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虽然直到明朝永乐时期才建省,但是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和文化单元早就存在了。这个地理单元位于云贵高原东部,位于处于巴蜀、云南、荆湖、两广之间。在战国到秦汉早期有夜郎国存在,夜郎国灭亡后,设立牂牁郡。不过从汉代之后,中央王朝在这一带的控制就十分薄弱,基本上都是以羁縻的方式存在。
贵州
贵州历史(贵州历史名人)
牂牁郡地图
在改土归流之前,中央王朝能够直接管辖的贵州地区也就是其乌江下游、武陵山一带,古城“黔中”。战国到秦朝,隶属于黔中郡,西汉之后改黔中郡为武陵郡。这个黔中孤悬于云贵高原的东北一角,然而这一角却是中央王朝在云贵高原的据点,触角。中原王朝长期以来凭借这个一角来羁縻管辖云贵高原的东部地区。这个现象从隋朝开始就特别突出了。
黔中道地图
隋朝建立后,派遣田宗显南征黔中,随后授予了黔中刺史、黔中太守等职位,允许世袭。此后田氏家族不断向南开拓,唐朝建立后,改黔中为黔州,田氏为黔州刺史。而黔州也是唐朝羁縻管辖乌江流域的据点。733年,唐朝从江南道中划出了黔中道,其首府在黔州,以羁縻地管辖乌江流域地区。
唐朝末期,随着播州杨氏的到来,乌江流域已经形成了思州田氏、播州杨氏、水东宋氏和水西罗氏四大地方势力。四大势力极力扩张土地,到了北宋时期,播州杨氏已经兼并了珍州、夷州等地;思州田氏的势力从乌江下游一带向南推进到了广西边界。而矩州(贵阳)正处于四大势力的中心,也是几大土司所争夺的对象。
四大土司
北宋初年,乌蛮豪长罗氏主色入侵矩州,驱逐这里的谢氏,毁其城垣,改名黑羊箐。974年,罗氏普贵晋京,以矩州之地归顺宋朝。但是方言将“矩”读为“贵”,因此在历史上就记载为“贵州”。宋太祖赵匡胤的敕书中就有有“惟尔贵州,元在要服”,从此,矩州改名为贵州。大约100年后,思州田氏强盛,田佑恭南征“诸夷落皆降,拓地环二千里”,将过去贵州所辖的黔南各羁縻州都纳入其势力范围,一直到了广西边界。因此,宋朝在1107年诏田佑恭入朝,一度设立黔南路,后来又授予为贵州防御大使。到了南宋时期,水东宋氏强盛,1201年,宋永高攻陷了罗氏据守的贵州,被朝廷授予贵州经略安抚使,总领黔南九溪十八洞。
甲秀楼
元朝建立后,四大土司臣服于元朝。元朝改贵州城为顺元城,设置顺元路,八番顺元宣慰司。元朝灭亡后,朱元璋拨乱反正,重新将顺元城改为了贵州城,“罢元八番顺元宣慰都元帅府,置贵州卫。改顺元路宣抚司为贵州宣抚司”。
北宋思州势力范围
由于贵州城处于四大土司之间,因而其位置十分重要。朱元璋便在此设置了贵州宣慰司,以安氏和宋氏同为宣慰使,以羁縻控制水东和水西。除此,朱元璋还准备在此驻扎军队,并且修建城池,将贵州城从土城墙建设为石城墙。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式设置贵州都指挥使司,代表着明朝在此正式拥有了省级的军事机构存在。而贵州也就成为了明朝控制四大土司和乌江流域的据点。
1413,明朝永乐大帝消灭了思州两大田氏的叛乱,于是在黔中进行改土归流的机会开始成熟了。永乐乘势而为,在贵州城设立了贵州布政使司(贵州省),并将思州田氏改制而来的思州府、黎平府、新化府、石阡府,思南府、镇远府、铜仁府、乌罗府八府纳入了贵州省的版图。随后,又将云南管辖的普定府(安顺),广西管辖的程番府、都匀府,划入到了贵州省,贵州省初步具备了规模。1568年,将程番府迁入了贵阳城,成为了贵州省的省会,第二年更名为了贵阳府。
明朝的贵州省
到了明朝末期,贵州的管辖范围再次扩大。1600年,明朝发动了“平播之战”,消灭了播州杨氏,将播州拆分为了遵义府和平越府,将遵义府划给四川省,平越府划给了贵州省。到了清朝雍正时期,又将遵义府划给了贵州省。至此,贵州省已经完全管辖了过去四大土司的管辖之地。在这个过程中,水东宋氏和水西安氏也走向了灭亡。1630年,水东安氏和水东宋氏联合反叛,被镇压,宋氏直接被消灭,在其地设置了开州。安氏将息烽、修文等地割出才得以免难。康熙时期,又消灭了水西安氏,在其地设大定(大方)、黔西、平远(织金)、威宁四府。
清朝的贵州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