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驾崩,第二天慈禧太后也在仪鸾殿去世。关于他们的死因现在已经有了定论:慈禧是病死的,光绪帝是被慈禧毒死的。
慈禧死后三岁的溥仪继位,但大清王朝也由此陷入了绝境,三年之后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大清王朝宣告灭亡。由此,很多人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慈禧不死那么大清就不会亡,至少不会亡得这么快。
光绪21年(光绪21年是公元多少年)
慈禧不死大清不亡这个观点御史是高度认同的,但这也不代表只有慈禧不死大清才会不亡。假如光绪不死,那么大清同样也不会亡,至少撑上个二十年应该问题不大。
历史注重实事求是不可假设,这一点也是御史一贯的原则。这里是想通过这样的一个假设,来了解慈禧死后朝局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以及分析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
中国古代许多王朝的灭亡,都是由于末期最高权力分配不均而导致内讧。慈禧死后同样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远的帝党、后党之争暂且不说,就是溥仪登基后,清廷内部就出现了激烈的权力争夺大战,即皇族内部的引发的内耗。
慈禧在世时,尚能有效的约束宗室各派成员,但她死后这种矛盾很快就暴露出来并愈演愈烈。当时皇族宗室分为数个派系:
庆亲王奕劻在慈禧晚年时已经形成气候,并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此为一派;贝勒载洵把持海军,兼办皇陵事务,又是一派;贝勒载涛总领军咨府,侵夺陆军部权,形成一派;肃亲王善耆掌民政部,管理警政为一派;隆裕以太后之尊,宠信太监小德张自成一派。此外,还有载泽、溥伦等宗室,也都各自为战,形成不同的派系。
醇亲王载沣年轻没有政治经验,更没有慈禧那样的手段,因此他作为摄政王,只能是看看热闹拿不出有效的办法。皇族内部的争权夺利,使得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陷入了绝境。
清代自入关后,就标榜满汉一家,尽管旗人与汉人在政治待遇上的差距还十分明显,但满汉矛盾在清帝的努力维持下都处于可控的范围。及至咸丰末年,汉族官僚后来者居上,甚至侵夺了部分的君权和旗人的特权。
晚清时期,汉人督抚坐大成了维护清王朝统治的主要力量。在重用汉人方面,慈禧太后彻底撼动了满汉藩篱,达到了以汉治汉的目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满汉两大政治集团的利益平衡。
然而慈禧死后,以载沣为首的满洲贵族高层迫切希望从汉族官僚手中夺取失去的权力,冷落张之洞,罢黜袁世凯,最终导致了统治阶级内部满汉联盟的彻底破裂。
宗室内部矛盾加上满汉矛盾,这是导致大清王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至于辛亥革命不过是导火线,不是主要原因。那么只要解决了这两大矛盾,那么大清朝就不会那么快灭亡,换言之,慈禧死后如果光绪掌权,那么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两大矛盾。
光绪皇帝当了一辈子的傀儡皇帝,始终是慈禧手中的玩偶。但不要忘记,光绪毕竟当了三十多年的皇帝,占据正统和道义上的优势。
再者,光绪帝也非泛泛之辈,从他的表现来看还是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手腕的。慈禧之所以要毒死关系,就是忌惮光绪重新掌权后,会翻旧账,将她一生的“功绩”全盘否定,甚至还担心自己的后事会受到影响,不能享受到该有的政治待遇。
光绪一旦掌握最高权力,就不会出现皇族内讧的情况,作为宗室力量最强的奕劻一党,势必受到致命打击,至于其他派系则无对抗皇权的资本。
从满汉矛盾这个角度来说,光绪帝在用人方面也一直是重视汉臣,这一点从戊戌变法中就可以看出,他所任用的维新干将几乎清一色是汉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光绪掌权,袁世凯则将是死无葬身之地。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奕劻和袁世凯就是清末最大的政治集团,清王朝的灭亡他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两个人如果被光绪清除,则主要矛盾大致就解决了,更何况以光绪帝的权威,解决这两个人基本不费吹灰之力。
在解决了皇族内部矛盾以及满汉矛盾之后,那么剩下的就是革命党了。革命党为何要反对清王朝,其主要原因就是要推翻现有的皇权专制体制,实现民主共和。
早在慈禧晚年,就实行过预备立宪,但慈禧此举是为了敷衍天下臣民,并不想真正放弃最全权力,更不想实行所谓的君主立宪,所以要加上“预备”这两个字。
光绪是一个较为开明的皇帝,从他的维新变法的一些相关措施上大致也能窥见一二。至于能不能真正实现君主立宪,恐怕也是时间问题,毕竟光绪帝在甲午战败之后,有着切肤之痛,深感体制不变国家就难以富强。
假如光绪帝能迈出君主立宪这一步,那么大清朝的局势很快就会发生逆转,并且中国也有很大概率向日本一样,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国家。只可惜,这一切都是设想无法成为现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