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呢

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呢

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呢大多数国人多多少少都知道点历史,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到历史的教科书,但教科书里面所写的历史又是否真实,或者只是个单纯的谎言呢?当人们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价值观后

大多数国人多多少少都知道点历史,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到历史的教科书,但教科书里面所写的历史又是否真实,或者只是个单纯的谎言呢?当人们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价值观后,对每个历史都会有自己的判断。现在的人都是从各种的考古方面去还原真实的历史,下面易达命理带大家看看到底历史是不是只是胜利者书写的呢。

真实历史电视剧_真实历史关羽是被谁杀死的_真实的历史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事实真相只有亲历者才知道” 这是派普在战后所说的话.

约阿西姆·派普(Joachim Peiper),呢称为约亨(Jochen)的党卫队军官,曾是纳粹德国最年轻的上校

因为只有胜利者才有权书写历史,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尽可能的将自己美化 神化,尽可能的突显他们的价值,就像没有他们我们自己还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做的都是对的,他们也将自己的敌人丑化 恶化,就好象他们的敌人都是从地狱来的恶鬼,叫我们不要倒向他们.因为那些英雄都是国民党的,都是他们的敌对党,所以为了突显自己,说明自己不可不无,敌对党可有可无,甚至没有最好.这就是我的答案,我自己个人的理解,毕竟人无完人,尽可能的将自己的丑遮掩住,只会使自己的丑加深.

历史真的是胜利者所写的谎言吗

历史是人类的活动,包括我们现在的活动即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可分为三种:客观存在的历史、文字等媒介的历史、人感受的历史。“人类的活动”本身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文字等媒介反映的历史是经人类主观的,每一个人对亲历的历史或文字媒介的历史亦是主观的。在一个正成理性的社会里,客观的历史与人主观的历史应是趋向接近的(不可能完全一致);而在一个“成王败寇”的非理性社会里,媒介的历史与客观的历史往往背离。

历史都是从谎言开始的

翻开历史书,书中记述的事情不知真假,颇为怀疑,书中出现于是得出一个结论:历史都是从谎言开始的。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我不得不说书中关于圣人们出生时的“怪诞”颇令人怀疑,当用巧合解释不清楚的时候,我们说那是一种描写手法。毕竟,枯燥的史书没有人愿意读,多些趣味性,会吸引更多的人。

《史记》的第一篇是写的黄帝,“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作为一名严谨的史学家,难道司马迁也会相信黄帝有神通?我觉得肯定是他听来的,虽然进行了考证,可是黄帝生活的年代毕竟已经久远了,只能够从老人的口中得知黄帝的传奇故事,司马迁对于民间传说进行了整理。黄帝毕竟是我们所能知道的中华民族的祖先,古人敬重祖先,所以对他的描写有些夸张不足为奇。

黄帝活了118岁,他的后代彭祖从夏活到了周末年,活了八百多岁,司马迁难道会相信这样有悖常识的言论?肯定不是!但是人们就是这么传下来的,司马迁再怎么加工也无法还原历史事实,只得记载下当时的传说故事。

那么这个传说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觉得这是一个谎言!

也许黄帝是了不起的人物,但是我不相信他没有什么缺点或者弱点——至少他在战争中并不是百战百胜。因为黄帝胜利了,人们传扬他的事迹,古人们道听途说不加验证,再加上想象力,黄帝的故事越演绎越离谱,直到被神化。

第一个谎言其实就是一位母亲骗儿子的话。我们深有体会,当我们小的时候问母亲自己的由来,母亲说是从小河边捡的,或者从地里长出来的。现在的父母会告诉孩子,淘宝店里买来的,或者电脑上下载的。其实这种谎言如果不及时说明会误导我们很多年,记得十岁的时候我还会去小河边期望捡一个小孩。

很久前的一天,儿子问母亲:“妈妈,我是怎么来的?”“小河里捡来的!”“我先祖是谁?”“嗯,是一位伟大的人物,黄帝。”接着母亲给儿子讲了一个故事,不得不佩服母亲那丰富的想象力。儿子长大了将这个故事经过了自己的理解和加工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一代一代就这样传了下来。等到司马迁的时候,这个故事已经成为了一套故事,司马迁将之理好记录下来。

在母系社会,人们是没有父亲的,或者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儿子问母亲这个问题,母亲就回答儿子:“你是上天赏赐的!”人们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去了哪里,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只能想象自己父亲的容貌,没有具体到哪一个人,而是将之抽象化,也许是上天吧!

就这样,这个故事一直这样传了下来,经过了人们的加工,成为了如今我们看到的样子。其实这些故事都是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和依据的,但是我们往往不能够倒推出原来的史实,我们只能猜测。这个谎言逐渐被接受,直到成为历史。

皇帝们都知道,历史书是给后人们看的,人们总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就算那个别人自己跟跟没有机会见到,也不会听到后人们的评论,但是还是一如既往向往将自己最辉煌的事迹记录下来,最好不要有什么丑陋的事情。但是玩玩事与愿违。

皇帝们为了能够为后世留下一个完美的形象常常会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违心的事情。被后世人们所赞颂的皇帝往往都是“做作”的典范,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炒作。比如李世民,他明明很厌烦魏徵的强谏,甚至一度想杀掉他,可是还是装模作样,认真听取魏徵的建议——尽管绝大部分都没有做到,却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乐于纳谏的高大帝王形象;雍正为了让自己在民间的形象高大起来,写就了《大义觉迷录》,在今天看来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越抹越黑。至于真正的历史,我想现在没有人知道。

不单是帝王,普通人也是如此。史书上所记载的贞妇,真不知道那些守寡数十年的女人是怎么忍受无聊寂寞的生活的。她们一方面是迫于封建礼教的约束,另一方面自己也想得到一种补偿——自己的生活已经如此了,要得到一些名誉上的奖赏,她们压抑着自己的原始冲动,度过了一个个难熬的黑夜,他们体会着孤枕难眠却不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更不敢做出“离经叛道”的行为。我记得有人写过一篇关于宋庆龄的文章,孙中山先生去世的时候宋庆龄才32岁,直到她88岁去世,她也没有再婚,而是度过了五十多年的单身生活。没有丈夫,没有子女,他是一名伟大的人,可是她毕竟也是一位女性!她就这样压抑着自己。

我觉得后人们记述先人的事迹,难免掺着自己的看法,有失公允,历史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后人为了研究一种东西不得不用别的史书来考证,其实就是用谎言来验证谎言,得到的会是真实的历史么?不说多么久远的事情,就算是发生在上世纪的事情,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孰真孰假?

当历史成为了谎言的时候,谎言就成为了历史。就像红楼梦中说的那样“真作假是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真正的历史又是什么样的呢?

上一篇: 《清史》不再只有“稿”,新修《清史》要完成了!字数超3千万
下一篇: 后汉书简介[整理].doc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