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在查呼日图地区,发现了一件名为《永元器物簿》的东汉简牍,但他却惊讶的发现,其书写者虽然只是一介小吏,却能在当今社会中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书法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二十一世纪,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已经兴起,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与此同时,人类的视野也变得尤为开阔,无论是航天领域还是通讯领悟,人类所有的科技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让自然与人类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然而,在社会车轮滚滚前进的过程中,有一种艺术却在逐渐退步,这就是书法。
永元之隆(永元年号)
书法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也是汉字传承过程中衍生出来的重要产物。书法的艺术在于使用汉字传达思想的同时,也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感官欣赏,从而激发对中华文化的无比热爱。现代社会为何会难以出现书法家?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今人生活的浮躁与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当然,我们并不是信口胡诌,而是存在确凿证据的,下面我们就举一个例子:
上世纪二十年代时,一位瑞典籍的考古专家贝格曼在我国新疆地区进行考察时,偶然于查呼日图地区发现了一件东汉时期的草书简牍——《永元器物簿》。《永元器物簿》是东汉永元五年六月至永元七年六月时的作品,其纵长25.0厘米,横长91.0厘米,最初发现于汉张掖郡肩水都尉府治下广地候官遗址,共计77枚木简编绳系为一册,目前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汉代简犊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册兵物账簿。据考古专家介绍称,《永元器物簿》是东汉时期边防小吏的记录账簿,其上清晰的记录了边防武库之内的武器存储状况,无论是借出、损坏或者购置,都要详实记录,并与前来换防者进行准确交接。
考古研究表明,《永元器物簿》的历史价值极高,甚至可以与居延汉简相提并论。众所周知,居延汉简本身大部分都以细麻绳编联成册,在出土之后都因麻绳腐烂而断绝,原本成册的书简也都尽成散简断片。相比之下,《永元器物簿》在出土时却表现得尤为不同,它不仅能保持原状,而且其链接部分也没有丝毫损毁迹象,简直就是考古界的奇迹。
最值得一提的是,《永元器物簿》本身的出色之处还在于它的书法成就上。毫无疑问,一件珍贵的作品不仅体现在它所表现出来的韵律、精神状态等艺术内涵上,同时还表现在精湛的笔法和完美的结体上。从书法的笔法上而言,《永元器物簿》的用笔方式十分圆劲秀润,其起笔之骏利,行笔之果断,足以表现出作者对字体把握的张弛有度与成竹在胸。作者于点画间飞动峻拔,运笔时行云流水,其笔势多有藏锋之态,却在收笔处尽显纵势,字与字之间的气势贯通极其自然和谐。不得不说,作者书法灵活多变与随体赋形的能力尤为突出,往往能在静态的字体中体现出动感之美,极富震撼态势。
谁能想到,如此一件极具文化之美的简牍,居然是出自一位秃笔小吏之手,按照其书法成就来看,这位小吏即使放在今天,也必然是一位不错的书法家。著名书法家田蕴章曾在一档书法节目中说,启功的实际书法水平仅是民国年间的一般水平,根本无法和古代书法家相比。如今的手机与电脑打字,完全代替了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书法的水平也在逐渐退步。我们衷心希望一些书法家能够重新扛起大旗,将书法彻底振兴。
参考资料:《居延汉简》黄力著新疆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