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剧《大秦赋》的播出,郑国渠也进入人们的视线。它是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伟大水利工程。
<郑国渠示意图
郑国渠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河之水向东注入洛水,全长达300多公里。
郑国渠简介(郑国渠简介和历史)
<郑国渠现状图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当时六国中的韩国因畏惧秦国的实力,决定派出水工郑国入秦,给秦王献策修渠,借此来耗费秦国的人力财为,以此来削弱秦国军队为量。郑国在郑国渠的建设中发挥了他的水利才能,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工程败露,秦王赢政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据《汉书·沟洫志》中记载秦王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而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帮助,因而一如既往地支持并加以重用郑国。经过前后数十年的建设,全渠完工。韩国的"疲秦"之策适得其反,郑国渠的建成使关中地区的百里土地得到有效灌溉,秦国的国力更加强大。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收皆亩一钟(折今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郑国渠现状
后世历代对郑国渠的水利设施都进行了完善和管理: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汉代时有民谣:"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称颂的就是引泾工程。
<泾惠渠现状
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三年庄稼颗粒无收,饿殍遍野,百里无人。引泾河之水来灌溉,解决农作物急需的燃眉之疾。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毅然决定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建泾惠渠的千秋重任。在他本人的亲自主持下,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历时近两年在数千民工辛劳的苦干下,于1932年6月放水灌田,灌溉近60万亩土地。郑国渠老树发新芽继续发挥灌溉作用,造福一方百姓。
<泾惠渠水利大坝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按照边运用、边改善、边发展的大政方针,对新老渠系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改善和调整来扩大它的潜力、扩灌溉面积。
1989年泾惠渠被列入关中三大灌区改造之列,到1993年完成项目改造任务并通过竣工验收。彻底解决了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问题。
郑国渠的历史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它开启了引泾河灌溉的先河,对后世人们引泾河灌溉发生着极积的深远影响。
2016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郑国渠成功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申请,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随着郑国渠的申遗成功,它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它、亲近它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