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窃国不久,有个湖北汉川人,名字叫向岩,他对当时的时局大失所望,非常愤慨。 便以“神州大布衣”之名发布了《自请为公仆之通告书》,自荐担任民国大总统。
他说:“让我当上总统,给我十年时间,一定可以让国家富强,民间风俗变得淳朴善美。”
对此他还发誓,:“岩果身为大总统十年,而不克实践其言,岩愿意把身上的肉切成条,让天下人分食。”
朱庆澜泰和公司(朱庆澜的慈善)
一番毒咒可以说情真意切,这个向岩何许人也呢?
1.革命前夜
向岩,湖北汉川田二河人,生于1872年,曾用名寿荫。
当时太平天国已被平定,大清王朝内外交困,风雨飘摇。
为了拯救危难,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洋务运动。
向岩生在这样的时代,自小就产生了强烈的报国之心。
向岩家境还不错,虽无大富大贵,但也是耕读世家,有着良好的教育。
5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他跟着祖母长大,年轻时时凭借着学识在乡里当老师,传道授业,娶妻生子。
在乱世,能如此安稳一生,是天下无数人的梦。向岩的家人也是这么看的。
不过向岩却一直关注着外面的动向,不出乡里,但也知道天下大事。
洋务运动曾经给无数国人带来无限的希望,当时的满清大小官员和一些知识分子以为大清已然中兴,不会再惧怕列强。
但甲午战争的炮声很快就狠狠地砸碎了这些迷梦,倾全国之力建设的北洋水师,在黄海一战近乎全军覆没。
那个曾经上贡都不配的东洋矮人,如今一夜之间也变成了列强,端着刺刀,开着军舰,像英国人一样,把大炮架在了国门之上。
这是华夏的莫大耻辱,而满清政府的无能表现,更是令无数仁人志士看透了其腐败的本质。
李鸿章之流毫无底线签订《马关条约》,天价的赔款,动摇国本的割地,更是令天下人愤慨。
有着拳拳报国之心的向岩,更是怒不可遏。大丈夫不为国出力,何为大丈夫?
被日本击败后,国人虽然恨日本,但也不禁思索:这个小小的岛国,究竟用了什么强国之法,可以如此短时间内富国强兵,一举击败开展几十年洋务运动的大清呢?
向岩在愤怒之后,也在感慨这个问题。于是他萌生了去日本留学的想法。
想要报国,得有知识和能力,仅凭一腔人热血去抛头颅洒热血是不行的。
黄海海战的官兵们不可谓不勇猛,舰队也一直号称是亚洲第一舰队。
但战果却是未击沉敌方一艘军舰。自己的主力舰艇却损失殆尽,数千官兵阵亡。
这里面一定有中国人所难以理解的秘密,只有亲自去调查研究,才能发现这个秘密。
不过由于当时时机没有成熟,中日还在交恶,所以向岩继续蛰伏在乡里。
此后的几年,他又经历了国家更大的耻辱与动荡。
《马关条约》的恶劣影响,不仅仅让无数国人看清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本质,也让全世界看清了这头睡狮,根本就是一头待宰的肥羊。
于是各国列强坐不住了,纷纷开着军舰拿着条约,厚颜无耻地来扩大自己的利益。
甲午战争的失败已经让大清尽失民心,承受的内部压力巨大。
此时如果面对列强无理的要求还应允的话,毫无疑问将极大威胁他的统治。
于是慈溪老太后纵容了义和团的兴起,并头昏了似的向八国联军宣战。
如其所愿,八国联军开着军舰浩浩荡荡又来了。
开始还非常强硬的慈禧,立马变了态度,一边跑一边求和。
最终在巨大的现实差距下。不得不面对更大的割地赔款。
历史走到这,所有有识之士基本都已经看清了大清的末路。
2.大清不倒,中国难兴。
再为大清效力是绝对没有前途的。
向岩也有同样的看法,他必须离开中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反清,是他革命一生中,第一项任务。
向岩向家里诉说了自己的想法,在家人甚为震惊和游移不定时,是自己的父亲向纯金坚定地支持了他。
向纯金变卖了家里所有的田产拿给向岩,让他去日本求学。
1905年10月,中秋时节,在与家人告别之后,向岩东渡日本。来到东斌陆军学堂学习先进的军事理论。
在这里向岩废寝忘食,一刻也不敢怠慢。他的成绩也是不错的,还当上了学生同志会会长。
一年后,向岩结识了余剑斋,经他介绍,加入了刚成立不久的同盟会。
此时全球同盟会共963人,光在日本的成员就有863个。别看人少,但就是这些留学精英,将在中国近代史上,掀起一股滔天巨浪。
1906年4月30日,带领日本开展轰轰烈烈明治维新的“明治天皇”在练兵场阅兵。
作为东斌学堂成员的向岩,和他的日本同学们一起参加了这场盛大的阅兵式。
在给家里的信中,向岩这样写道:“天皇乘马车衣戎服,面目微黑而瘦,与其画像不同。”
阅兵完成后,天皇带着一众将臣去参拜神厕。那里摆放着甲午战争时阵亡的日本将士灵位。
在神厕里面,明治命人用柏叶做成了一个半球形,又用电灯扮作经纬线,一个地球仪摆在那里,隐喻为东亚霸主,以此宣示日本的野心。
参观神社时,向岩看到大量甲午战争时中国战败被夺的战利品,一件又一件物品背后,是无数大清将士的鲜血。
看得越多,内心的耻辱感便越重。当看到李鸿章当年为北洋水师亲笔提写的“海军公所”四字匾额时,一种起自心底的仇恨勃然而起,与之相伴的还有对手足鲜血的悲悯。
复杂的情感让向岩泛起一阵阵的酸楚,敌强我弱的情势下,更让他的愤怒带有了一丝的悲怆色彩。
自从来到日本后,整个日本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他无比感叹。
特别是日本上下对于军事发展的支持,上至天皇下至黎民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扩张与侵略成为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也正是这种情景,让向岩感叹将来中国必遭其难。日本的扩张之路不停止,那么中日之间必有一战。
3.归国革命
