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是指唐朝末年到北宋建立之间的分裂混乱时期,是指五代与十国的合称,共计77年,今天咱们简单了解一下五代。
唐代皇帝(唐代帝王的先后顺序)
1.后梁(907年——923年)
五代第一个政权,历经二代,三个皇帝,最出名的就是开国皇帝梁太祖朱晃(朱温)生于852年,907年4月受唐哀帝禅让而即位,建立后梁。在位五年,于912年月被子朱友珪所杀。
废帝朱友珪,朱晃次子,末帝朱友贞之兄,弑父即位243天后,被弟弟推翻随后被杀,年仅二十九岁。
末帝朱友贞,朱温嫡子,913年诛杀朱友珪,遂在东京称帝。在位期间多次战争,国势日衰。923年,后梁灭于宿敌晋王李存勖建立的后唐之手。终年三十六岁,在位将近十一年。
2.后唐(923年-936年)
五代第二个政权,历经二代,四个皇帝,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最出名的就是开国皇帝庄宗李存勖,晋王李克用之子,923年称帝,在位三年,在兴教门之变中被杀,终年四十二岁,李存勖前期可以称得上是战神了,开疆扩土、平地叛乱,我一直认为如果后期“不飘”的话,能成为历史是的明君的。
第二位皇帝明宗李嗣源,晋王李克用养子,926年后唐庄宗遇害被杀,攻入洛阳即位为帝。在位期间,注意民间疾苦,号称小康。后期昏庸,后期姑息藩镇,也为后期的叛乱埋下隐患,最终导致帝国覆灭。933年,病逝于宫中,享年六十七岁。可以说是结局最好的皇帝了。
第三位皇帝,废帝李从厚,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子,933年被召回洛阳,在李嗣源的灵柩前即皇帝位。934年,潞王李从珂在凤翔起兵叛乱,废李从厚,不久李从厚遇弑身亡。在位仅五个月,年仅二十一岁。
末帝李从珂,唐明宗李嗣源养子,他端谨稳重,勇猛刚毅,多次跟随李嗣源征战四方,屡立战功,934年,攻入洛阳自立为帝。936年,在石敬瑭与契丹军队的进攻中无力抵抗,自焚于洛阳,终年五十二岁。
3.后晋(936年——947年)
一个借助契丹力量也就是后来的大辽,称霸中原的政权国家,历经二代,两个皇帝,共计十一年。
开国皇帝,晋高祖石敬瑭,936年,石敬瑭勾结契丹,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在契丹扶持下登基称帝,不久攻入洛阳,灭后唐,它不仅向契丹称儿,被人称为“儿皇帝”,
而且割地,致使大量汉族百姓被契丹人任意宰割,他的这种“割地称引起了天下百姓的不满,也为后晋的灭亡的根本,942年,忧郁成疾,病逝,时年五十一。
末代皇帝石重贵,晋高祖侄子,后收为养子,942年继位,因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惹怒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契丹进攻后晋,947年,契丹攻占后晋都城开封,石重贵一家被俘虏,后晋灭亡。
个人觉得,石重贵是一位非常有骨气的皇帝,虽然能力一般,但他敢于向强大的契丹开战,也多次战胜契丹,只可惜身边无人可用,在位只有四年,国破后被俘送往契丹,974年石重贵病死,终年六十一岁。
4.后汉(947年~950年)
五代第四个政权,历经二代,两个皇帝,总共存在三年。一个钻了空子上位的政权,开国皇帝刘知远,原为晋高祖石敬瑭下的节度使,947年,后晋灭亡后,契丹入主中原,改国号为“大辽”,因为暴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失去民心,匆匆撤回北方。此时刘知远把握住了机会,太原称帝,948年,正月病逝,仅在位一个月,享年五十四岁。
刘知远之子末帝刘承祐嗣位,即汉隐帝,在位两年,在位期间权力日渐缩小,不甘心便猜忌诛杀权臣,导致重臣郭威叛乱,最终被杀,年仅二十二岁,后汉也随机灭亡。
5.后周(951年—960年)
五代最后一个政权,历经三代,三个皇帝。开国皇帝周太祖郭威,原为后汉节度使,履历战功,替刘承祐平定藩乱,镇守一方,950年被末帝刘承祐猜忌后,起兵反叛,夺取皇位,建立后周,在位期间,减免徭役,整顿军纪,打击腐败,为后周之后的征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算得上一位开明之君了。954年,郭威因病驾崩,享年五十一岁。
郭威病逝后,954年养子周世宗柴荣即位。柴荣算得上是文武双全的一世英主了。柴荣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他也是说到做到了,在位期间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复苏,军事方面收复了大量失地,北破辽国,连克三关三州,只可惜天妒英才,959年,柴荣突发疾病,不久去世。年仅三十九岁,在位六年。
末帝柴宗训,周世宗驾崩后,959年即位,年仅七岁,由太后垂帘听政,由宰相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重用赵匡胤,960年,赵匡胤发动著名的陈桥兵变,后禅位于赵匡胤,后周灭亡,五代时代也随之结束。北宋建立后,赐予“丹书铁券”,逝世于房州,时年20岁。
后周真的是一个很可惜的国家,个人认为如果柴荣没有英年早逝,或许后周能够走得更远,甚至能实现大一统王朝。也就没有后来北宋的事了,柴荣绝对是五代混乱时期皇帝中,最耀眼最光辉的一个,绝对的No.1,真是让人意难平,柴荣值得出一部电视剧了,这让我想起来北周皇帝宇文邕。
今天就到这里了,十国就放到下一篇文章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