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三联原总编李昕谈编辑,源自作者05年至今的各种讲座的讲义、录音等。虽说隔行如隔山,但书里谈成事的阳谋、谈职业与事业的底线、谈才学识的取舍,这些都是相同的。
作者在阐述“编辑的能力”部分,举了大量的事例,非常具体,局外人也读来生动有趣,引人思考,例如作者谈策划、谈创新、谈三联的“变”与不变,谈文字的修改,这些内容,拿到我们的职场,可以触类旁通。
梅绍武简历(梅绍武一家)
认同作者所说:“理念正确,是成功的一半。”同时,感悟并不是通过理论学习获得的,要靠长期的实践与摸索,靠自我激励,不断成长。
编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它的词条解释很简单:第一,做编辑工作的人;第二,新闻出版机构中编辑人员的中级专业职称。
除了认可编辑是一种职业,编辑学家王振铎的定义,更客观直接——“根据社会文化需要,按照指导方针,使用物质载体和技术手段,对精神产品进行组织、采集、鉴审、选择和编序加工,并缔构成一定的文化符号模式作为社会传播媒介的活动”。
这本书从向内和向外两个维度定义了李昕眼中的编辑角色和工作本质,将编辑作为一种职业和活动阐述得很清晰。
向内而言,第一,编辑自身要是个爱书人,爱读书是要义,因为博学而能专。一个编辑想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需要在博学基础上有专攻。第二,编辑需要有激情。第三,编辑还要有悟性。第四,编辑要有能力。除了第一点,一看便能理解。后面三点,需要结合工作本身和个人感悟才能有所共鸣,有所借鉴和提升。
先讲“激情”。这是一个听起来老生常谈的语词。作者认为,所谓激情就是一种执着,有好书想方设法一定要出,百折不回。真是有壮士断腕的决绝勇气。
他例举了《尤利西斯》在中国首次出版的故事。当时,译林出版社社长李景端先生为了此书出版,先后联系了王佐良、周珏良、赵萝蕤、杨岂深、冯亦代、施咸荣、董乐山、梅绍武、陆谷孙、叶君健等一大批老先生,可都被拒绝。
甚至钱钟书先生也不愿意蹚浑水。一来原著属于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翻译难度极大,在政治上又曾被认为是淫书、黄书。李先生最后找到了萧乾和文洁若夫妇,但萧乾年纪大,也不一定愿意加入。李先生便找文洁若签了合同,让文翻译,萧乾校对。
实际翻译时,需要萧乾帮忙的地方太多,最后合同改为合译。这还不够,李先生还托人在国外找了30多种与原著有关的参考资料,交给萧乾、文洁若,帮助他们在书中加入了6000多条大约10万字的注释,使翻译工作做得非常严谨。
同时,他组织专家为原著平反,说这本书不是什么淫书、黄书。后来,这本书的影响大家也都知道了。这就是激情,拿到好书非出不可的激情。
再讲“悟性”。结合出版实际,作者用了一个能替代“悟性”的词,叫做“书感”。我很喜欢这个词,更喜欢它的定义:书感是一种悟性,是对书的直觉判断力,对书本质特征的感悟力。
详细点来讲,就是当一个编辑面对一堆文字和图像材料,应该懂得怎么编辑,怎么整理,怎么加工,才能使这些材料编得像一本书,一本令人喜欢的好书,一本符合读者期待的书。
而在书感的背后,还需要有职业敏感,只有具备职业敏感才能发现作者,发现选题,发现可以成为图书的题材,这也是一种对市场需求的一种敏感。
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厨子,可能会因为火候、调味料、切片的形状、装盘的方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味道。我自己是这么理解的。
但也正是应了那句话,编辑的门槛非常低,看似谁都可以做,但道行深,混日子容易,做好却不容易。
这里的悟性也好,职业敏感也好,都是需要大量实战经验以及用心吸取才能获取的,也可能只能获知一点点星火。也就是,当上编辑容易,当好编辑不容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最后也是作者花费篇幅最多来讲述的:编辑的能力。编辑的能力主要有四个方面:策划能力、案头功夫、交往能力、创新增值能力。
策划能力由选题策划、编辑策划、推广和营销策划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选题策划,指的是从无到有发现选题,论证一个选题是不是可以在出版计划中立项以及怎么使它立项。一个编辑做选题策划需要遵循四个原则:
第一,是不是有出版价值(思想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史料价值等);
第二,你要出这书,能不能有创新,能不能为作品增值;
第三,反对一般化,拒绝平庸;
第四,有所不为,不能放弃自己的专业和强项去做跟风选题,去策划所谓热点选题,更不能唯利是图,看到有资助资金就要出书。在这四个原则中,对创新和增值的强调尤为突出。这也是编辑能力中的创新增值能力的内容。
除了这几个原则,选题策划还应当注意四个问题:
第一,学会用巧劲儿,小资源要带来大影响,学会搭顺风车,尤其是媒体的顺风车。要了解媒体的偏好,他们一般喜欢思想性、话题性、现实性、文化特点与艺术特点都鲜明的书。
