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殿试的固定场所(殿试的第三名叫什么)

殿试的固定场所(殿试的第三名叫什么)

殿试的固定场所(殿试的第三名叫什么)殿试是科举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因在朝中大殿举行,又称“廷试”,又因是皇帝亲自主持,也称“御试”“亲试”。制度化的殿试始于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明清时期皇帝对科举的主导权进一步强化,士子只有经过殿试,成为天子门生,

殿试是科举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因在朝中大殿举行,又称“廷试”,又因是皇帝亲自主持,也称“御试”“亲试”。制度化的殿试始于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明清时期皇帝对科举的主导权进一步强化,士子只有经过殿试,成为天子门生,才算是真正登科。清代殿试在沿用明代程式的基础上,根据统治者的需要进一步完善。

?殿试在会试后举行,其具体时间随着会试的变化而调整。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宣布于顺治二年四月初一举行殿试,后改为三月十五日。乾隆十年(1745年),殿试时间改为四月二十六日,传胪放榜则在五月初一。此后数科殿试都在这一天举行。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乾隆皇帝宣布四月二十一日殿试,二十五日传胪,这成为清代殿试的固定日期,除因特殊情况调整外,殿试均在这一天举行。

殿试的固定场所(殿试的第三名叫什么)

殿试的固定场所(殿试的第三名叫什么)

明清乡试、会试的考试文体为八股文,殿试时则采用了策问和对策。清代殿试为时务策一道,所谓时务,即当朝的时政,策是策问,因此时务策是以当朝时政问题为题来考查学生。考生根据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称为对策。

?清初规定,由内阁在殿试前先拟几个策问题,然后由皇帝钦定,清初的策问一般为二三百字,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涉及治国之道、武备筹边、吏治政风、民生大计等方面。如顺治三年丙戌科殿试,策问为“治天下”“求贤才”两个方面。子康熙年间,策问越来越长,有时甚至达五六百字,如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科,题目内容为“安民”“兴贤”“吏治”“治河”。

尽管皇帝希望通过这些策问来考查考生的治国理政能力,但从总体上而言,策问基本无关国是,殿试很难达到考查考生政治能力的效果。不仅如此,大多数考生没有政治历练,甚至生活阅历都相当欠缺,他们在对策中所发的政治议论大多只能是书生意气,很难有成熟的政治见解。

?殿试对策所用的试卷由礼部监制,其撰写格式是第一开前半页写履历,书内内容为:应殿试考生臣某某,年若干岁,某省某府某县人,祖上三代也需要注明。殿试对策全文一般不少于一千字,否则视为不合格试卷。考生在撰写对策时,未获得一个好的名次,往往会尽量多写一些字数,最多的达两千多字。可以想象,用毛笔写下这么多字,是极其辛苦的。

全国的考生从乡试、会试中脱颖而出参与殿试,这说明他们个个都是精英,其实在文章上面已经很难区分他们的名次。所以,清代殿试中往往注重书法,很多人因书法不佳在殿试中只能获得较低的名次,让他们遗憾终生。

?著名诗人龚自珍于道光九年(1829年)参加殿试,用流畅的文笔写了一篇切中时弊的策论,读卷大臣无不叹服。但龚自珍不善于小楷,最后只列在了三甲第十九名,只得了个赐同进士出身。或许是自己科举经历,让他对科举制度有了深刻的认识,因此他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参加殿试时,也因书法不佳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在194名考生中名列127名,赐同进士出身。放榜之后,曾国藩脸色阴沉,回到寓所收拾行李,准备回乡。在湖南老乡御史劳崇光的挽留和鼓励下,他才留下来参加了朝考,结果以第一等第二名的成绩被选入翰林院。

尽管曾国藩后来的仕途通畅,十年九迁官至二品,但他还是将殿试成绩视为人生不光彩的一页,“同进士出身”是他一生都挥不去的心理阴影。

?清代殿试读卷之所以重视书法,主要是参加殿试的贡士知识水平相差无几,仅仅依据内容很难确定考生的名次,将书法作为排名的重要因素也就尤其和理性了。当然,除了书法外,考生在答题中的错别字和不妥当的语句也会对名次产生重要的影响。

上一篇: 太阳崇拜(太阳崇拜属于什么崇拜)
下一篇: 赠从弟其一(赠从弟其一其二其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