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志怪故事·聊斋志异(六十一)

志怪故事·聊斋志异(六十一)

志怪故事·聊斋志异(六十一)260,萧七粉腻脂香集绮筵,温柔乡亦有前缘。萧郎未饮心先醉,袖得绫巾竟杳然。【绮筵:华丽丰盛的筵席。 萧郎:指美好的男子或女子爱恋的男子、情郎。】徐继长是临淄人

260,萧七

聊斋志异的志异指什么_聊斋异志的志和异是什么意思_聊斋志异

粉腻脂香集绮筵,温柔乡亦有前缘。

萧郎未饮心先醉,袖得绫巾竟杳然。

【绮筵:华丽丰盛的筵席。 萧郎:指美好的男子或女子爱恋的男子、情郎。】

徐继长是临淄人,家住城东的磨房庄。他想凭读书考取功名,没有成功,就去当了个胥吏【基层办事员】。他偶然一次到亲家去,要经过徐家的坟墓。他傍黑才喝得醉醺醺地回家。路过那坟墓时,看那里楼阁林立十分漂亮,有一个老头在门前坐着。徐继长喝酒喝得口渴,想喝水,就向老头作个揖求给一碗水。老头站起来,请他进去,来到大堂上给他送上水。徐继长喝完了水,老头说:“夜里路难走,暂且留在这里住下,明天一早再走怎么样?”徐继长也很疲乏了,就很高兴地答应了。老头让家里摆上酒招待客人,他对徐继长说:“我有一句活,您不要嫌我莽撞。您家门风清白令人敬仰,可以依托结亲。我有一个小女儿,想把她嫁给您,希望您肯收纳。”徐继长为此而恭谦不安,不知怎么回答为好。老头就派人告诉亲属族人,又传话给女儿妆扮。时间不长,有四五个戴着高高的帽子、束着宽长衣带的人,先后来到。那女子也穿着光彩夺目的衣服出来,身姿客貌十分出众。于是大家坐在一起饮酒吃饭,徐继长神魂迷乱,只想快些入洞房。敬了几次酒后,他就坚决推辞不喝了。老头就让小丫鬟领着夫妻二人来到新房,共享夫妇之乐。徐继长问女子姓氏和家族情况,女子回答说:“姓萧,行七。”徐继长又问家世,萧七说:“我虽然出身鄙贱,见识浅薄,配一个胥吏,想来还不至于辱没你,何苦这么问个没完没了!”徐继长迷恋她长得漂亮,又待自己十分热情周到,不再怀疑什么。萧七说:“这里不可以做为家,我知道你家姐姐为人和善,可能不会阻挠我们,你回去打扫一间房子,我自己到时候会去。”徐继长答应了,说完就搂着她,迷迷乎乎地睡着了。

等到他醒来,怀中已经空无所有。这时天色已亮,松树遮蔽着晨光,他身子底下铺着一尺来厚黍穰。徐继长又吃惊又感叹地回到家里,把所遇到的事告诉了妻子。他妻子闹着玩似的给打扫了一间房子,在里面摆上床,关上门出来,对徐继长说:“新娘子今天夜里就来了。”说着夫妻二人一起笑。太阳落山了,妻子开玩笑地拉着徐继长打开门,说:“新娘子莫非已经在屋里了么?”一走进门,就见一个漂亮的女子穿着华丽的衣裳坐在床上。那女子见两个人进来,很快地站起来迎接。徐继长和他妻子都被惊呆了。那女子捂着嘴吃吃地笑,向夫妻二人行礼,态度十分恭谨。徐继长的妻子于是为他们安排好床被,让他们二人睡在一起。

萧七每天早早起来,操持家务,不用人支使。有一天,她对徐继长说:“我的姨们和姐姐们都想来咱们家看看。”徐继长担心匆忙之间,没有东西招待客人,萧七说:“她们都知道咱家不富裕,都先送来吃的使的,只是麻烦咱家姐姐烹调一下而已。”徐继长把这事告诉了妻子,他妻子答应了。早饭之后,果然有人挑着酒肉来了,那些人放下担子就走。妻子担负了厨师工作。傍晚时分,有六七个女子来到,年纪大的不过四十来岁,她们围坐在一起饮酒,闹得满屋子都是笑声。徐继长的妻子趴在窗户上向里看,只见丈夫及萧七相对而坐,别的客人都看不到。北斗星转到屋角时,客人欢欢喜喜地走了。萧七送客还没有回来,妻子一看桌上,杯里盘里都光光的,她笑着说:“这群丫头想来都饿了,吃得就象狗舔肉板那么干净。”工夫不大,萧七回来了,一再诚恳地向徐妻道劳,抢过食具自己去刷洗,催促徐妻去睡。徐妻说:“客人来到我们家,让人家自带吃的喝的,这是一个大笑话,明天应当另请一回。”

