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胜的明军主帅李如松没有高兴,哪里有人哪里就有纠纷,何况这支南、北军杂糅的东征大军。平壤城一战,吴惟忠、骆尚志等南兵作战奋勇,先登破城,理应夺得头功,可战后论功行赏,辽东的诸将功劳却在其上,李如松是辽东集团的利益代表,他一旦对南军有所赏赐,辽东的将领便颇为不满,把南军贬谪得一无是处。李如松为此头疼不已,作为主帅的他要恩威并施,不得失信于将士,但不袒护辽东人马,他就会失去辽东势力的拥护。
立花宗茂(立花宗茂在关原合战属于什么军)
南北矛盾只是一个,最要命的还是后勤的问题。大明若是在本土还好,在朝鲜这个穷乡僻壤,道路拥塞的地方,补给成了明军的头等问题,一车一车的粮草炮车军资积压在鸭绿江边,死活运不到李如松手上,无论兵部尚书宋应星和赞画袁黄怎么鞭促,运力不够的问题都无法解决。朝鲜本该提供大军粮草,可朝鲜是小国,先前日军已经是掘地三尺的搜刮粮草,现在朝鲜的百姓真的是穷得没油水可榨了,四万大军的粮草他们根本征集不出。
大胜时,明军的粮秣其实已经到了将要断绝的地步。大明的军士们甚至只能将他们心爱的战马杀死,食用马肉充饥。一车车的伤兵运到后方修养,路上甚至吃不到饭、喝不上水,气的李如松大骂朝鲜官员,派人拿着令旗沿路敲打朝鲜官员。
朝鲜群臣非但不体恤明军之苦,反倒不断催促明军继续进发。朝鲜还继续放出假情报,说王京的日军听闻天威,早就打算逃跑,再不去就没有军功了。此时南军和辽东不和,朝鲜官员不断挑拨,派人到处宣扬辽东人马军纪败坏,沿途百姓听闻,都望李如松大旗而走。李如松面对此等头疼境地,只得带兵不断前进,一来王京储备着日军粮草可解明军危急,二来手下的兵士都相信王京倭寇逃窜,再不去没有军功。
好在明军南下还算顺利,一路上日军闻风而逃,明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王京北部要地开城。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1月21日,平壤大战后13天,明军副总兵李宁、参将张应种于当日统领六七千精骑,占领了坡州,兵锋直指日军的大本营王京。次日,王京以北的大部分日军都已经向南撤退到王京,除了还在咸镜道作战的加藤清正所部。1月24日,王京汉城内,朝鲜军民发生暴动,日军残酷镇压,无论老幼,悉数杀死,遇害者多达数万。
日军内部自从坡州被攻占以来,一直爆发了争论,石田三成、大谷吉继、增田长盛三奉行丰臣秀吉的命令,主张固守王京,不要在城外与明军决战。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等认为日军粮草不足,若是被围那将更无胜算,坚决主张出城野战。最终,野战派获得胜利,日军决定和明军打野战。
日军对于大明火炮战车等重火力记忆深刻,,明军既然想仰仗重武器火力,那么就和他们打野战,一支军队不肯能即擅长攻城又擅长野战,日军如是说到。日军不知道的是,李如松麾下的辽东铁骑如果在东亚这块说野战第二,那么第一名就是他爹李成梁的辽东铁骑。这只和鞑靼、女真常年征战的队伍,拥有可怕的机动和战斗力。
李如松于1月23日把大军带到了开城,李如松在朝鲜的错误情报轰炸下,开始有些轻视日军。副总兵查大受立功心切,巴不得李如松马上挥师南下,但钱世祯、周弘谟的反对纵兵轻进。李如松此时极度轻视日军,根本听不进去意见。
1月25日,查大受带领500人马,迫不及待地前往王京侦查,一直冲到王京下,在王京西门外大败加藤光泰的巡逻队,他满心欢喜地向后方报告:敌少、功高、速来。
1月26日,李如松到达坡州和李宁的人马会和,并派出三千人马先南下。1月27日,查大受与朝鲜京畿道防御使高彦伯率领500骑兵从碧蹄馆再次南下王京侦察,孙守廉、祖承训、李宁等将率领3000骑兵跟在查大受部队后面出发。此时王京的日军已经探查到了明军的动向,立花宗茂带着2700人,前往迎战,当日早上,查大受的500人和立花宗茂带领的700先头部队相遇,立刻爆发激战,埋伏在后的3000明军趁势杀出,立花宗茂惨败,折损一半人马溃逃。
前方的接连胜利使得明军更加轻视日军,李如松在收到查大受的的报告后,率领2000骑南下。行进到距离王京49.5公里的马山馆时,李如松与李如柏、张世爵领兵1000人继续前行,留杨元领兵1000人继后。
立花宗茂战败后逃回王京,日军决定迎战明军,日军在小早川隆景的一意主战下,已出王京城的四五万日军“悉众而来”,布阵于砺石岭,逼向明军。查大受见到黑压压的日军,当即扭转马头,带着明军一路撤退到碧蹄馆,日军显然不愿意放弃,将查大受等人围困在碧蹄馆。还在行进中的李如松,半路碰到了溃逃的朝鲜防御使高彦伯,得知了查大受被围的消息,当即带着一千人驰往增援,并传令后方即刻来救,李如松大人毫不犹豫,马不停蹄地主动冲入包围圈。主帅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
