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伙人趁着夜色跑到钱塘江“疯狂捕捞”,最终被警方“一网打尽”。据知情人透露,这些不法分子捕捞的是一种名为“水中软黄金”的鱼苗——钱塘江鳗鱼苗。网友可能不知道,这种被人吃了成百上千年的美味“蛇鱼”,至今仍有大量“谜团”尚未揭开。
钱塘江(钱塘江在哪个省哪个市)
5月16日,杭州钱塘公安披露的一起关于非法捕捞鳗鱼苗的案件在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
原来从今年2月到5月短短几个月里,39名不法分子在钱塘江大肆捕捞鳗鱼苗,现场查获的鳗鱼苗数量累计达到2000余尾。要知道5厘米长的鳗鱼苗在市场上已被爆炒到50元一尾,价格堪比黄金,关键是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不法分子究竟有多疯狂?钱塘江禁渔期从3月1日持续到6月30日,期间禁止任何形式的捕捞行为,但一些人专挑夜间、趁着夜潮来时对鳗鱼苗“下手”,从凌晨1点开始蹲守,到4点左右结束,前后持续3个小时。
不过,由于鳗鱼不善于游泳,需借力潮汛洄游,而夜间涨潮的时间又不固定,所以偷捕人有时动手较早,有时动手较晚。
令人气愤的是,这些偷捕人使用的“绝户网”,网目只有3.8毫米大小,几乎要覆盖水域的鱼虾“赶尽杀绝”。这还不算完!灯光诱捕法被偷捕人频繁采用,先是利用蓝光将鳗鱼聚集在一起,接着在白光的照射下疯狂作业,几个回合后少则几十条,多则几百条鳗鱼被一网捞起。
一般而言,潮水越大、水流越急,带到岸边的鳗鱼苗就越多,为捕获更多的鳗鱼,胆子大的人甚至跑到距离岸边100米的地方捕捞,结果时不时有人因体力不支被潮水卷走,丢掉性命!
现在鳗鱼是濒危鱼种,受到严格保护,几十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赵某今年53岁,祖辈几代生活在钱塘江北岸,据他讲小时候钱塘江的鳗鱼苗到处都是,最多一网能捞起几千尾,一尾最多卖几分钱,便宜时论斤卖!
80、90年代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鳗鱼苗数量急速减少,捕捞鳗鱼的人也越来越少,很多人甚至把网船卖掉,换了行业。
转折发生在2015年,鳗鱼价格像坐了火箭一样飞升,无人问津的鳗鱼苗捕捞行业立即“死灰复燃”,一条鳗鱼苗收购价从几分钱涨到了几元钱,又涨到十几元、二十元,直至现在的50元!
那么问题来了,鳗鱼苗既然这么贵为何不繁育呢?干嘛要冒着风险偷捕呢?只能说鳗鱼太“特殊”!
自从鳗鱼被食用以来当地渔民就有了一个传统,即每年12月~1月渔民都会跑到河口附近捕捞鳗鱼苗,鱼苗会被投放到鱼塘、河流、湖泊里饲养,直至变成黄色的幼鳗和银色的成鳗,达到食用规格。
每年捕捞鳗鱼苗费时费力,很多人试图让鳗鱼在鱼塘里繁殖,最后却均以失败告终!无法实现鳗鱼的人工繁育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鳗鱼是典型的洄游鱼,在淡水湖泊里生长,等发育成熟后洄游到产卵地繁育后代。几百年来,人们始终无法发现鳗鱼的真正产卵地,直到最近几十年,秘密才被揭晓。
1991年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小组在马里亚纳大海沟西侧500米水深处撒下大型浮游生物网,竟一次捕获了近千尾刚孵化2-5天、4-6公分的鳗鱼幼仔,经DNA鉴定这些鳗鱼幼仔与日本、中国海域附近的鳗鱼是同种!这一发现引发了轰动!
顺便介绍一下马里亚纳大海沟,全长2550千米,平均宽70千米,最深处达6~11千米,是已知的世界最深的海沟。当鳗鱼达到马里亚纳大海沟后停止摄食,性腺反而进一步发育,雌鳗鱼一次可产下800-1000万粒鱼卵,产卵后鳗鱼因体力消耗过大而死亡!
随后鳗鱼幼仔随着海浪从北赤道海流飘到西方,然后北上,再经历3个月到达日本、台湾、中国大陆等沿海,时间恰好定格在每年1月前后。随后鳗鱼在长江等淡水河流、湖泊及入海口迎来快速生长!
鳗鱼苗难以实现人工繁育还有另一个棘手问题——鳗鱼会变性。当栖息水域雌鳗鱼较多时,一部分鳗鱼会变为雄鳗鱼,这就造成养殖户利用大量雌性繁育后代的几率大大降低。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鳗鱼在海洋深处交配、发育,而且偏好在马里亚纳大海沟附近,这是因为深水海沟提供了其他区域难以模仿的环境和食物,比如鳗鱼幼仔喜欢吃“海雪”,这是一种由大量有机碎屑粘黏在一起的黏液团,重点是这种物质形成极为复杂和偶然,截至目前还未找到适合刚孵化出的鳗鱼幼苗吃的饲料。
需要指出的是,鳗鱼价格高涨的根本原因是需求量大增,据统计2021年超50万鳗鱼重度爱好者每月要吃3次鳗鱼,这一数量比2020年暴涨75%,巨大需求刺激了渔民的养殖热情,鳗鱼幼苗价格高企也就不难理解了。
目前通过人工授精可实现鳗鱼繁育,但成本高达6万元头条,且不能大规模产出,实现鳗鱼人工繁育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钱塘江警方破获多起非法抓捕鳗鱼案##绝户网捕捞鳗鱼苗39人被刑拘#
原创:博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