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6月,在安庆师范学院菱湖校区这片土地上,开办了安徽省近代第一所军事学校——安徽武备学堂,1906年11月,武备学堂改为陆军小学堂。从这两所学堂里走出了一大批爱国将领和军事骨干,他们以身许国,敢为天下先,站在那个风云际会年代的巅峰浪尖之上,演绎的那个时代气势磅礴的军事文化。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人物徐锡麟、熊成基、范传甲、倪映典、宋玉琳、程良、石德宽等都是武备学堂、陆军小学堂的师生,他们奏响了辛亥革命的先声,前仆后继,从发动安庆起义(史书又称皖浙起义)、马炮营起义、广州起义到参加武昌起义,欣起了一波又一波反对封建帝制的革命浪潮,终于使辛亥革命酿成掀天荡地的洪流,将腐朽专制的清王朝席卷而去。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在安庆的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首民谣:头一年,徐锡麟;第二年,马炮营;后三年,革命成。
1.徐锡麟、秋瑾领导的皖浙起义。徐锡麟,1873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他出身富商家庭,20岁中秀才,31岁受父亲的令参加乡试名列副榜,但他受民族危机的刺激,倾向革命,鄙视科举。1903年他前往日本,参与了东京浙江留学生营救因宣传革命思想而入狱的章太炎,逐渐结识了陶成章、龚宝铨等志士,产生了反满的革命思想。回国后,他在绍兴创办蒙学、书局,1904年,他在上海拜访蔡元培,并经陶成章介绍加入光复会,翌年初就往诸暨、嵊县、义乌、东阳等地联络会党,同年八月,又与陶成章等人在绍兴创办大通学堂,对学员灌输反清革命思想,发展光复会成员,培训军事人才,同时期同是家居浙江绍兴的秋瑾,也加入大通学堂的管理。1906年年冬,徐锡麟为掩护革命活动,捐资入官,得道员官衔,分发安庆,他很快取得安徽巡抚恩铭的信任,被任命为巡警学堂监督、陆军小学堂监督,他利用这一合法身份,积极筹备,组织革命力量。徐锡麟来安徽后,绍兴大通学堂,由女革命家秋瑾主持,徐锡麟与她约定皖浙同时起义,决定在1907年7月8日乘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进行突然袭击,杀掉皖省文武大员,占领安庆,然后与秋瑾的浙东起义军,共同攻打南京。因叶仰高叛变,安徽巡抚恩铭已掌握革命党人名单,毕业典礼突然提前于6日举行,起义也被迫提前行动。
1907年7月6日,安徽巡抚恩铭及文武官吏陆续齐集巡警学堂,参加毕业典礼。典礼开始,徐锡麟当时呈上毕业名册,口头报告了毕业官兵人数,随后说:“报告,今天有革命党人起事!”恩铭拍案高声说:“在哪里?什么人?”徐即应声说:“在这里,就是我。”话音没落,就朝恩铭连射数枪。大家夺门逃命。恩铭在被抬出去时喊叫道:“快把乱党就地正法。”于是藩台冯煦命令大家一齐集中到抚院。他们集中在大堂后东边大厅里,忽闻上房内哭声震天,又见同仁医院院长、美国人戴世璜与拎着包的一行人匆匆走出,大家围上去打听消息,戴说”不中用了,身中六七枪,尤以右耳及腰部两颗子弹无法治理。“一会儿,人声又开始杂乱,几名士兵将徐锡麟反绑着押来了。他见藩台说:“大帅安否?”冯煦将脚一跺,说:“畜生,大帅待你何等恩厚,现被你枪杀,还敢问安否?”徐锡麟笑道:“问大帅安问正是私谊也。”接着说:“枪杀恩铭,此乃正义也。”徐锡麟与马宗汉,陈伯平及巡警学生百余人很快占领了安庆军械所,后被前来镇压的清军包围,激战四小时失败,陈伯平战死,徐锡麟、马宗汉被捕。公堂之上,面对审判,徐锡麟义正词严,怒斥清廷专政误国。清官质问徐锡麟:恩铭待你不薄,为何刺杀。徐锡麟厉言道:“恩抚待我,私惠也;我杀恩抚,天下之公也。”清官又问:汝常见恩铭,为何不于署中杀之。徐锡麟言:“署中,私室也;学堂,公地也。大丈夫作事,须令众目昭彰,岂可鬼鬼祟祟。”遂自写供词,愿一人承担责任,不牵连学生。1907年7月7日,徐锡麟英勇就义。时年35岁。1907年7月10日,秋瑾在得知徐失败的消息,但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3日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陈伯平(陈伯平简介)
2.熊成基、范传甲发动的马炮营起义。徐锡麟在安庆就义后,熊成基范传甲“不胜悲愤”,决心继承徐锡麟的事业。熊成基生于1887年,其祖父曾任安徽繁昌知县,熊成基从小仰慕岳飞、史可法等人业绩,认为“大丈夫生不能为国家效力,耻孰甚焉”。1904年,安徽武备练军学堂招生,其时有志青年纷纷应征,熊成基正是这时候来到安庆考入武备学堂。在这里,他和结识了同学中柏文蔚、倪映典和在籍的军人范传甲等革命军人,并且和他们一起参加了反清秘密革命团体“岳王会”。1905年,安徽武备学堂停办,熊成基赶到南京应征入伍,被介绍到江南炮兵学堂学习,1906年毕业,任陆军第九镇炮兵排长,1907年夏天,安徽举行征兵,他又毅然调回安庆,历任马营、炮营队官,掌握着这支现代化的兵种。七月间,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后不久,熊成基因其威望,被推荐主持岳王会,继续进行兵运工作。