此时的处境对明军极为不利,日军加上后续的增援部队,数量将近四万,是明军十倍,但李如松丝毫不怕。面对日军先头部队的进攻,明军使用大量轻火器和几门天字大将军炮,依靠强大火力,打得日军抬不起头来,接连打退日军粟屋四郎和井上五郎的进攻,不少日军纷纷向后逃窜。
小早川隆景坐不住了,马上派遣左翼的立花宗茂、高桥统增从望客岘左侧的丘陵迂回到明军后方,右翼的小早川秀包、毛利元康等将从望客岘右侧的丘陵迂回到明军后方,他自己则亲自率领本队人马从正面迎战明军,霎时间对明军形成包围之势。
但明军却像是吃错药一样越打越勇,在绝对的劣势之下,辽东铁骑在李如松指挥下,进退有度,并像一把尖刀在纸糊的日军战阵中一次次左右突进,这些东北的汉子,骑着高头大马,身上披着精良的甲胄,一旦冲进日军都是步兵的阵线,那简直难以阻挡,打得日军叫苦不迭。大呼:“明军恃其四蹄,践踏我阵”
宇喜多秀家麾下有一个名叫国富源右卫门的大力武士,与明军交锋时,用刀刃长三尺的太刀砍了对手的盔甲三次,都被弹了回来。国富源右卫门扔掉刀上去扭打,不一会儿工夫就被按倒在地。虽然国富源右卫门拼命挣扎,但是好像被大石头压住一样无法动弹。情急之下,他拔出佩带的短刀瞄准对方的腹部捅过去,但还是捅不破对方的护甲。危急之时,国富源右卫门得到己方数名士兵的帮助,才终于杀死对手。
右翼的小早川秀包正有条不紊地向明军后方包抄,明军非但不惧,反而马上派出一只小部队冲杀出来,直奔右翼日军。小早川秀包怎么也料不到,明军这个时候了还有胆子冲阵,这队明军打得日军措手不及,在嘈杂军阵中,小早川秀包骑着高头大马,穿着鲜艳甲胄,正极力维持阵型,明军一看,二话不说,直接突破到小早川秀包面前,一下砍翻了他身边数名亲卫,小早川秀包吓了一跳,转身要跑,却被明军拽下马来,明军拔刀就砍,小早川秀包慌忙中用佩刀正好挡住,趁这个空当,他身边的家臣一拥而上,才把他连拖带拽救了下来,其部阵型被冲散,包围的趋势也慢了下来。小早川秀包是幸运的,辽东铁骑的弓马之术那是没的说的,在疾驰的马背上,明军的战弓不知道把多少日军显目的将领射下马来。
从巳时杀到午时,明军逐渐体力不支,李如松率部且战且走,而日军也不愿放弃,紧紧咬着明军不放。李如松带着十几名将领为明军大部队殿后,这十几骑突进驰射,一时间日军见之骁勇,不敢上前。这时候,日军阵中一名身穿金甲的小将,见明军大将在十几骑中,当即萌生“一骑讨”的想法,单枪匹马冲出来,想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可惜他即不是关云长,也不是武田信玄。在李如松身边的李如梅当即弯弓搭箭,一箭把这个金甲小将射下马,即刻毙命。
明军在激战后成功突围,并向北撤退,日军在后紧追不舍,到了惠任岭,一彪人马突然杀出,日军吓得措手不及,以为是明军援军到了,匆忙停止追击。这一彪人马只有一千人,正是被李如松抛到后方的杨元。会合后,杨元等将领马上劝李如松后撤,李如松摇摇头,杀回去!什么?杀回去!杨元等人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李如松当即说到,我们没有大部队增援,只有手头五千人,那就一定要摆出有大部队增援的样子,不然倭寇不松口,紧追到坡州就会使那里的明军陷入被动。
于是还没喘口气的明军马上又排山倒海般向倭阵冲去,倭寇被杀了个回马枪,始料不及,纷纷向后撤退,李如松带着明军又冲杀了几次,才罢兵北去,倭寇后来也知道李如松虚张声势,但却至始至终相信明军有后援,惧怕埋伏的小早川隆景下令不再追击,撤回了王京。至此,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落幕,虽然倭寇占尽优势,但依旧无法在明军这讨到好处,明军死伤三百多人,倭寇伤亡三千多人,好几个主攻家族都被打残,许多主力将领阵亡。由于此次战斗仅持续十几个小时,就造成这样的伤亡,可见战斗激烈。
此处不得不提的是,日军的国内是有点类似分封制,丰臣秀吉势力最强被尊为内阁,他地盘以外的土地被许多大名家族割据。此次入侵朝鲜,其部队由各个家族组成,每个家族由领袖和诸位家臣带领,所以嫡系家臣一旦战死过多,对各个部队影响很大。一开始向明军发动冲锋的粟屋四郎等家族就损失惨重。
此战,明军在被团团包围的劣势中保持着极高军事素养、高昂斗志,李如松本人甚至坐下马匹几度被射死,跌落马下,仍然坚持战斗。如此,这场维持十几个小时的遭遇战结束了,李如松带着人马,逃往坡州,日军也率部退回王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