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貌似幼稚的问题。
屈原当然不姓屈。那他姓什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如此记载,“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屈原姓什么(屈原姓什么的)
要知道屈原姓什么,就必须知道楚国姓什么。
而欲知楚国姓什么,必须知道“姓”是什么?
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它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
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
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姓氏已经合二为一。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回头再看楚国姓什么?
《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这样就明确了,楚,芈姓。为高阳氏后代。屈原亦以此为荣,《离骚》开篇便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
芈姓初居中原,分支众多。《史记·楚世家》云:“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记其氏。”
芈姓之部落首领鬻熊以九十高龄投奔文王并以“和”之理念促谈,倍受文王敬重。文王尊其为师。
那楚国国君为什么都是熊x?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熊绎、僭越称王的楚武王熊通、问鼎中原的楚庄王熊旅……
为什么不称其为“芈原”?也不是“熊原”?
这是因为,熊和屈都是氏,而不是姓。
因此,芈月可以称“芈”,而楚武王熊通不称“芈通”,屈原也不称“芈原”。
芈姓之下有很多氏。除了众所周知的熊氏、屈氏,还有西楚霸王项羽之项氏、中国最早的县公斗缗之斗氏、攻陷楚国郢都的白起之白氏……郑承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