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落户”千年古都洛阳,史无前例的全景水上舞台搭建在应天门旁边,与不远处的明堂、天堂相映成辉,吸引了无数人的观看。
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
一千多年以前,洛阳曾是最繁华的城市,是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发生地,而随着考古发掘应天门的发现,对于研究洛阳历史和隋唐中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洛阳应天门(洛阳应天门拆迁范围)
应天门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在这座城楼上,隋炀帝开创了万国来朝,李世民下达过焚城令,唐高宗过问了“韩国政事”,武则天发表了登基演说,唐玄宗接见了日本遣唐使。其功能类似现在的北京午门。
应天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今天的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占地面积15391.7平方米,约79亩,整体建筑为纯钢架结构的保护罩,建筑面积30080平方米,有着“隋唐第一门”、“天下第一门”之称。
应天门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东西长达137米,两侧阙高36.4米,其高度相当于今天的十三层楼高。
应天门为一门三道结构,这是封建政治礼制的要求,是对秦汉以来形成的三道之制的继承和发展。
唐中晚期,应天门又称五凤楼,城门楼在中间,垛楼、阙楼各一对,分排在两边,飞檐如翅翼,似五只金凤凰。所以“五凤楼”这个名字也显得十分形象。
历代诗人也曾在这里作诗描绘,比如白居易的《五凤楼晚望》:晴阳晚照湿烟销,五凤楼高天泬寥。野绿全经朝雨洗,林红半被暮云烧。龙门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自入秋来风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
应天门的遗址是在1960年秋被考古学家所发现;应天门遗址的西阙和西飞廊是在1980年秋发掘;而应天门东阙遗址重现天日则是在1990年。
遗址平面呈“凹”字型,由门楼、朵楼、阙楼组成,下部台基的范围东西达137米,南北达60米,城门进深二十五米,在这样的台基上建起一百二十尺(合今35米)的城门,可以想象出来其是多么的雄伟壮观。
2016年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建设;2019年9月13日,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同年底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12月14日晚,央视戏曲春晚在应天门北广场录制节目。
今天当我们漫步于应天门城楼之下的时候,仿若穿越到了千年以前的洛阳,气势恢宏的建筑不得不惊叹当时的繁荣!
因为一座门,爱上一座城,有机会一定要去一趟洛阳,站在应天门下,感受它的昔日风光无限!
喜欢户外,喜欢旅行,欢迎关注我们。跟户外侦探家一起户外,锻炼的不只是身体,还有有趣的灵魂;探索的不仅是美景,还有人文地理知识。
郑州、洛阳出发
如果你也在河南,你也爱户外,关注我们的头条号,随我们一起去户外!每周末都有出行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