诉我们,不要怕鬼,你越怕鬼,你就越不能活,他就要跑进来把你吃掉。狂生不怕鬼,就把鬼给征服了……。毛主席讲《席方平》的故事说“老实人,虽然历经磨难,只要敢于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原则,敢于斗争,问题终会弄清楚,冤案终能昭雪。”
毛主席建议把古代小说和传说故事中不怕鬼的内容,编成书,用以教育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鼓舞人们同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做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何其芳所长组织人员编写,书名拟为《不怕鬼的故事》。根据毛主席指示,草了一篇序文,经毛主席审阅,增加了,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内容。
《不怕鬼的故事》一书1961年2月正式出版,翻译成了英文、法文等多国文字,在国内外发行。
待续。
2023年8月26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