1908年,向岩学成归国,此时他的父亲没有等到见儿子一面就与世长辞。
他曾答应父亲,给他带一个“八十光”的老花镜,却成了睹物思人的伤心物。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的道理,向岩不可谓不懂,但如今落到了自己的身上,还是令他感到无比的悲痛和惭愧。
料理好父亲的丧事后,向岩便火速投入湖北新军进行反清秘密活动。
不料事情泄漏,只身逃到四川避难。
向岩并没有就此闲着,而是到当地速成军事学堂当教官,在这里他结识了梁钟汉的弟弟梁栋。
梁家在湖北汉川是有名的大户,影响力非常大。
革命党印刷反清宣传品时,就得到梁家大力资金支持。
后来由于丙午案爆发,梁栋与其他革命党人的合影被查出,因此受到了怀疑和调查。
无奈之下梁栋也逃到了四川,在这里与向岩相会。
两个人联手在四川新军内部宣扬革命。
正是由于两个人积极有效的革命运动,成功在四川新军内部取得坚定的革命力量,为后面全国的革命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1911年,辛亥年10月12号,四川的军政府积极响应湖北的革命行动。
时任四川都督蒲殿俊、副都督朱庆澜就给军政府打电话说过:此次川军起义,早就由梁栋和向岩运动成熟了”。
当时向岩正在川南任宣抚使,为响应革命,他首先发布檄文《谕巴蜀檄》。
把大清这些年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劣迹都整理出来,引起民众的愤慨和共情。
然后再向民众们讲述革命形势与现状,,给大家参与革命的信心和勇气,当革命爆发时不要惊慌。
檄文最后,向岩还劝告那些满族与汉军归化者,军政府将一视同仁。
这一举措成功拉取了当地反动势力的力量,分化了当地官方的军队,安抚了相关家属百姓。
正是这一系列的做法,四川的革命行动取得极大的成功,清政府也在全国革命烈火的燃烧下轰然倒塌。
中华民国在孙中山的带领下正式成立。
向岩的强国心愿也算是达成了一个重要的目标。
在当时的他看来,接下来的工作无非是探索着如何建设自己的国家,能够尽快富国强兵,抵抗外部的侵略。
但他还是低估了革命形势的复杂程度。
内部有强大的封建残余和分裂势力,外部各国列强侵蚀中国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他们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
4.袁世凯窃国
1912年初,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不久,窃国之贼袁世凯就开展两面手法,对革命果实进行窃取。
他以清帝为要挟逼孙中山让出总统位置,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在北京建立了北洋军阀政府,这种行为自然引起广大革命党人的愤慨。
大家抛头颅洒热血地换来的革命果实,就这样被拿走了。
袁世凯代表的并不是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而是落后的封建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的利益。
这种利益北京注定他不会带领中国走向真正的富国强兵,所以革命尚未成功,各位同志依然要努力。
向岩深谙自身责任之重,他对袁世凯恨之入骨。1913年袁世凯出卖国家利益,用盐税做抵押,向列强贷款筹集军备。
因此孙中山向全国发动“二次革命”,准备用武力干掉这个虚伪的封建大地主。
向岩不敢怠慢,当年就赶到南京出任江南陆军第一师参谋长,与师长王宪章两个人是老朋友,所以合作非常愉快。
军队在雨花台与前来的袁军激烈战斗,最终凭借向岩的出色战术,巧妙地将袁军击溃。
正是在这戎马生涯,向岩怀着对反动势力的愤怒和对中国美好未来的向往写下了《新中华民国》。
此书于当年在南京印发,这本书大体内容就是说:
“中华民国就像一个刚出生嗷嗷待哺的婴儿,袁世凯代表的北洋政府,并不是孩子的亲生母亲,自然也不会真心来喂养孩子了。”
大意就是袁世凯所领导的北洋政府不会让新生的中华民国有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把权力夺回来。
后来他根据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朴素思想,敢为天下先的又发表了《自请为公仆之通知书》,上演了一场毛遂自荐,推荐自己为大总统,以此来唤醒民众的民主意识。
此言一出,袁世凯对向岩无比愤怒,下令追杀向岩。向岩身处危难,多次死里逃生。
他曾经说过,自荐为民国大总统,并不是贪恋什么,当时社会刚从封建皇权专制中脱离出来,民众对于民主思想十分陌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民主。
对于专权者还十分适应,这也是袁世凯能窃取革命果实,并企图恢复帝制的原因之一。
因此革命党人除了武力革命,慢慢也意识到,思想革命才是重中之重。
向岩的自荐书,本身就有这方面的影响力。总统可以自荐,这还是千古未有的奇事,自然会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深化民众对民国新制度新思想的认识。
所以这部书的威力不在于向岩本身当总统,而在于它本身间接表现出来的影响。
只不过文书由于限制没能广泛发表,造成的实际效果有限。但向岩因此留名于史。
5.结尾
著名辛亥革命史学家对他这样评价:“就其一生言行看来,真如金刚化身,反清、反袁、护法、北伐,以及谴责日本军国主义,抨击蒋介石政权等,非有卓识大勇,安能如此。”
作者:风伯灵
#近代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