过了几天,徐继长听从妻子的话,让萧七再请客人来。客人来了,尽情吃喝,只留着四碗菜,不动筷子,客人们笑着说:“那人说我们坏话,这些留给做饭的人。”席上有二个女子,年纪有十八九岁,穿着白鞋、白衣,说是新近丧夫,萧七称她为“六姐”。六姐长得很漂亮,媚态十足,能说爱笑。她与徐继长渐渐熟悉了,就不断用调笑的话嘲弄徐继长。行酒令时,徐继长担任监督人,按规定不许说笑。那六姐多次违犯,连续被罚十多杯酒,喝得满脸通红地醉了,身体娇软无力,懒洋洋的,难以支持了,没过多久就离开了。徐继长端着蜡烛去找,原来她正在床上帐子里酣睡。徐继长走近与她接吻,她也没醒。把手伸进她裤子里,觉得她私处隆起。徐继长心里正有些把持不住,席上人都呼唤他,他赶紧给六姐整理衣服,见六姐袖子里有块绫巾,他偷着收了起来,然后才出来。等到夜深了,客人们都站起身要走,六姐还没醒。萧七进去摇动她,她才打着呵欠起来了,系好裙子,理理头发,跟着大家一起走了。徐继长对六姐十分惦记,心里总放不下,想要在没人的地方打开看一看那条她留下的绫巾,一找,却不见了。他还疑惑是送客时丢在道上了,就拿上灯仔细在台阶上寻找,哪里都没有,心里若有所失,很不开心。萧七问他,他随便地应付两句。萧七笑着说:“不要说谎,那绫巾人家已经拿走了,白费了你的精神了。”徐继长很吃惊,就把实情告诉了她,并且说对六姐很思念。萧七说:“她与你命中没有更深的缘分,你们的缘分到此为止了。”徐继长问她缘故,萧七说:“她的前生是个青楼女子,你是个读书人,你见了喜欢上了她,因为父母阻拦,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你就因此得病,病势危重,你托人对她说:‘我已经不行了,只要你能来,让我摸一摸你的身体死也无憾。’她被你的情意感动了,答应了你的要求。碰巧因为琐事缠身,未能很快赶到。第二天去时,病人已经死了。所以她与你是在前世有这么一摸的缘分。超过这个就不能实现了。”后来徐继长再设宴招待哪些女子时,只有六姐不再来了。徐继长怀疑是萧七忌妒,心里对她很有些不满。

