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龙作为共产党员、中山舰舰长、“中山舰事件”的主要当事人,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
中山舰事件(中山舰博物馆)
他的结局也充满了壮烈色彩:最后死于国民党的反共屠刀之下。让人疑惑的是,在共产党取得政权之后,李之龙却没能获得“烈士”的称号。
李之龙
那么,李之龙是怎样的一个人?又是为什么没有获得“烈士”称号呢?
1897年,李之龙出生在湖北沔阳县杜家窑乡的李家村。1911年,李之龙以优异的成绩从武师附属高小毕业。
第二年的秋天,李之龙考入武昌外国语专科学校的英语科。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开始残害湖北等地的革命人士。
年轻气盛的李之龙对袁世凯的行为感到气愤无比,于1913年7月赶赴江西参加了革命党人李烈钧等在江西湖口发起的“二次革命”,跟随部队武装讨伐袁世凯。
后来“二次革命”失败,李之龙回学校复学,却又因其他原因被外语学校开除。1916年,他又考入了位于山东烟台的海军军官学校。
在海军学校期间,李之龙刻苦学习军事知识,利用业余时间总结了许多实践经验,写成了一本名为《实践健身术》的小册子,图文并茂,深受学员欢迎,被海军学校规定为必读课本。
此书后来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一经出版就被抢购一空,之后又连续出版了九次,在当时非常受欢迎。
五四运动爆发之时,李之龙发动学员们上街示威游行,反对政府签订卖国条约。
与此同时,他开始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汲取了许多新思想,打开了新思路,拓宽了自己的眼界。
1921年,李之龙迎来了人生的转折。
当时,学校非法克扣校工和水兵的军饷,李之龙见此情形,挺身而出,发动校工和水兵罢工,要求学校交出所欠的军饷,一时间掀起了革命怒潮,引起强烈反响。
校方在查出李之龙是煽动闹事的人之后,要将他押送到北京海军总司令部。但迫于校内的舆论压力,校方只好给他从宽处分,开除了他的军籍和学籍。
李之龙离开军校后去到上海,这时的上海聚集着许多来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李之龙很快结识了许多共产党人。
他们介绍李之龙阅读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系列文章,例如《共产党宣言》、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这让他的思想境界产生质的飞跃。
由此,李之龙从一个信仰三民主义的爱国青年,逐渐转变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
9月,李之龙回到武汉,随同董必武从事革命活动,并于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春,中共中央派李之龙到河南开辟工作。
在工作中,李之龙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于同年6月组织成立了青年改进俱乐部,后又积极筹划河南青年团组织的建立。
1923年初,李之龙到董必武、陈潭秋创办的私立武汉中学任教,“二七”惨案后,武汉共产党被迫转移,李之龙跟随着大部队,继续秘密从事工人运动。
董必武
1924年初,国共实现合作,李之龙奉命调到广州,因为懂英语,就担任了苏联顾问团团长的英文翻译。
之后黄埔军校成立,李之龙根据党的指示进入军校第一期学习。
进入了黄埔军校,李之龙一方面认真学习,一方面积极在学员间活动。很快,他就受到了军校党代表廖仲恺和校长蒋介石的重视。
7月,国民党成立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李之龙当选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是唯一当选的学生。
11月毕业之后,就被时任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总理选调到政治部工作。
李之龙积极协助周总理的工作,并在周总理的倡导下,成立了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简称“青军会”,李之龙当选为会议主席团主席和中央常务委员。
以李之龙为首的“青年军”出版了会刊《中国军人》和旬刊《革命军》,在军中的影响很大。
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举行第一次东征,李之龙跟随周总理率领学生军出师东征,参加东征军右翼作战。
同年11月,因在作战中表现优秀,李之龙被晋升为广东国民政府海军政治局少将主任。1926年1月,李之龙受命代理海军局局长,又兼任中山舰舰长。
任职后,李之龙整顿军纪,约法三章,严禁走私,使中山舰的面貌焕然一新。
也正是这时,李之龙的又一个人生转折点到来了。
在1985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简明中国近现代史词典》中,记载了中共党史对“中山舰事件”的正统看法: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制造的阴谋事件。
黄埔军校管理科交通股股员黎时雍在1926年写的报告中称:
“18日午后6时半,商轮安定遭到劫匪抢劫,让赵科长速派巡舰一只,运卫兵16名前往保护。接到命令后,因为本校无船可开,就请驻省办事处派船应急。”
而这通应急电话是办事处的雇员王学臣接到的,据王学臣事后陈述:“当即报告给欧阳股长,请欧阳股长向海军局交涉。”
欧阳钟当晚就赶到海军局办理调舰事宜。由于当时李之龙外出,作战科长邹毅就留下了一封信函给李之龙。
函中写道:奉上级命令,命海军局即派两艘得力军舰开赴黄埔,听候校长的调遣。我已经通知宝壁舰预备前往,其余一艘就在中山、自由两舰中决定。
李之龙当晚回家后,随即到对面的自由舰长谢崇坚家中商量。