1908年11月,清政府调南洋各军于安徽太湖县举行秋操,熊成基范传甲等人,预定于11月19日晚起事。令马、步、炮营会合攻城,并约队官薛哲等人在安庆城内接应。是夜9时,城东炮营和城西的马营同时发难。各营得千余人,驰夺北门菱湖弹药库,旋合各路并力攻城。远在太湖会操的巡抚朱家宝于19日午时秘密赶回安庆,加强了对革命党人的防范,城内薛哲等人为清兵所制,畏缩不能动。20日清晨,南门江面兵舰数艘,受朱家宝命炮轰炮营,相持至半夜,革命党弹尽粮绝,乃向集贤关退去,取道桐城、直趋合肥,至合肥东乡时,仅存三四十人,被迫解散。起义失败后,清廷大肆捕杀革命党,熊成基被迫辗转逃亡日本,1909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后,受黄兴等指派,回到东北哈尔滨,继续参加革命活动,不幸被捕,1910年2月,熊成基在长春就义,年仅23岁。马炮营起义打响了新军起义的第一枪。是近代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勇敢尝试,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达到了新的高度。1908年参加的马炮营起义,安庆新军兵官4000余人,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员都参加了起义,推动了全国各地的武装起义,1908年之后风起云涌,“革命之势,静而不止”,短短一个月,全国有13个省市纷纷响应。
3.倪映典组织的广州新军起义。1910年二月参加过马炮营起义的李映迪再举义旗,发动了广州新军起义。倪映典在安庆武备学堂停办后,考入江南陆师学堂炮兵科学习,毕业后进入新军第九镇,任炮兵队官。1906年,加入同盟会与柏柏文蔚、赵声等人一起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7年8月,安徽按计划招募的新军第31混成协缺乏军官,安徽巡抚冯煦请求两江总督将李映典调回安庆任31混成协马营管带。当时革命党人熊成基也在此队任队官,并于他们密谋于次年春天发动起义,不料,1908年2月起义事泄,倪映典只得将善后事宜委托给熊成基,自己经上海赴广州,投奔着广州陆军小学堂任监督的赵声。1909年,孙中山总结了萍浏醴起义以来的八次起义的失败教训,决定把第九次起义地点放在广州,并委派赵声和倪映典为革命骨干,打入清廷新编练的新军。于是倪映典化名倪端,由赵声介绍,加入新军炮队任见习排长。他利用新军演说历史故事的机会,积极向她们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当年6月,倪映典与革命党人朱执信等在白云山秘密集会,决定由倪映典联系的新军各营作为起义的主力,赵声为总指挥,后赵声受当局怀疑,被解除了督练工所提调职务,不久就离开广州,这样筹备起义的事情就由倪映典一人承担。到起义前夕,广州新军中同盟会会员增加到3000人,占广东全省新增总数的三分之一。1909年10月,同盟会在香港分会,为扩大组织,在分会上设立南方支部,由胡汉民为支部长,汪精卫为秘书,李映典为运动新军总主任。决定于1910年正月元宵后发难,同时邀请黄兴、赵声主持大计。不久,黄兴赵声相继抵达香港,决定在农历新年前后起义,倪映典亲自制定了《运动军事章程十条》,并对起义事项进行详细的分工。28日突然发生变故,由于部分同盟会员放松了警惕,引起了官方对新军的再次关注,下令搜缴新军的枪械子弹。一时情况变得十分复杂,当时因为即将过年,广州和香港之门门的船运已经停止,香港的武器旗帜都无法运到广州,倪映典等人商议,准备推迟半月,可是由于过年期间新军士兵与当地军警发生严重冲突,并发生殴打地方长官事件,新军随时有被解散的可能。危急时刻,倪映典决定即刻起义。2月12日上午,新军起义,公推倪映典为起义军总司令,3000多同盟会员分三路向广州进发,至广州城下,清军不敢应战,派倪映典的同乡旧部童常标到起义军伪装调停,诱倪映典相见。倪映典慷慨陈词,想策反童常标,童佯装听命,推托回去后相机行事。倪映典立马以待,孰料清军忽然枪弹齐发,不幸中弹,被清军绑回大营,倪映典大义凛然,向清军晓以大义,号召他们倒戈革命,清军统领吴宗禹害怕万分,急令斩首示众,献出了26岁的宝贵生命。倪映典壮烈牺牲后,起义士兵悲痛万分,奋起猛攻,血战数小时,终因弹尽无援,至第二天晚起义失败。这次一起义虽然失败,但意义深远,自此以后,各省新军闻风而动,革命怒潮风驰飙举。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倪映典为之献出年轻生命的中华民国建立起来。后来,孙中山为表彰倪映典为革命捐躯的无畏精神,特追赠倪映典为中华民国陆军上将。1911年,曾参加安庆起义、马炮营起义的宋玉琳、石德宽、程良等参加广州起义壮烈牺牲,名列黄花岗72烈士之中。
安庆人民为了纪念这些为革命献出年轻生命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名字命名了锡麟街、德宽路、玉琳路、陈良路等街道。成为了全国唯一的辛亥革命烈士祠———英烈祠,在安庆人民路还建了徐锡麟雕像,安庆人民以这种隆重而独特的方式世世代代永远铭记他们的英雄业绩。浙江省也为纪念革命烈士秋瑾,在西湖畔立有秋瑾雕像。绍兴市还建有徐锡麟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