一天,萧七对徐继长说:“你因为六姐的缘故,没道理把罪过加在我的身上。实在是她自己不肯来,为什么怪罪我呢?现在我们八年相爱,就要分别了,让我为你尽量想一个法子,用来解除从前你对我的怀疑。她虽然不来,难道也不让我去吗?到她那里去找她或许人能胜天,也说不定。”徐继长很高兴,就跟随着她。萧七握着他的手,飘飘乎乎地就像在空中行走一般,一会工夫就到了她的家。黄砖大屋,院里门户很多,道路曲曲折折,和初次所见没有多少不同。岳父岳母一起出来,说:“我们的笨女儿长时间承蒙你爱护照顾,我们因为年老体衰,没能到家探望,你大概会怪罪吧!”说着就摆上酒席。萧七便问起几个姐妹来,她母亲说:“她们都各自回到她们自己家里去了,只有你六姐在哪!”立即就让丫环请六娘子来,过了很久,六姐也没出来。萧七进去,拉着她才出来。六姐低着头沉默不语,不像以前那样自然。过了一会儿,老夫妇告辞离开了,萧七对六姐说:“姐姐自尊自重,让人家怨我。”六姐微笑说:“轻薄男子,怎么能接近呢?”萧七端起两个人饮过的酒杯,逼他们交换了喝,说:“吻也接过了,还用得着作什么姿态!”过了一会儿,萧七走开了,屋中只剩下两个人。徐继长突然起来走近六姐,六姐躲闪拒绝。徐继长拉着她的衣服跪着央求她,六姐态度缓和了,二人拉着手走进内室。刚要解衣带,忽然听到嘶喊声惊天动地,火光直照门窗。六姐大惊失色,推开徐继长站起来,说:“灾祸突然降临,怎么办广徐继长在这紧迫时刻,也不知怎么办好,而这时六姐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徐继长若有所失地坐了一阵,一看房屋全没了。这时有十几个猎人,扶着鹰,拿着兵器来到跟前,吃惊地问:“什么人夜里藏在这个地方?”徐继长托词说是迷路了,并把自己的姓名告诉了他们。一个猎人说:“刚才追赶一只狐狸,你见到了吗?”徐继长回答说:“没有见到。”他仔细一看,这里原来是徐家坟地,便闷闷不乐地回家了。他还希望萧七再回来,早晨起来听喜鹊叫,晚上看灯光占卜【古人以清晨雀噪、晚间灯芯爆花为远出亲人归来的征兆】,可是一直也没有消息了。这个故事是董玉珐说的。

261,乱离二则

(一)

学师刘芳辉,是京都人。他有个妹妹许聘给戴生,出嫁的日期眼看就到了。遇上清兵入境,父兄恐怕她这样一个细弱女子成为负担,打算把她妆扮好送到戴家。还没妆饰完,清兵纷纷而入,父子分头逃奔。刘女被清兵的小头目俘虏而去。跟随了好几天,小头目对她绝无不庄重的行为,夜晚就睡在别的床上,对她的饮食照顾非常周到。后来又掳掠了一个年轻人来,年纪和刘女差不多,容貌秀美仪态风雅。小头目对他说:“我没有儿子,想让你来继承家世,愿意吗?”年轻人答应了。又指着刘女对他说:“如果愿意的活,就让她作你的妻子。”年轻人很高兴,愿意按他说的办。小头目于是让年轻人和刘女睡在一起,二人感情融洽,非常快乐。随后在枕上各自说出姓氏,原来年轻人就是刘女的未婚夫戴生。

(二)

陕西某公,任职盐官,因家室累赘没带到任上。遇上姜瓖据城抗清的事变,家乡成了他们聚集的地方,某公和家庭的音信便隔绝了。后来事变平息,某公派人探问,而百里以内人烟断绝,无处可以打听消息。恰遇某公进京向朝廷述职,身边有个老差役死了妻子,家贫不能续娶,某公便给他几两银子让他去买个妻子。当时清兵凯旋,俘获了无数妇女,插上草标押到市场上,像牛马一样地卖。老差役携带银子到市场上去选购女人,他自知钱少,不敢问年轻女人的价钱。见其中有个老年妇女很整洁,就拿银子赎买回来。老妇人坐在床上,仔细地认了认说:“你不是某差役吗?”问她是怎么知道的,她回答说:“你跟随我的儿子服役,怎么不认识!”差役大惊,急忙告诉某公。某公过去一看,果然是自己的母亲,因而痛哭,加倍偿赐了差役。老差役因为银子多了,不愿意再买年老妇女,见一妇人年纪三十多岁,风度仪容超脱不俗,就赎买了她。往回走时,妇人一边走一边看他,说:“你不是某差役吗?”差役又惊问她。她回答说:“你跟随我的丈夫服役,怎能不认识!”差役更加惊奇,领着她去见某公。某公一看,果真是他的夫人,又悲痛失声。一天当中母亲、妻子重新和他团聚,高兴得不得了。于是用一百两银子为老差役娶了一个美貌的妻子。看来必定是某公有大德,因此鬼神被他感动并报答了他。可惜说这事的人忘了此公的姓名,秦中或许还有能说出他的姓名的人。

异史氏说:“山野大火引起的灾祸,不管是玉还是石都会牵连其中【清兵镇压抗清军民,祸及拥清的汉族地主官僚,如盐宫亲属亦遭掳掠。】!确实如此啊。像此公一家是因为阖家团聚而流传于世。董思白【明代书画家】的后代仅有一个孙子,现在还不能奉先祭祀,这也是朝中当官人的责任啊。太让人悲伤了。”

