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西新史揽要》史传会通研究关键词:《泰西新史揽要》;翻译会通;史传诗学会通摘要:《泰西新史揽要》以经世致用的中国史学会通“冷静无私”的西史、以强调“知人得时”的历史叙事会通客观叙事、以中国史传的文笔会通西史写实的史笔。该译作在以中史会通西史的同时,挖掘出了丰富的本土资源,彰显了传统史传“义、事、文”在史传翻译中的诗学价值;但泥于传统史传的褒贬手法、人物和叙事原型,在以西史改进中史方面明显不足。TranslationIntegrationHistoricalBiography:TaiXiXinShiLanYaoKeywords:TaiXiXinShiLanYao;translationintegration;poeticintegrationhistoricalbiographyAbstract:TaiXiXinShiLanYao,practicalityorientedChinesehistoriographyunbiasedwesternhistoricalscience,Chinesehistoricalnarrationobjectivewesternnarration,literarydepictionChinesehistoricalbiographyfactrestoringhistoricalbiographywest.WhileChinesewesternhistoricalbiographieswereintegratedtranslation,abundanttraditionalresourcesChinesehistoricalbiographywereunveiled,addingpoeticsignificance“orientation,narrationhistoricalbiography.translationcompliedtoocloselytraditionalcriteriatellinggoodfromevilhistoricalbiographyreliedtooheavilytraditionalmodelscharacterportrayaleventknittingbringaboutinnovationsChinesehistoriography.义:以“经世致用”会通“冷静无私”自孔子作《春秋》,中国史学就形成了经世致用的传统,史传任务在于“纲纪天人,推明大道”[3]第五卷,47,清代经世史学复兴,史传功能明确为“史以救国”[4]208,但“历史”一词在希腊文中本意为调查、研究,西方沿用这一名词,视史学为研究性的学问。
“科学”的西方史学受神学、修辞学影响,崇尚客观、真实,避免己见,西方史传则成为“冷静、无私”的历史记录[5]120。《泰》原作通过19世纪欧洲历史进程,说明人类历史是一部不断上升的进化史,而《泰》译作在史传功能层面呈现普遍的会通,将原作对自然、社会真理的探求转化为“救民之良药,保国之坚壁,疗贫之宝玉”[6]译本序,1,或于显豁处呼吁观史救国,成借古喻今、借西喻中的“一家之言”;或于细微处嘉善矜恶、取是舍非,拟评定善恶仁奸的褒贬之辞。欧罗巴州百年以前之风气,较诸今日仁暴之判不可以道里计。[6]1《泰》原作依从时间顺序记录一洲一国,开篇直述世纪初(atNineteenthCentury)各国形势,而译作往往在卷启之处预先凝结一种宏观时空或超时空的状态,将视野从“百年以前”拉至“今日”,打通原文的时空界限,使彼时与此时互为印证。这种“观古今于须臾,概四海于一瞬”的时空起点是中国史传与天人之道对话、申明大义的契机,在《泰》译作诸多卷、节开章明义之处广泛体现。《泰》译作反复站在古今交织的结点,观照百年之前的衰败,寻找治乱兴衰的缘由,以古观今,以西史谋华事,并拟用问答式、对话体,将这部西史呈现在“留心时事”“论时事”的读者面前,以熟谙古今的姿态纠正世人“咸谓”“无不曰”的偏见,给出“或疑”的解答。
由于译者的积极介入,《泰》原作中记载的欧洲史,与中国史传重视时政之“义”的社会功能相遇,变通为打破古今、中西藩篱的“一家之言”。会通后的史“义”为中国近代新史学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鲜活力量,救亡图存的民族危机意识、“师夷长技”的经世思想、民本治国的近代改良社会思想以及初期的进化论思想,都在译者会通中西史传要“义”之中闪耀着时代的光环,使译本创造出有别于原作的历史价值。mostunquietmemberEuropeanfamilyCthatmournfuldisordersoriginated.[8]8当时他国之政亦不尽善,故各君其国、各子其民,而上下之间积不相能,重以法国之秕政,其君专权自肆,爱憎取舍悉徇偏私,小民呼吁无门,激而生变,揭竿四起而兵端之开,遂由法国作俑矣。[6]2史传经世大“义”贯穿《泰》译本,而史传的经世功能最终要落实在历史叙事中。传统史传以独特的历史叙事呼应“天人之道”,甚至在叙事策略、文字锤炼上,呈现出薪火相传的一套固定模式。在《泰》译本笔录者蔡尔康所处的时代,文人们长期念诵的还是上古经籍、诸子文章,形成牢不可破的书写规范。《泰》译本在叙事、文辞层面体现出更为明显的会通现象。