这是针对三联及同类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特点而言,在少儿图书出版界,需要编辑自己摸索规律。比如,媒体一般比较偏向于获奖的少儿类图书,冰心童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青铜葵花奖等等,还有名家新作他们也比较感兴趣。
第二,选题策划要以作者为中心,既可以整体包装作者作品,又能在资源抢夺中为出版社挣得一席之地。这里作者举例李零、李敖等作家作品的出版故事。
第三,选题策划要研究作者心理,要把话说到作者心里去,该给的承诺该做的事要做,让作者与出版社能相互信任。
第四,选题策划应有战略考虑,遵循原则:不熟的领域不做,做不出优势的不做。但是要做出优势,也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品牌、人才、资源和渠道。至少满足三项才能做出在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图书。
编辑策划,它首先指更为集中体现编辑的出版理念和意图的图书策划,这种策划需要更多富有编辑工作的自主创新,另一种编辑策划是编辑对已有资源的发现。
前一种编辑策划,作者列举了三联出版的《文化生活译丛》,后一种策划一般是对原有资源的重组、重新开发和利用,这对于一些占有丰富作者资源和书稿资源的大社来说很有意义。
策划能力中的最后一项是宣传推广及营销策划。这是新时代对编辑的要求,尤其在这个网络发达,套路众多的时代,编辑必须吆喝。最了解图书的,还是编辑。
所以,编辑要明确图书的目标读者、媒体效应,充分使用互联网等各种工具进行营销。也要学会利用书与书之间的关联性来做统筹策划,进行规模化促销。
作者列举了杨振宁先生的图书出版后的一场发布会,就是因为完全没有策划导致营销失败的例子。所以,有策划和没策划还是很重要的。
案头功夫也是一个似乎没有新意的词,但具体来讲,学问全在细节处。最基本的案头功夫一般包括:审读书稿、加工书稿、处理编辑中的技术问题、写审读意见、写宣传文字。
而这些工作又分别体现了:内容把关能力、文字把关能力、改稿的一般原则和案头功夫的三副笔墨。
内容把关主要是政治观、知识观、学术和质量关、品位和趣味关;文字把关主要是校对是非对错;改稿要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四条:修改要尊重作者风格;修改要符合作者意愿;能不改尽量不改;修改只是解决正误,不解决怎样更好的问题。
想要详细说一说的是最后一项:案头功夫的三副笔墨。
首先是个性化笔墨,也就是编辑除了要在尊重作者意愿的基础上,遵循作者风格来改稿,还需要锻炼自己的文笔,你编辑哪一类书稿,你自己就要会写哪一类书稿。
其次是公文笔墨,包括审稿意见、评奖材料、编稿记录、与作者通信存档等等,这一类笔墨的要求是规范化,简洁、明快、能清晰表达思想。
就审稿意见的写作来说,有几个规范:
第一,稿件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情况;
第二,稿件的独特价值和存在的不足,这需要了解同类图书的出版情况和社会或学术文化界反应及市场反响;
第三,编辑与作者沟通和书稿修改的情况(有时候要包括版权问题的说明);
第四,编辑发稿过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遗留了什么问题,需要二审、三审编辑解决;
第五,编辑对于此书的市场判断和营销建议;
第六,附上详细的书稿修改记录,注明在原稿哪一页编辑修改了哪些内容,便于复查。
最后是宣传推广笔墨。这里想强调的是,宣传笔墨一定要分清是印在书上的还是不印在书上的,比如,书腰就是不印在书上的,可以随意、自由、开放一点;但如果是要印在书上的,不但需要征得作者同意,还需要慎重考虑,因为它会成为书的一部分存在。
在编辑的前两项能力已经做了重点讲述后,交往能力、创新增值能力就是交叉在编辑工作的每个环节中的了。交往能力,要求编辑双商在线,而创新增殖不多赘言,前面已有很多笔墨。
向外而言,编辑要面对作者、作品、出版社、社会。面对作者,要和作者建立信任,要站在作者的立场为作者争取应有的待遇同时更要站在出版社的立场,为二者创立双赢局面。
编辑是一份职业,也是一种媒介,传承着思想,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传播着人类思想的精华,于作者而言,是甘为其做嫁衣的幕后策划人,于出版社和社会而言,是螺丝钉,是基石,是媒介。
我想,每个当编辑的人都需要在浮躁之余也给自己降降温,看一看前辈的经验和心得。作者还提到,纸书不会消失,因为它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一直相信这样的论调,但纸书要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是需要编辑费尽心力去做的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