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的瞬间#
点击右上角“关注”,为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心]
风木之思(风木之思灯怎么样)
屈原,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关于屈原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屈原与端午节。大家知道吗,屈原不仅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宰相,他还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诗人。屈原的诗歌比他的故事更加精彩、流芳。屈原的诗歌极富浪漫,璀璨如星河明珠,高洁高尚如出水清莲。
在中国古典诗词发展史上,有一种诗歌体裁叫作“楚辞”,楚辞是比唐诗、宋词这种体裁还要悠久千年,而楚辞这种诗歌体裁的开创者就是屈原。
用白话翻译过来,苏轼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就我的文章而言,让我一辈子都景仰、崇拜,但却不能达到他的万分之一的水平的人,只有屈原一个人而已!”
苏轼这位被后人称赞为“千古才子第一人”的人,曾经写出多少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词文赋啊,就《赤壁赋》前后篇、《水调歌头》、《定风波》……,哪一篇拿出来都是令人赞不绝口的啊!更不用说他的书法、绘画方面的造诣了!然而,就连苏轼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天才级人物,在屈原面前竟然都是如此谦虚、把自己置身于如此渺小之地,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屈原的境界是多么高远伟大啊!
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屈原的《山鬼》这一篇是相对很简单的一首诗歌,内容不难理解,结构很有层次,有一条时间线贯穿其中,这一篇诗歌也能反映出屈原是一位擅长进行心理描写的高手。与近现代中外作家心理描写手法不同,不是用几个形容词、直白地叙述心理活动,屈原的心理描写是富有浪漫色彩的、很有想象力,它缥缈虚幻又真实可感,环境氛围烘托下,情、景、物互相融合衬托。
诗篇中使用了大量的“兮”字,其实这个“兮”字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只是一个虚词、语气助词,在赋体诗中是很常见的。含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或“呀”。
“山鬼”,当然不是真的鬼的意思,它是“山神”的意思。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称山鬼。
而真正的“山鬼”在屈原这首《山鬼》诗歌中并没有现身。
山鬼(山神)没有现身,也没有出来。女巫精心的装扮和等待都成了徒劳,所以最后会心情失望,悻悻地说“思公子兮徒离忧”。
真正的“山鬼”形象并没有出现,诗歌中的“山鬼”是“女巫”所装扮而成,诗歌中所描写的主要内容也是围绕女巫来写,女巫的装扮是怎样的,女巫的心情变化是怎样的……,屈原都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写,非常浪漫。
诗歌中的“君”、“公子”、“灵修”,均指山鬼;“余”、“我”、“予”等第一人称,则指入山迎神的女巫。
其衣食住行无不带有强烈的神性和野性色彩。
不仅装扮美丽、独具风采,她的神情也充满喜悦希望,她“既含睇兮又宜笑”,眼波流转、含情脉脉,嫣然一笑、唇红齿白,更使笑靥生辉!这样美好,就是为了迎接山神的到来。
可是,山神却没有出现。
于是,她等待……她寻觅……
她登上高山之巅,
她穿过幽深丛林,
她看着脚下山雾溶溶升腾,天光由明变暗,
她等来了夜的降临,
等来了飘风、神雨,
却唯独等不到山神的身影!
山神不来,女巫她明明内心感到很失落、生出哀怨之情,但她却还自我安慰,为山神辩解说“君思我兮不得闲”,她说山神也一定是在思念着“我”的,只是他太忙了没有空闲过来。
“君思我兮然疑作”,对山鬼不临既思念、又疑惑的,明明是巫者自己;但开口诉说之时,却又推说是神灵。这七个字,将女巫内在的心理活动起伏变化,表现得复杂而又微妙。
最后一句“思公子兮徒离忧”,这是一个充满哀伤的结局!到最后,女巫始终没有等到山神的到来。只剩下飒飒风声,萧萧木音,徒添离忧愁煞人!
女巫精心装扮就为见到山神,可是却苦等不到。现实中的屈原遭遇与女巫是何其相似啊!屈原满腔理想,为了楚国鞠躬尽瘁,却被谗臣靳尚挑拨,不被楚怀王信任。
虽然被楚怀王怀疑,流放至汨罗江畔,但屈原的内心就跟《山鬼》诗歌中女巫的哀思“思公子兮徒离忧”一样,虽然穷极愁怨,却始终不忘君臣之义。
好了,以上就是笔者对屈原《山鬼》这首诗歌的理解,看完后觉者对你也有用,希望你能花0.1秒点个赞哦~谢谢你[心]如果您有不一样的理解,欢迎一起探讨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