因为自由舰才从海南回来,机件损坏还在修理中,于是便决定派中山舰前往,李之龙当即下令给该舰的代理舰长章臣桐。
19日9时,中山舰抵达黄埔,章臣桐立即到军校报到。
这个时候,苏联使团在广州考察,打算参观中山舰,李之龙打电话向蒋介石请示,要求将中山舰从黄埔调回广州。
蒋介石却在电话中说:“我没有要你开过去,你要开回来就开回来好了,何必问我呢?”李之龙随后便调中山舰回省。
然而,“孙文主义学会”的骨干分子蓄谋已久,开始大肆造谣,污蔑共产党有阴谋,要推翻当时的政府,唆使中山舰开赴黄埔。
19日深夜,蒋介石到达第一军经理处,命令广州实行全城戒严,解除海军局的武装,逮捕海军局局长李之龙。
李之龙被非法拘留后,蒋介石企图从他口中逼出一些用来诬陷共产党的“供词”,但连审两次,无论如何拷问,李之龙态度强硬,拒不诬供。
“中山舰事件”后,中共方面不得不妥协,而蒋介石由此达到了发动这一事件的目的。
当风波过去后,周总理请宋庆龄与何香凝出面,让蒋介石释放李之龙。既然目的已达成,蒋介石也就答应了。
1926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推动下,国民革命政府决定出师北伐。李之龙在北伐前几天获释,进入北伐军总政治部,在邓演达那里做事。
何香凝
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局势,尽管李之龙尽职尽责地工作,但中共方面一直未恢复对他的信任。
从组织关系上来说,他已经不是共产党员了,所以他一再提出恢复党籍的请求。事实上,在党内已经有很多人对他产生了误解,所以对他的请求表示拒绝。
蒋介石则派了几个曾经黄埔军校的同学去找李之龙,充当说客。可李之龙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虽然也有一些错误和缺陷,但他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
而后,李之龙积极投入到了反蒋斗争中,组建秘密组织,随后他从武汉辗转到上海,致力于起义活动。后来由于遭到追捕,他只好在日本暂时躲避。
1928年2月,李之龙从日本秘密回到广州,准备继续他的工作,但他刚下船,便被特务们发现,并在他的住所逮捕了他。
蒋介石得知李之龙被捕的消息,立即命令把李之龙押往南京。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在2月8日时就以“策动海军叛乱”的罪名处决了李之龙。
1951年,李之龙的亲属提出申请,要求追认李之龙为烈士。在此之前,无论是李之龙家人还是社会舆论方面,已经有了铺垫。
1949年上海解放后,李之龙的两个弟弟撰写了《李之龙简略》上报中央、上报毛主席,1950年又撰写了《李之龙烈士传略》。
1951年,中南行政委员会民政局向武汉市民政局提出指示:李之龙是否为革命而死,是否为叛徒,还有待继续了解。
同时,中南民政局向上级发函,请求提供相关资料、证明以及意见。
之后中南民政局的正式复函中说明,不能予以李之龙烈士称号,也不能给其家属烈属待遇。
而之所以否定李之龙的烈士资格,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李之龙被抓捕与中共没有关系。
在“中山舰事件”发生当时,李之龙在他广州的住所处被捕。那时候的他尽管还未脱离党组织,但已经受到了党内的处分。
从陈独秀写给蒋介石的信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
蒋介石也公开表示:3月20日的事件,完全与共产党团体是没有关系的!
当时的中共中央都认为李之龙是中了反动派的圈套,他被抓捕与革命是没有关系的。
第二,李之龙在被捕后,有一定的脱党叛党的情节。
周总理、董必武在提供证明时,确认李之龙有此情节。
1926年5月,国民党提出“党务整理案”,并要求国民党内的共产党人退出共产党。
李之龙在这样特殊的情形下决定退出共产党,这也是他死后不能被追认为烈士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一点的依据来自于同年5月18日的报纸上刊登的《李之龙启事》一文,文章中写道:
以单纯的中国国民党党员资格,受吾师蒋介石先生指导,以谋三民主义之实现。耿耿此心,尤盼共产党同志予以原谅。”
第三,李之龙被杀并不是因为参加了共产党组织的活动。
李之龙在大革命时期组织的海军兵运这一革命活动,并不是共产党所组织的。他的死纯粹是因为其内部矛盾,与“革命”无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于李之龙的“变节”、“脱党”等问题,中共党史界与李之龙家属就此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和讨论。
尽管许多人出具了证明材料,证明李之龙没有“叛变行为”,可《李之龙启事》确实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证明。
到80年代,李之龙在党内的名誉才得以恢复。1982年,这桩冤案终于尘埃落定,历史还了李之龙一份清白。
在狱中之时,李之龙给妻子潘慧勤写下一封遗书,托看守的士兵带了出去。
遗书中写道:“我革命的义务现在结束了,不要悲伤,希望你把孩子抚养成人,继承我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一代革命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一生的传奇。
他们的勤奋刻苦、积极努力、百折不挠、赤胆忠心,都值得我们歌颂。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的美好生活。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风流人物留下了无数英勇无畏的身影,先人已逝,但革命精神永垂不朽,革命事业一路高歌。
作为新一代青年人的我们,固然不能忘本,并且要此基础之上,结合新时代新情况,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