262,菱角

聊斋志异_聊斋志异的志异指什么_聊斋异志的志和异是什么意思

满地兵戈怅别离,终朝瞻屺诵風诗。

夫妻同感慈悲力,新妇歡迎阿母时。

【瞻屺:思念母亲。《诗·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屺:无草木的小山。】

有个叫胡大成的,是楚地人。他的母亲素来信奉佛教。大成跟随着塾师读书,去私塾的路上经过观音祠,他的母亲嘱咐他每次路过一定进去叩拜观音。这一天,大成走进祠庙,看见有个少女领着一个小孩在里面游玩。少女的头发才掩住脖颈,但风致却非常美好。这年大成十四岁,心里对她产生了好感。于是问她的姓氏,那少女笑着说:“我是祠西焦画工的女儿菱角,你问我有什么事吗?”大成又问:“你有婆家了吗?”少女羞红了脸,说道:“没有。”大成说:“我做你的丈夫,好吗?”少女羞惭地说:“我不能作主。”说话间目光晶莹含情,偷偷地上下打量大成,看起来好像欣然同意的样子。大成走出祠,少女追过去远远地告诉她:“崔尔诚是我父亲的朋友,请他作媒人,事情定然成功。”大成说:“好。”想到菱角聪慧多情,心中更加爱慕她。回到家里,向母亲表白了心愿。母亲只有这一个儿子,总怕违背他的心意,就赶忙央求崔尔诚作媒。焦父要聘礼很多,婚事差点没有说成。崔尔诚极力夸耀大成是清白人家,人才出众,焦父这才答应。

大成有个伯父,年老无子,在湖北担任教官。伯母在当地病逝后,母亲让大成去湖北奔丧。过了数月,大成将要返回时,伯父又病了,不久也去世了。大成已经停留了很长时间,适逢强盗占据湖南,与家中信息隔断,流浪到民间,孤立无依,惶惶不可终日。这一天,有个四十八九岁的妇女,在村中绕来绕去。太阳西斜也不走。她自我介绍:“我和亲人离散了,没有办法回家,要把自己卖掉。”有人问她的价钱,她说:“我不屑于作别人的奴仆,也不愿成为别人的妻子,但只要有把我当作母亲的,我就随他,不计较价钱。”周围听的人都嘲笑她。大成走近细看,女人眉目间有一二分很像他的母亲,触动心怀悲伤不已。他想自己孤单一人,连缝缝补补的人也没有,于是邀请妇人回家,以儿子的礼节对待她。妇人大喜,便替大成做饭织鞋,辛苦劳累,就像母亲一样。若大成违背了她的心愿就责备他,但大成稍有点疾苦时,却体恤爱护胜过了亲生儿子。有一天,妇人忽然对大成说:“这里太平,幸而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事。然而你年龄大了,虽然流落在外,但伦常大道不可偏废,再过两三天,应当为你娶亲。”大成落泪了,说:“儿子已经有媳妇了,只是阻隔在南北两地不能成亲。”老妇说:“大乱时期,人事皆非,为什么还要像守株待兔那样空自等待呢?”大成又哭着说:“且不说结发的盟约不敢违背;又有谁家愿意把娇贵的女儿嫁给我这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的人呢?”妇人不回答,只是帮助整治窗帘、帷幔、被子、枕头等,并且准备得很周全,也不知她从哪里弄来的。

一天,太阳已经西落,妇人嘱咐大成:“点着蜡烛坐着,不要睡觉,我去看一看新娘子来了没有。”于是走出家门。已经过了三更,妇人还没有回来,大成非常疑虑。过了一会儿听到屋外有喧哗声。走出一看,见一女子坐在庭院中,头发蓬乱,正在哭泣。大成惊问:“你是谁?”她也不回答。过了好一会儿,才说:“把我娶来,肯定没有福分,我只有寻死!”大成大惊,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女子说:“我年少时受聘于胡大成,没料到他到湖北去,音信断绝。父母强迫我嫁到你家。身子可以强得到,但志向不可改变!”大成闻听哭道:“我就是胡大成,你是菱角吗?”女子停住哭泣,非常惊异。但又不相信是真的。两人互相拉着走进屋内,在灯下认真细看,说道:“莫非这是一场梦?”于是转悲为喜,互相诉说离别的痛苦。

