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光绪二十六年(光绪二十六年是公元哪一年)

光绪二十六年(光绪二十六年是公元哪一年)

光绪二十六年(光绪二十六年是公元哪一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对于大清王朝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慈禧太后向11国宣战,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两宫西逃,史称“庚子国变”。在慈禧宣战的同时,她下了一道懿旨,让各省督抚进京勤王。但这道旨意似乎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东南几个省份的督抚,在盛宣怀的暗中牵线策划下,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置朝廷的旨意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对于大清王朝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慈禧太后向11国宣战,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两宫西逃,史称“庚子国变”。

在慈禧宣战的同时,她下了一道懿旨,让各省督抚进京勤王。但这道旨意似乎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东南几个省份的督抚,在盛宣怀的暗中牵线策划下,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置朝廷的旨意于不顾,显然这是一次公然犯上的代表性事件。

光绪二十六年(光绪二十六年是公元哪一年)

光绪二十六年(光绪二十六年是公元哪一年)

地方督抚对抗中央,按《大清律》的规定,可不是革职罢官就能交代得了的,最轻的也是满门抄斩。但慈禧在这件事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她既没有追究督抚们的责任,反而还公开予以赞同。

《东南互保》的签订的背后,有着种种的因素,牵涉面极广。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朝廷的威望已经不能驾驭各省督抚,出现了尾大不掉的情况。这与清中期时的情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总督、巡抚是清代地方上的最高长官,被称为封疆大吏。咸丰以前,督抚其实没有多大的自主权,皇帝说罢就罢,说杀就杀。那么,晚清时期,为何地方督抚敢于对抗朝廷呢?这里有几个关键的因素。

一是督抚掌握军权

咸丰以前,地方督抚是没有军权的,或者说只有朝廷赋予的有限军权。按照制度,总督有数量不多的直属军队,称为“督标”,巡抚称为“抚标”,人数一般都在几百人左右。

督抚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动地方的绿营,或是八旗驻防军队,就必须请旨,然后由八旗驻防将领或是各省提督、总兵调动军队,督抚不具体参与军事行动。这就是朝廷实行的以小制大的平衡术,目的就是防范地方督抚拥兵自重。

督抚拥有军队自主权,是在咸丰以后,这里需要记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央政权下移和地方政权崛起的一个重要节点,后面要讲的两点也与此息息相关。

太平天国兴于咸丰初年,由于八旗和绿营军队腐败不堪,导致前线节节败退。咸丰不得已让那些在家守制的大臣在原籍兴办团练抵御太平军。这些团练中,尤以曾国藩的湘军战斗力最强,人数也最多。

随着江南、江北大营的先后瓦解,湘军成了镇压太平军的绝对主力。湘军和八旗、绿营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湘军是团练,不是国家的正式编制,招募、钱粮、人事任免,都出自曾国藩一人,朝廷无法干预,这就造成了兵为私有的不利局面。

湘军攻克天京后,兵锋大盛,此外还有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也都形成了各自的势力,就是其他各省的督抚也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这种局面说得好听一点,就是中央放权,说得难听一点,就是督抚拥兵自重。手里有兵权,话语权自然也就大了,朝廷不得不看他们的眼色。

咸丰以前,地方上的财权十分有限,每岁的田赋、地丁、盐税、杂税,大部分要解赴国库,地方的用度,需要向户部提交报告,然后拨款。这种制度官方叫“起运”,朝廷掌控绝对的财政大权。

地方督抚在没有钱的情况下,什么事也干不了,甚至各省都会出现不同的程度的亏空,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地方负债。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由于国库财政紧张,朝廷拿不出钱给湘军和其他地方团练,各省督抚只能自筹军饷。自筹说起来好听,其实还是打老百姓的主意。以湘军为例,曾国藩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在各地设立关卡,收取厘金。

厘金顾名思义,就是一百抽一,可到了后来,这个比例不断加大,甚至到了一百抽二三十的程度。可即便是这样,军饷还是不够用。到了后来,督抚们索性将国家的正税截留,只给朝廷送去很少一部分,大部分留着己用。

朝廷的正税被督抚截留,那么自然财政收入大减,有时候朝廷要用钱,还得低声下气地去求地方督抚。这样一来,朝廷的威信自然下降,凡事都得让督抚三分。

清初中期,督抚是没有人事任免权的,就是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也得经过吏部的同意。督抚如果想要用人,只能通过举荐,最终的权力还在皇帝手里。同样,督抚也没有罢免属下的权力。

按照清制,不管是几品官,黜革之权皆归吏部,中高级以上官员,按例都要请旨。督抚没有人事任免权又没有罢免权,那么自然就不能和朝廷相抗衡。

咸丰以后,尤其是同治初年时。以曾国藩为首的地方督抚,开始拥有了人事权。收复天京之前,曾国藩所举荐的人朝廷几乎没有不同意的。就是朝廷任免其他各省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也要事先征求曾国藩的意见。

同治初年时,全国的总督、巡抚中,几乎清一色都是汉人,这些汉人又几乎都出自湘军、淮军,可以说,湘淮两个政治集团几乎把持了地方政权。正是有了如此强劲的实力,所以在攻克天京后,湘军中的不少将领就怂恿曾国藩称王自立。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的军阀鼻祖,他死后,李鸿章、左宗棠、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实权派督抚,都在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实力。他们又在自己的辖区练兵,兴建军工、民用企业,建铁路、开矿、架设电报,俨然就是一方诸侯。

慈禧在世时,地方督抚尚且对她有所畏惧,但自从慈禧和光绪帝死后,这种相安无事的格局被迅速打破,以载沣为首的满洲贵族新集团,并没有能力驾驭这些督抚,三年后,大清王朝便灭亡了。

上一篇: 爱情最初的样子(爱情最初的样子的句子)
下一篇: 吴皇后刘备(吴皇后打万贵妃)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