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湖逸事
栾忠义
栾忠义,1958年10月生,现任本溪市溪湖区文广局文物办主任。
我叫栾忠义,今年58岁,本溪市溪湖区文广局文物办主任,从事文化工作已有37年。曾参加了全国第二次、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足迹遍布溪湖区的城镇村庄,跋山涉水历经近两年的时间,将本地的96处国家、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普查一遍,并整理成卷归档,通过了省专家的认证,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特别是在2007年,溪湖区旧区改造、拆迁过程中,我和局里同志经过两个多月现场办公,挖掘和收集民族、民俗文物200多件,建成了溪湖区民俗文化陈列厅。
大仓喜八郎遗发碑
我是土生土长的溪湖人。家住在第一医院门前的“洋街”。当我只有五六岁的时候,父亲便经常领我到诚忠山大仓喜八郎碑塔玩耍。我记得那时的碑为花岗岩和钢筋混凝土筑成,碑座呈正方形,四周为平台,中间是塔身,塔高七八米。塔身为八棱形,直径约5米。塔顶盖是莲花状。我和妹妹就在平台上光着脚玩。
碑塔坐北朝南正对着一铁厂厂区,碑前有百米长的步行台阶,供人行走。台阶为钢筋混凝土筑成,非常结实,远远望去像一条白色的绸缎。
“文革”期间,我还亲眼看见了红卫兵爆破碑塔的过程。头两次都没有成功,直到第三天上午,一声巨响,碑塔的顶部被炸开了,但还没有完全炸毁,碑塔的顶部依然斜立在塔身上。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一部分收废品的人为了获取塔里的钢筋,逐渐把整个碑塔拆除,现只留下了碑座。
国保碑及大仓喜八郎遗发碑遗迹
我是看着一铁厂长大的,孩提时就感到两座高炉是那样的雄伟、高大,每天晚上当焦化车间出焦时,整个天空都映得火红火红,尤为壮观。有时我们几个小伙伴到太子河边去看一铁厂倒矿渣的场面,矿渣顺着河边斜坡流淌,如同在电视中看到的火山喷发一样。
我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在溪湖读的。当时的小学叫河东完小,后改为二十八中学,现在叫本溪市第二中学。河东完小是日本人建的,开始只允许日本儿童就读,随着人口增多,陆续又建了几所学校,中国儿童也可以就读了。但学的内容是日本教科书,并要求学习日语,溪湖地区很多老人都会说日语。原来我单位的更夫老贾头就是当时的日文翻泽,后来“文革”期间被定为汉奸,被专政大军批斗。1945年至1947年共产党和国民党拉锯期间,省委、省政府从沈阳撤离到本溪,就是在河东完小办公。
当年的二十八中学正门
“文革”十年我都赶上了,那时的学校已经乱套,学校天天组织学工、学农和学军。老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工宣队、走五七道路的老师,也有被打成“臭老九”的。那时课堂纪律无序,学生打闹,根本学不进去。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就是,学校组织我们学工,到本钢电修厂劳动了3个多月,到姚河口学农1个多月,到野外学军宿营1个星期,基本上不了课。
本钢1、2号高炉
有一次,学校组织参观一铁厂,过去我们只能远远望着高炉,这次要身临其境,近距离接触高炉,大家都非常兴奋。当看到火红的铁流从高炉中出来,工人们浑身的汗水湿透了工作服,我们都很敬佩和羡慕。我当时就想,如果将来能当一名炼铁工人该多么荣耀和自豪。接着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焦化车间参观。来到炉顶,见到一个个炉眼只有家里的炉盖那么大,打开炉盖,里面的焦炭烧得通红。工人师傅叮嘱我们注意脚下,不要踩到炉盖。我们小心翼翼躲着炉盖向前行进,有个同学是高度近视,没有看清楚路,鞋边碰到了炉眼,当时鞋边就化了,粘在脚上,烫掉了一层皮,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
炼焦作业场面
初中时,我们的校长和老师都是工宣队派来的工人,文化水平不高,脾气很大,爱骂人。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二电厂参观冷却塔。他介绍说,冷却塔原来一样高,1946年被国民党的飞机给炸了其中一座,现只剩了一半高。当时有个同学平时喜欢练武打架,没人敢惹,他对老师说:“你说的不对,我爷爷就是二电厂老工人,他说是1943年日本经营时被美国飞机炸的。”老师立刻骂道:“你个小兔崽子,懂个屁,你是老师,还是我是老师?”于是两个人由争执到谩骂,最后动起手来。老师被我的同学一个背摔,扔在地上,爬不起来了 。后来学校只让那位同学写了个检查,事情就过去了。接下来这位工人师傅不当班主任老师,回工厂去了。后来,我分管文物工作后,查阅资料才知道,我的同学说的正确。(另据知情人回忆,该冷却塔为国共拉锯时期,我军撤退时所炸。这也是一种说法,编者在此罗列出来,供读者参考。)
原本钢发电厂二电车间的两座晾水塔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重视,溪湖区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自己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申报“本溪湖工业遗产群”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中,几年来我撰写了十几份申报报告,多次接待国家、省、市级领导和专家实地考察和调研,并与单位同志多次探讨、绘图、测量,同文物使用单位沟通、协调,定期或不定期例行检查。经过我与同事们的努力及省、市领导、专家的支持和帮助,“本溪湖工业遗产群”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生在溪湖,长在溪湖,能为溪湖的文物保护工作尽点微薄之力是我的骄傲和荣耀。
(史建国采访整理)
文章来源:史建国采访整理 铁水奔流的年代 本钢一铁厂口述史 2018.11 第175~177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