起初战乱发生后,湖南百里内,荒无人烟,鸡犬不闻。焦画工携带全家流落到长沙东面,又接受了周生的订亲聘礼。战乱中不能成亲,约好今晚送菱角到周生家。菱角大哭,不肯梳妆,家里人强行把她推入车中。到了中途,菱角颠落车下。于是有四个人带着轿子赶到,自称是周家迎亲的,立即把菱角扶到轿中,快走如飞,到了这里才停下。一个妇人把菱角带进来,说:“这就是你的夫家,只管进去不要哭泣。你家婆婆明晚就会赶到。”说完离去。大成问知实情,才醒悟妇人是神人。夫妻二人焚香共同祈祷,希望母子能重新团聚。

大成的母亲自从战事起后,和同乡妇女一起奔到涧谷中。藏身一夜,有人鼓噪说强盗来了,大成母亲于是和众人惊慌地四处躲藏。这时有个童子把骑的马交给大成母亲,大成母亲焦急中顾不得细问,扶着童子的肩膀上了马。马跑起来轻灵神速,转眼间到了湖上,马踏水奔腾,蹄下不起波浪。不久,童子把大成母亲扶下来,指着一处房子说:“这里面可以居住。”大成母亲才要张口感谢,回头见那匹马化作金毛犼,有一丈多高,童子跳上飞驰而去。大成母亲用手敲门,门豁然一下自动打开。有个人从里面走出询问,大成母奇怪声音这么耳熟,仔细一看,原来是大成。母子俩抱头痛哭。菱角也被惊起,一家人重逢非常欢慰。猜测那个妇人是观音化身。从此吟观音经更加虔诚。大成一家人于是客居在湖北,买田盖屋,过起了日子。

263,饿鬼

聊斋志异的志异指什么_聊斋异志的志和异是什么意思_聊斋志异

贫饿何堪以鬼名,一朝鬼死又投生。

堆盤苜蓿仍难饱,无赖依然舊性情。

【堆盤苜蓿:指生活清贫】

有个叫马永的,是齐地人。为人贪婪,是个无赖,家底终被耗尽,同乡人戏称他为“饿鬼”。到三十多岁时,日子更加艰难,衣服破烂不堪,常常两手交叉着搭在肩上,在集市上偷拿食物吃。人们都厌弃他,对他不屑一顾。

同乡有个朱老头,年少时携带家眷住在繁华都市,干着不正当的行业。晚年回到家乡,被士人大加非议。但朱氏修正品行,广做善事,人们开始稍有礼貌地对待他。一天,正赶上马永拿食物吃不给钱,店铺里的人不依不饶。朱氏可怜他,替他付了钱,把马永领回家,赠给他数百钱作本钱。马永拿去后,不肯自谋职业,坐吃老本。不久,本钱花光了,又重蹈旧辙。他惧怕和朱氏相遇,于是逃到临邑。夜晚住在学宫中,冬夜寒气袭人,马永就摘下圣人塑像冕冠上的玉串,烧了冕板取暖。学官知道后,大怒,要用大刑。马永苦苦哀求赦免,愿意为学官积蓄钱财。学官大喜,把他放走了。马永探得某书生家财殷富,便登门强行勒索钱财,故意挑动那人大怒,然后马永用刀自伤,诬陷那书生伤人,把他告到学官。学官勒索得重赂,才没把那书生除名。其他学生都很愤恨,共同告到县官那里。县官探访到实情,打了马永四十大棍,用枷锁锁住他的脖子。过了三天,马永就死在狱中。