事:以“知人得时”会通客观叙事法人有旦吞者,高谈雄辩,口若悬河,遇事敢作敢为,遭此变故挺身而威逼王党使不敢逞,以绝内应,不然殆矣。如以余言为不谬,惟余马首是瞻。”法人闻其耸听之言,无不跃跃欲动。[6]15《泰》译文中,除了豪言壮语,英雄人物的睿智往往牵起诸多奇事。众望所归的一军主帅断然不能失利(原文为“whenvastforceswhichNapoleonhaddirectedagainsthimcounseledretreat”[8]51),举步维艰的战绩(原文为“achievedconsiderable,althoughrapid,progress”[8]51)也不能令人满意。因此译文中,这些失利全然抹去,纵使撤退,也是佯作“尝敌”[6]35,并在最后关头,主帅“出奇制胜”[6]36,敌军节节溃败。战事的进展改写为英雄人物的精心布局,运筹帷幄的才智成就以寡敌众、所向披靡的戏剧化历史叙事。《泰》译本中往往能者无所不能,弱者一败涂地;胜必归乎能者深思熟虑而步步为营,败必咎于弱者才疏智陋而毁于旦夕。这样的叙事效果要求叙事前后紧密照应,赋予胜败之“时”多重历史含义。如:Threemonthslater,NelsonmetcombinedfleetsoffCapeTrafalgar,inflicteduponthemdefeatwhichwellnighannihilating.[8]41英人又患法国欲用各国兵船以救应也,或献策曰:“兵法,制于人不若制人。
各国兵船之敢助法者,我英宜示之以威,宜先用偏师攻破各国兵船,则法势孤矣。”从之。提督鼐利孙休兵三月,至一千八百五年嘉庆十年十月二十一 日,张师纛以先驱,迫拿破仑所征之各国兵船于日斯巴尼亚国即西班牙南角之 他发加海面。[6]27 依照中国传统史传的叙事模式,面对拿破仑这样的智勇干将,鼐利孙 (Nelson)最终取胜,其中应有缘由,而原文中的时间背景(three months later)并不能给出任何解释。译文中,这一简单的时间陈述(“三个月后”)被 改写为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点(“休兵三月”),并以此时间点想象出一计谋, 重新构建胜必有因的历史叙事模式。这种改写与传统史传中的叙事手法不谋而 合,在历史事件记述过程中不断停下来,分析因果关系,强调某事之成应扎根 于充分的预立。与此相对的是,《泰》译本在叙述败绩或大乱时,往往加快叙 事节奏,凸显不预则顷刻而废的历史场景。羸弱君国气数将尽时,讨伐者必然 趁势追击,“如入无人之境”,弱者“顷刻间星散”,强者“唾手”可得胜利[6]15。 当然,这种改写在译本中过多出现,对于读者会有隔靴搔痒之嫌,动则“星夜” 返程却仍顷刻“星散”,或是军马旋至即“唾手可得”,影响了译本对真实历史的 反映,历史叙事也因此显得过于模式化。
总体看来,《泰》译本在内容上为晚清社会带来耳目一新的奇人异事,但 写人叙事大多在传统史传中寻找会通资源,人物能言善思而性格鲜明,治乱成 败皆有章可循,甚至可以在传统史传中找到比附原型。这样过于“以中会西”的 变通显然有违历史记录客观中正的准则,但是中国历史叙事中的“真实”是一种 人情意义上的真实[9]32,史传中融入想象因素,让读者了解某一人物的所言所 思,亲历某一事件的成败关键,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寓论断于叙事,不失为以经 世叙事会通客观西史的一次成功尝试。 文:以文笔会通史笔 传统史传在评断、抒情处讲究省字约文,《泰》译本多将原文义理套上传 统史传评论的词语,意象丰富,省字而又理明,原文稍显拖沓的评论,三两词 句即可概括: Francewere familiar from wrongswhich made livesbitter, woulduse milder expedients than those superiorshad so amply instructed them.[8]12 呜呼!法廷惨酷至此,天道好还,人心思变,葫芦依样,莫谓民之无良 此例中,原文警告法国当局,法民日后必将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译文则连用“天道好还”“人心思变”“葫芦依样”,不仅句式紧凑有力,更形象表达 出与原文一致、甚至气势强于原文的哀叹和警示,以意象比拟事理,尽其意, 达其情。
这些富载意象的双音词、四字格在《泰》译本中随处可见,使译文读 来大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节奏感。 这种节奏感在《泰》译本的句子层面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最明显的是骈 偶句的使用。骈偶作为一种典范精致的文学语言,“左提右挈,精味兼载” (《文心雕龙?丽辞》)。《泰》译本这样一部史传,骈偶的使用自然不如诗 歌、小说等纯文学文本频繁,但译文穿插于散句之中的骈偶句不仅寓意丰富, 而且义赅言达,提升史传气势。例如: kingheld hishands unquestionedright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