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毛主席作于1925年秋季。词作通过对壮丽、辽阔的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少年时代峥嵘岁月的回忆,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
我独自站在深秋之下的橘子洲头,极目远眺,那滔滔的湘江水悠悠地向北流去,万山之间层层叠叠的树林都被红叶浸染,澄澈碧绿的江水之中,百千船只乘风破浪,逐流而去。高天之上,是雄鹰在搏击,湘江之底,是鱼儿在遨游,万事万物在这深秋的天际之下,争相绽放着自由。
泌园春长沙(泌园春长沙古诗原文)
世界是如此地壮丽、辽阔,可叹这苍茫的大地,未来的浮浮沉沉、荣辱兴衰,究竟会由谁来主宰?
记得当年,岁月峥嵘,同学们携手共游。那时大家正青春年少,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举手投足之间,带着正直、自信与刚强,笔下写着激浊扬清的文章,点评着国家大事,呼吁着奋发图强、救国存亡,笑骂、鄙夷着那些高高在上腐朽的旧军阀、旧官僚。
是否还记得,一起畅游在湘江中游,激起层层浪花,停滞了那飞驰而来的舟船?
1.家风蔚然
毛主席于1920年冬与杨开慧结婚,1922年毛岸英出生,1925年作这首词时,正是夫妻感情正浓,夫唱妇随,一起发动群众,一起为革命事业奋斗的时候,是长子毛岸英3岁左右无忧无虑快乐天真的时候,也是毛主席有着爱人的鼓励和孩子的活泼相助,整个人意气风发,拼搏进取的时候。
2.厚积薄发
1922年9月至12月,毛主席组织领导粤汉铁路工人、安源路矿工人、长沙泥木工人等一系列罢工运动,推动湖南工人运动迅速走向高潮。在长期的革命奋斗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履历。在1923年,广州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他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并担任中央局秘书。在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他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委员、组织部秘书等职务。1925年,他32岁,恰是其多年来苦心励志厚积薄发的时候,是他以振兴国家、拯救人民为己任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是他在国共合作大环境下,壮志得酬、宏图大业展开的时候,是他准备为革命大干一场的时候。
3.大好河山
1924年,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黄埔军校得以开建,招生、典礼。这一年,冯玉祥在直奉战争之中倒戈,战败那个上了美国时代封面的男人吴佩孚,软禁曹锟,逼死曹锐,拆解了北洋军阀。这一年,冯玉祥将溥仪逐出了紫禁城,同时逐出的还有满清遗老复辟的妄想。这一年,冯玉祥组建国民军,电邀南方的孙中山先生北上共商国事,讨论和平统一中国。这一年,孙中山北上,并发表《北上宣言》,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这一年,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正式开学,并迅速向全国蔓延。身处其中的毛主席,所感到的必是那欣欣向荣的革命气息,那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壮丽前景,那祖国大地必将繁荣,人民必将幸福的美好未来。
4.脚踏实地
1925年2月,毛主席回到韶山,一面养病,一面开展农民运动。和夫人杨开慧在韶山办了20来所农民夜校,教农民学习文化知识,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指导组织秘密农民协会,不久即发展到20多个。6月,他亲自培养发展庞叔侃、毛新梅、钟志申、李耿侯等4人入党,亲手创建了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夏末,他指导和组织农民与当地土豪斗智斗勇,开展了“抢”粮斗争。斗争取得了胜利,他也被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当局通缉。在党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下,他机智地离开故乡来到长沙。长沙是他自17岁开始学习,接触新思潮的地方,是他苦心励志十几年的地方。他重游橘子洲,重登岳麓山,感慨万千,思绪万千,写下了著名的《沁园春·长沙》。“抢”粮斗争的喜悦还未褪去,农民不用因为大旱而忍饥挨饿的收获感还萦绕在心头,那蓬勃发展的农民夜校、农民协会像星星之火,在不断生根发芽、慢慢壮大。这一刻,他所看到的是革命群众敢想敢干,敢于天公比高的勇气,看到的是革命群众奋发向上的朝气。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秋,是国共合作的蜜月期。当时中国革命一片欣欣向荣,中国共产党从党的组织、工会、农民协会、军队、宣传各方面的建设齐头并进,蓬勃发展。通过对壮丽、辽阔的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少年时代峥嵘岁月的回忆,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虽然党的罢工等运动偶有挫折,但瑕不掩瑜,未来可期。
在此种大形势之下,毛泽东同志描绘出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也是在此情此景之下,毛泽东同志发出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表达了立足现在,大干一场的志向: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雕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