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短暂却极其混乱的历史,时间为公元907—960年。五代指的是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除此之外,中原地区之外还陆续出现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史学家统称为十国。
图片来自于网络
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什么朝代)
很多人会把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和南北朝时期的五胡十六国混淆,十六国(304年~439年)是在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华北期间的时期,北方和西南地区陆续建立的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等割据政权。
图片来自于网络
插一句:天龙八部里的姑苏慕容家,以复兴大燕为使命,小说设定的背景是北宋年前,有读者容易以为大燕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事情,其实是十六国时期的,相距三百多年。而十六国时期一共有四个燕国,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到底哪个才是慕容家先祖所创立的呢?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十六国-南北朝-唐-五代十国-宋的演变,印证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这段分裂的历史不长,但充满了杀戮纷争。这周读了本书,《帝国的崩塌:细说五代十国史》,作者李奕定。作者从皇帝、官僚、军队、百姓等四个视角,高度概括了这段历史:
皇帝轮流做,谁狠到谁家;
春秋无大义,五代乏完臣;
骄兵多拥主,悍卒多剽掠;
白骨盈于野,生民多涂炭。
五代十国延续了唐帝国晚期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政权仅为名义上的朝廷,各地诸侯拥兵自重,都想着自封为王、甚至称帝。短短五十三年时间里,天下历经五代九姓十四帝,父子手足相残、将领兵变自立、藩镇勾结外邦,像走马灯一样改朝换代。
这段历史和北洋时期很像,也都起于一个有强大军事实力的枭雄(朱温、袁世凯),后来的实权派人物都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后梁创始人朱温早期参与黄巢起义,接受朝廷招安成为军阀,后废唐自立;后唐创始人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是打着为唐复仇的名义,攻灭后梁;后晋创始人石敬瑭是后唐第二代皇帝李嗣源的女婿,靠造反上位,也正是此人为引契丹援助,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直至明朝才重新收复;后汉创始人刘知远,是石敬瑭的部下,在契丹消灭后晋之后建国称帝;后周创始人郭威,是刘知远的部下,因被后汉第二任皇帝刘承祐猜忌且屠灭全家而造反,后开国称帝。
宋太祖赵匡胤的上位方式,和五代十国这些皇帝们很像,也是兵变上台,好在宋朝成功结束了这纷乱的时代,为了防止部下复刻“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有了“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图片来自于网络
历史总是相似的,北洋时期的大总统,含金量恐怕还不如五代时期的皇帝,为了逐鹿中原,袁世凯、张作霖借助日本人的力量,与石敬瑭借助契丹人的力量,竟有些许相似(当然,站在更高的角度,一个是中日国家间的矛盾,一个是中华民族的内部矛盾,不可同日而语)。
乱世之中,暴力是最高效的国家机器,但不能仅仅依靠暴力。骄兵悍将,既可以成为拥兵自重的砝码,也会时刻演变成兵变的刀戈。不少的皇帝权臣,靠着造反上位,又因分赃不均被别人造了反。
后唐末帝李从珂在造反时许诺给士兵厚赏,哪知道打下了洛阳发现国库空空如也,虽然把所有的钱都发下去了,还是惹得怨声载道,士兵们编了一首民谣,“除去菩萨,扶立生铁”,几年后这位生铁皇帝也没能逃过被造反丢脑袋的命运。
枪杆子里出政权,更重要的是给枪杆子以信仰的力量,打仗讲究师出有名,让士兵们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而不仅是为了粮饷和掠夺而战。古代有王者之师和不义之师,现代有军阀军队和人民军队,皆是如此。
李奕定的这本《帝国的崩塌:细说五代十国史》以叙述为主,少了些剖析。对比来看,作者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对五代十国的历史,有更深刻的见解:谁有能力征税,谁就能掌握税收所及的地区。这些地方割据势力,不仅是是地方军事首长,也掌握了税收的控制力,事实上享有地位世袭的权力,相当于小王国了。打江山靠军事,治江山靠财税。对一个小兵而言,谁当皇帝不重要,谁给我发饷我就听谁的。
最后说一个传奇人物,冯道,“事四朝、相六帝”,他历经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先后六次出任宰相,为官31年而不倒,自号“长乐老”。他为官圆滑、见风使舵,在多次朝代更迭的关键时刻,恰如其分的见风转舵,表现出对新主的忠诚。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说他“奸臣之尤”,但在五代时期,冯道却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的声望。
私以为,不能以过高的道德标准去苛求他人,乱世之中,人命如蝼蚁,想有一番作为的人,绝不能读死书、认死理,关键是要懂得变通,要想有机会实现理想,首先要活下去。
以上。
图片来自于网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