这一夜,朱氏梦见马永穿戴整齐地进来,说:“我辜负了您的大恩大德,今晚来报答。”梦醒了,恰逢妾生了个儿子。朱氏知是马永转世,就给孩子起名叫马儿。马儿自小就不聪明,可喜的是他还能读书。二十岁时,朱氏竭力活动,才让马儿进了县学。后来,马儿去考试时,住在旅店里,白天卧在床上,见墙壁上糊满着旧时的八股文章,仔细一看,有《犬之性》的题目,心里感到很难作,就读完这篇文章并且记住了。进入考场,考的恰好是这个试题,马儿便把记忆的抄录下来,得了个优等,考中了。直到六十岁时,马儿才补了个临邑训导。做官数年,没有一个道义之交。要是从袖子里拿出钱给他,他就露出贪婪的笑容;否则,眼皮一耷拉,摆出一副威严的样子。好像不认识。县官偶而判令他对小有过失的学生进行轻罚,他就残酷掠夺,如同惩治盗贼。有要起诉学生的,就来叩门送礼。这样多次,学生们都不堪忍受。马儿年近七十,体态臃肿又聋又瞎,常常向人们索取能使白须变黑的药物。有个狂放的学生,折了茜根来哄骗他。天亮了,大家一看,马儿的胡须成了红色,就像庙中灵官塑像的模样。马儿大怒,要拘捕这个学生,而这个学生已经在前一夜晚逃走了。因为这个缘故,马儿恨气郁结,过了数月就死了。【类似《续黄粱》一篇】

264,考弊司

聊斋志异的志异指什么_聊斋志异_聊斋异志的志和异是什么意思

鬼名虚肚未前闻,考弊如何不考文。

割肉竟容豊贿赎,不知可许赎抽筋。

闻人生是河南人。有一次他生病卧床,躺了一整天,见一个秀才走进来,跪在床下拜见,非常谦恭有礼。既而秀才又请他出去走走,一路上秀才拉着他的胳膊,边走边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一直走了几里路,还不告别。闻人生站住脚,拱拱手要告辞。秀才说:“请您再走儿步,我有一件事求您!”闻人生问他什么事,秀才说:“我们一些人都归‘考弊司’管辖。‘考弊司’的司主名叫‘虚肚鬼王’,凡初次拜见他的人,按照旧例,都要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献给他。我想求您去给讲讲情,饶了我们!”闻人生惊讶地问:“犯了什么罪至于受这种刑罚?”秀才回答说:“不必犯罪,这是‘考弊司’的老规矩。如果给鬼王送重礼,才能免了;但我们都太穷了,送不起礼!”闻人生说:“我和那鬼王素不相识,怎能为你效力呢?”秀才说:“您的前世是鬼王的爷爷辈,他应该听您的话。”

二人正说着,已走进一座城市,来到一个衙门前。见官衙的房屋建筑不很宽敞,只有一间厅堂又高又大。堂下东西两边立着两块石碑,上面刻着斗大的字,涂着绿色。一个刻的是“孝悌忠信”,另一个刻的是“礼义廉耻”。二人登上石阶,又见大堂上方悬挂着一块匾,上书大字“考弊司”。大堂柱子上,挂着一副板雕绿字的对联,上联是:“曰校、曰序、曰痒,两字德行阴教化,”下联是:“上士、中士、下士,一堂礼乐鬼门生。”两人还没看完,一个官员从里边走了出来。见那官头发卷曲,腰背弓着,像有几百岁的样子,一对鼻孔朝天,短短的嘴唇翻开着,露出一嘴獠牙利齿。随从的一个师爷,人身上却长着颗虎脑袋。又有十几个人在两边排列伺候,大半都狰狞凶恶,像是山精山怪。秀才对闻人生说:“那就是鬼王。”闻人生早吓得魂飞魄散,返身想走。鬼王却已看见他,忙从台阶上走下来,恭敬地行礼,将闻人生请进了大堂,又问候他的日常起居,闻人生只吓得连连说“是”。鬼王问他:“有什么事来到这里?”闻人生便把秀才求自己的事说了。鬼王一听勃然变色,说:“这是有旧例的,就是我亲爹来讲情,我也不敢听从!”说完,面如冰霜,像是一句人情话也听不进去。闻人生不敢再说别的,急忙站起身告辞。鬼王又侧着身子,恭恭敬敬地把他送到大门外才回去。

