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历史悠久,有六朝古都之称,可谓虎踞龙盘之地。为首者当属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赤壁之战后他看中了南京西侧的清凉山,此处毗邻秦淮河一侧有一处石壁,战国时期楚威王凭险在山上修筑了金陵邑。五百年后,孙权在金陵邑旧址上筑石头城,以该城为东吴的都城,更名为建业。
八十年代初,我曾无意间出“华水”的西门去闲逛,周边还是大片田野,看上去颇为荒凉,未曾想到那里竟是孙权修筑的石头城旧址。东吴之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以建业为国都,石头城被不断扩大,城名改为建邺再改为建康,成为天下名城。
虎踞龙蟠(虎踞龙盘是什么意思)
沿着秦淮河向南,清凉山下就是莫愁湖,夏季湖内开满了莲花,中间站立着莫愁女。此处湖泊原本是秦淮河汇入长江的河口,由于长江北移泥沙淤积成湖。
明朝初年,沿湖建有楼台被辟为游乐场所,据说朱元璋与徐达常在“胜棋楼”中对弈,但如今楼已非原物,莫愁湖的楼阁均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如今所见皆是清同治年代重建的。
南京的另一个更大的湖泊就是城北的玄武湖,起始于东晋时期,由东边紫金山上的泉水汇聚而成,湖岸周长40里,最初是作为皇家的宫苑后湖,历史上曾几经变更存废。北宋王安石出任江宁府尹,提出“废湖还田”,导致南京城内遇雨内涝成灾,元朝后经过疏浚整治有所改善,如今湖面规模已大不如前,环湖仅剩20里,但在国内的城市公园中仍不多见。
唐宋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军事重心仍在北方,北宋曾在建康设江宁府,是南方唯一的府级机构。遭遇靖康之变后,中原王朝被北方游牧民族彻底摧毁,南京成为抵抗、反击北方敌人的前线,岳飞曾在城南的牛首山上大败金军,但仍于事无补,根本无法扭转大局。
直到元朝末年,各地造反的红巾军逐渐成事,朱元璋的一支最终脱颖而出攻占了南京所在的集庆路,并于此定都登基,将集庆路改为应天府,建立起大明王朝。
朱元璋兴建的应天城远超六朝古都时期的石头城,如今南京的古城墙基本就是当年的应天城范围。皇宫东移至集庆城东门外的紫金山脚下,建有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文楼、武楼、乾清宫、坤宁宫、东西六宫等宫殿和午门、承天门、奉天门等门阙。朱元璋登基后,将应天府设为南京,洛阳为北京,老家凤阳为中都。
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自北平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侄子建文帝,南京城破后朱允文烧毁奉先殿,皇后马氏自焚死,建文帝本人及其太子朱文奎则不知所终。朱棣在应天称帝,十年后决定升北平为北京,迁都后仍将南京作为留都。
朱棣迁都后,南京的皇宫日渐荒弃,明英宗时期雷电引起的火灾,将三大殿和文渊阁全部焚毁,后代亦未再修葺,至明末时宫内已完全成为废墟。崇祯自尽,明朝灭亡,福王朱由崧自淮安逃至南京建立南明政权,竟然只能在一片废墟中宣誓登基。
第二年多铎率清军渡江,朱由崧弃城出逃,清军占领南京以明皇宫为军营,后改建为江宁满城,用于八旗军驻防。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以两江总督府衙门兴建天王宫,搬走明故宫内残存的大量石料为己所用,明故宫内的建筑和城墙几乎被拆除殆尽。
1929年国民政府修建中山东路时,从遗址中间横穿而过,将明故宫一分为二,如今那里如同一座街心花园,东边是南京博物院和中山门,出了城门再向东就进入了紫金山的中山陵景区。
紫金山上不乏帝王陵墓,朱元璋的明孝陵就在皇宫东北的山坡上。明朝有三位皇帝没有葬入北京的十三陵,一位就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另两位一个是建文帝朱允文,另一个是景泰帝朱祁钰,都被他人赶下了台。
距离明孝陵不远处就是东吴皇帝孙权墓,朱元璋在修建自己的陵墓时,将孙权的蒋陵地表建筑物全部移除,但并未挖掘孙墓的地宫,据说近年曾有专家组织过探查,但未见发掘报道。
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但除了周遭残留的断续城墙,城内留下来的古建筑却甚少,这大约与历史上连绵不断的战争有关,破坏最烈者当属清末的天平天国运动。
自民国定都起至今,南京城市面貌变动极大,城北大量拆迁旧街巷,道路拓宽后沿街种满梧桐树,但本世纪以来的新一轮造城运动,又大量砍掉了本已华冠成荫的梧桐树,记忆中的城市面貌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