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2日,《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官方账号发布《不会闭门造车!华为“一定能活下来”的四条理由》的文章,面对风云变化的外部环境和接二连三的挑战,面对前所未有的“断供”威胁,今后华为会不会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梁华予以坚决否定,表示华为不会“闭门造车”,“我们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与客户、政府、行业组织等相关各方紧密沟通,共同构建更具包容性、更加灵活和反应更加积极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圈。”
闭门造车(闭门造车是什么意思)
梁华用不会“闭门造车”来说明华为公司开放合作的决心,这里的“闭门造车”是指那些关起门来自己干,不与人交流沟通,固步自封的行为。然而,“闭门造车”的本意并不是这样。
早在春秋时间,我国就有了关于车辆制造的技术规程《考工记》,其中的《轮人为轮》部分详细规定了车轮的各种技术要求以及经验公式,十分周全细密而又符合科学原理。南宋理学家朱熹大概率是读过《考工记》的,所以他在《中庸或问》里说:“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他的意思是,不用特地考察和实验,只需要按照技术规程,关上门造车,出了门就可以行驶。阐释其微言大义,“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刻苦钻研学问,不问世事,自己学自己的,学成以后出门也可以成为一个大学者,传道授业解惑,受人尊敬,而不是说非要在外面抛头露面,结交名流,与人辩论才可以成才。
这当然是朱熹先生的一家之言,他的好友陈亮对“闭门造车”的使用就跟他不同。陈亮在《谢陈同知启》里写道:“伏念某少览古书,恐遂流於无用;晚更世故,始渐见於难通。岂求田问舍之是专,亦闭门造车之可验。”他截取了“闭门造车,出门合辙”中的“闭门造车”来比喻办事只凭主观想象,不管客观实际。如果说朱熹笔下的“闭门造车”是个中性词的话,陈亮笔下的“闭门造车”已经含有贬义的意思了。
现代人们已经很少有人把“闭门造车”和“出门合辙”连起来用,并且习惯于专取“闭门造车”的贬义。蔡元培《在国语传习所的演说》里有:“既然经过什么正式的会议议决的,比较的容纳多数意见,总胜于私人闭门造车的了。”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说:“他们的任务在于把群众政治家的意见集中起来,加以提炼,再使之回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所接受、所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自作聪明。”蔡元培把“闭门造车”当成一种凭空想象的行为,毛泽东把“闭门造车”当成一种自作聪明的行为,完全是贬斥的意思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