闻人生出门后不往回走,又返身偷偷走进来,想看看那鬼王到底要干什么。来到大堂下,只见那秀才和另外几个人都已被绳索反绑起来,一个面目凶恶的人拿着一把刀子走过来,先脱下秀才的裤子,然后从大腿上一刀割下一片三指宽的肉来。秀才疼得大声号叫,把嗓子都喊破了。闻人生年轻气盛,见此情景,怒不可遏,大喊道:“如此惨毒,成何世界?”鬼王吃了一惊。从座上站起来,命暂停割肉,自己从座椅上下来,迎接闻人生。闻人生已气忿忿地走了出去,遍告路人,要去上帝那里控告。有人讥笑他说:“真愚蠢啊!蓝天茫茫,到哪里去找上帝申诉冤屈?这些鬼跟阎王倒挺近,到阎王那里上告,或许还管点用!”便指给他路。闻人生沿路赶去,一会儿来到阎王殿,见气象十分威严,阎王正在大殿上坐着。闻人生跪在台阶下,大声喊冤。阎王叫上他来询问清楚,立即命鬼率拿着绳索提着锤子去捉鬼王来。过了不久,鬼王和秀才一起被拿来,阎王审知闻人生说的都是实情,大怒,斥骂鬼王说:“我可怜你生前一生苦读,所以暂时委给你这个重任,等候让你投生到富贵大家去。你现在却敢如此无法无天!我要剔去你身上的‘善筋’,再给你添上‘恶骨’,罚你生生世世永远不得做官!”一个鬼卒便上前,将鬼王一锤子打翻在地,连门牙也碰掉了。鬼卒又用刀割破鬼王的指尖,抽出一条又白又亮、像丝线一样的筋来,鬼王痛得杀猪般地大声嗥叫。直到把他手上、脚上的筋都抽完,才有两个鬼卒押着他走了。

闻人生给阎王磕了头,便退出了阎王殿。秀才在后面跟着,对闻人生很是感激,挽着他的胳膊,送他走过街市。闻人生看见有个人家,门口挂着红门帘,帘后有个女子,露出了半张脸,模样非常艳丽。闻人生问:“这是谁家?”秀才回答说:“这是妓院。”已经走过去后,闻人生对那女子留恋不舍,于是坚决不让秀才再送。秀才说:“您是为我的事来的,却让您一人孤孤单单地回去,我怎么忍心呢?”闻人生坚决告辞,秀才只好离去。闻人生见秀才走远,急忙回身走进那家妓院。那女子立即出来迎接他,面现喜色。进入室内,女子让闻人生坐下,互相说了姓名。女子自称姓柳,小名叫秋华。这时一个老婆子出来,为他们准备下酒菜。喝完酒,二人上床,极尽欢爱,山盟海誓地订下了婚约。天亮后,老婆子进来说:“没钱买柴买米了,无奈只得破费郎君几个钱了!”闻人生顿时想起腰包里空空的,没带钱,惶恐惭愧地一语不发。过了很久,才说:“我实在没带一文钱,我给你们立下字据,回去后立即偿还。”老婆子一下子变了脸,说:“你听说过有妓女外出讨债的吗?”柳秋华也皱着眉头,一句话不说。闻人生只好脱下外衣,当作抵押。老婆子接过衣服,讥笑说:“这件东西还不够偿还酒钱的!”嘴里絮絮叨叨的,一副很不满意的样子,跟那女子进了内室。闻人生非常羞惭。又过了会儿,闻人生还在盼望着女子出来和他道别,再重申订下的婚约,等了很久,寂无声息,闻人生便暗暗进去察看,见老婆子和柳秋华自肩部以上都变成了牛头鬼,目光闪闪地相对而立。闻人生大惊,急忙返身逃了出来。他想回家,可是岔路极多,不知走哪条路好。询问街市上的人,并没有知道他的村名的。闻人生在街上徘徊了两天两夜,辛酸悲伤,加上饥肠辘辘,真是进退两难。忽然那个秀才从这里经过,看见闻人生,惊讶地说:“你怎么还没回去,却这样狼狈?”闻人生红着脸不好意思回答。秀才说:“我知道了,你莫不是被花夜叉迷住了吧?”说完,秀才便气昂昂地往那家妓院走去,说:“秋华母女怎么这样不给人留面子?”过了一会儿,秀才就把衣服抱来交给闻人生说:“那淫婢太无礼,我已经叱骂过她了!”秀才把闻人生一直送到家后,才告辞走了。这时,闻人生已突然死了三天,此刻才苏醒过来,说起阴间的经历,还记得清清楚楚。

上一篇: 第101章 公子宋尝鼋构逆陈灵公衵服戏朝(1)
下一篇: 中学生优秀作文范文:读《精忠说岳全传》有感.docx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