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棺”是中国文化中表决心的一种极端方式,其代表人物中有的意愿达成了,比如左宗棠;也有人失败了,比如庞德(其实是演义内容)。
公元300年(公元300年是什么朝代)
但以上说到的大多都是武将,只有极少数的文官能做出如此极端之举,比如海瑞。不过,我们下面要说的人物虽然不出名,但他的事迹也是非常感人。
阎缵出身于勋贵家族,其祖父阎圃因为投降有功被封为平乐乡侯。说起阎圃,也是三国时期留下故事的人物之一。
曹操西征张鲁,阎圃当时是后者的谋臣。眼见快被曹操打败了,张鲁想投降,阎圃说:“不能投降,现在是城下之盟,我们投降也不会被重视。”
张鲁说:“那我们就投靠刘备。”
阎圃怒道:“宁为曹操奴役,不为刘备宾客。”不知这算不算“宁为鸡头冠,不为凤尾毛”的翻版。
张鲁投降曹操后,因为策划有功,阎圃被封为平乐乡侯。又因马超投靠刘备,马超一家被曹操所获,作为报复,马超的妻子董氏被强行赐给了阎圃。
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按理说应该不愁吃穿、不愁做官。但偏偏阎缵碰到了一个缺德的继母。
阎缵父亲死后,继母多次为难他。他不仅没有仇恨在心,反而愈发恭顺。但继母并不知足,诬告他盗窃家中金银,并且为此打起了官司。
那个时候司法裁定虽然也讲证据,但原告是家中长辈,说你偷了就是偷了。也正是因为没有证据,这场官司打了十多年,否则阎缵早就被判刑入狱了。
在当被告的这十多年间,阎缵没有丝毫的怨念,对长辈还是孝顺恭敬。继母终于被其行为感动,主动撤销了诉讼,阎缵才得以沉冤昭雪。
这可不是简单的冤案,那个时候魏晋的士子需要通过九品中正制才能当官,可因为有案件在身,阎缵十余年不得评级,白白浪费了十多年的青春。
初入仕途的阎缵先是在宰相杨骏身边当幕僚,杨骏倒台后,被国子监的校长邹湛看中,以“才华出众”为名推荐为史官。
可惜当时杨骏已经到了“鼓破万人捶”的地步,何况他的从属。吏部官员说:“史官活不重待遇好,这是给有钱有势的子弟准备的,我现在可没有闲工夫发现什么人才。”
要知道,此时的阎缵还有个叫张华的好友,时任大司空。但阎缵并没有马上转投张华,而是坚守杨骏对自己的赏识。
杨骏被诛杀后,暴尸街头无人敢为其收敛。阎缵放弃了安复县令的工作,组织家人为杨骏料理后事。贾南风皇后得知后气得要死,但也无可奈何。
“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杀了主持朝政的张华。大家虽然都很悲痛,但摄于赵王的淫威,谁也不敢为张华收尸,就像当年不敢料理杨骏后事一样。
阎缵再次挺身而出,他摸着张华的尸体痛哭:“早就劝您辞职,但您就是不听。今日不免一死,都是命啊!”
两次“顶风作案”说明,对继母谦恭的阎缵其实有着一颗不屈的心,生死、前途对他来说真的不重要。
公元300年,太子司马遹被废。这是不出意料的结局,因为司马遹不是皇后贾南风亲生的。得知太子被废,阎缵不顾家人的反对,抬着棺材入宫谏言。
当时阎缵的官职是西戎校尉司马,一个中下级官员而已,废立太子属于国之大事,怎么也轮不到他抬棺死谏,但他就是做了自己的“分外之事”。
阎缵认为,当年汉武帝废除太子是因为后者拥兵对抗,但司马遹根本没有到这个程度,你认为太子德行不好,那就找好老师教育,没有必要废除;
再说从汉代开始,太子每隔五天就必须向父皇请安。司马遹现在连自己父亲的面都见不到,是你们这些奸佞之人在从中作梗。
凭借着这次“抬棺死谏”,阎缵在《晋书》中单独立传。也正是因此被大家看到其忠烈,阎缵后被提升为汉中太守。
司马遹最终还是被贾南风害死,其死状很悲惨,被太监拿着药杵追到厕所活活打死。太子死后,晋惠帝司马衷只能立司马臧为皇太孙。
阎缵害怕新立的皇太孙被害,再次抬着棺材谏言。这次,他的矛头直指皇帝。他列举了周昌、丙吉等人的故事,他们都是为了坚持原则不惜违抗皇命。但事后皇帝并没有处罚他们,反而进行了嘉奖。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皇帝做后盾,才不断有人冒死当忠臣。可现在朝中的奸人害死了太子、祸害朝纲,皇帝竟然不闻不问。甚至废太子的车马经过时,路边跪拜行礼的百姓都被抓起来问罪。
这样的时局下,大家凭什么直言、凭什么尽忠、凭什么扶保皇室子孙?
株连九族是封建王朝加强统治的一种刑罚,这种连坐制度让犯法者不得不计算违法成本。阎缵认为犯罪是一个人的事,与家人亲族无关。株连九族有违天道,应该废除。
这种思想与现代的法制精神不谋而合,但这个观点是1700多年前提出来的。
后来的史官评价阎缵说:太子司马遹被废,天下人都称其冤,但没有人敢发声,因为大家都惧怕贾南风等当权者。阎缵的官职低微却轻生重义,抬着棺材表达自己誓死的决心,而且一抬就是两次,几乎可以用悲壮来形容。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参考资料:《这个晋朝太有意思了》、《晋朝那些事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