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官员是有等级之分的,在许多人的印象里,等级最低的是九品芝麻小官,等级最高的是一品大官。不过,清朝一品官员担任的官职可能和大家心里想得有点不太一样,这到底咋回事呢?
一、文官中的一品大官
如果要详细划分,清朝官员的品级一共有九个大分类,分别是从一品至正九品,但每一个品级中又可以划分两类,分别是“正”与“从”。比如,一品官员又可以划分为正一品和从一品,很显然,正一品官员一定比从一品官员的等级要高,那他们分别担任哪些职位呢?
清朝官职一览表(清朝官职一览表对应现在官职)
这里要提前说一下清朝所有官员的简单分类,首先,按照官职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文官和武官;按照工作的地理位置来划分,可以分为京官和地方官。
其中,文官和武官中都会诞生正一品的官员,可地方官却不会出现正一品,即便是最高的总督兼任兵部尚书也只是从一品,比较一般的总督还是正二品或是更低的官职。这里穿插一下总督的意思,总督指的是统领一个省或是几个省的最高行政、经济以及军事长官,相当于如今某个地区的省委书记。
清朝的管制是经过反复改变后慢慢趋于稳定的,乾隆帝之前的管制变化太多,简单说起来有点困难,但是乾隆之后,管制相对稳定,没有什么大变化了。
那么清朝的一品官员包括哪些管制呢?我们一一来介绍。首先,文官里的正一品官员大概有以下几个: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散阶特进光禄大夫,部分出使大臣等。
其中,殿阁大学士是清朝承袭了明朝的制度,也叫内阁大学士,地位和清朝之前的宰相差不多,但是手中掌握的实际权力是不如宰相的,因为清朝时期的皇权达到了顶峰,而相权相对而言就被削弱了许多。
实际上,早在周朝,太师、太保以及太傅就出现了,简称为“三公”。简单来说,他们都是天子的老师,因此地位非常高贵,同样受到了天子以及天下百姓的尊敬,没有什么高低之分。不过,如果要往细了划分,从荣誉方面来看,太师要大于太傅,而太傅也要略胜于太保。
因为太师和太傅侧重于文,太保侧重于武,西周重礼法,因此太师和太保要更受天子重视,不过,“三公”只在初期拥有较大的权力,到了后期就形同虚设,只是一个荣誉的象征,没有实权。
光禄大夫在清朝就是一个“阶官”,只是用来表示品级,文官里的正一品和从一品都被称为光禄大夫,有一点区别是,只要在“光禄大夫”前面加一个“特进”,就是正一品官员了。不过,到了顺治时期,“特进”两字也被取消了,光禄大夫全部变成正一品了,在文官里算最高的官职。
光禄大夫相当于国策的顾问,皇帝在制定国策时,光禄大夫就会在旁边给出建议与参考,不过,这个官职有点形同虚设,因此,光禄大夫还会兼任其他职位。
二、武官中的超品与一品
再来说说武官,它和文官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在于,正一品还不是最高等级的官阶,因为还有一些官职超过了正一品官阶,如和硕亲王,多罗郡王,镇国公等。
和硕亲王是爵位的最高封号,一般是用来分封皇子的,每年的俸禄是一万两白银和五千石粮食,且这个爵位还可以世袭。多罗郡王属于清朝爵位中的第三等,大约都是清朝的宗室可以受封这个职位。
而被封为镇国公和辅国公的大都是皇亲国戚,但并非都跟皇室有血缘关系,接下来的一二三等公爵、伯爵等大都是用来分封清朝的功臣。
再来说说武官里的正一品,包括侍卫处领侍卫内大臣、銮仪卫掌卫事大臣、一二三等子爵和镇国将军、郡主额驸、伊犁和绥远的将军等等。
清朝皇后所生之女会被封为固伦公主,公主的驸马就是固伦额驸;妃子所生之女就是和硕公主,驸马就是和硕额驸,这两种额驸的官阶是超品。除此之外,还有郡主额驸、县主额驸、郡君额驸等等。
此外,散阶建威将军呢?这又是干啥的?光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个虚职,也用来表示荣誉,但是建威将军是一种非常高的散阶。不过,伊犁和绥远的驻防将军就不是虚职了,清朝入关后,皇帝就将最精锐的八旗军分到各个省份最重要的城市去驻防。
但是这支驻防部队不归地方的总督或是巡抚管理,而是由驻防将军管理。如,伊犁的驻防将军就是新疆最高的军事长官。
不管以上那些一品官员是只代表荣誉的虚职,还是拥有实实在在权利的虚职,他们至少都是官职中最高的存在,有空了解一下这些官职,对看古装剧或许也有点用处呢。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