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0153 资治通鉴有意思 文帝后三年至后六年 前161年至前158年 文帝巡游 匈奴犯边 20240722

0153 资治通鉴有意思 文帝后三年至后六年 前161年至前158年 文帝巡游 匈奴犯边 20240722

0153 资治通鉴有意思 文帝后三年至后六年 前161年至前158年 文帝巡游 匈奴犯边 20240722学权谋、学人性、学规律、学智慧。潜心修习一千日,期待厚积薄发时。计划用时三年,把《资治通鉴》看完。全文阅读,无说教。

学权谋、学人性、学规律、学智慧。

潜心修习一千日,期待厚积薄发时。

计划用时三年,把《资治通鉴》看完。全文阅读,无说教。

黑色文字为原文翻译内容,蓝色文字为聂老师补充内容,桔色文字为段落小结。

欢迎大家留言!

喜欢记得点赞、关注、设为星标!否则无法收到推送。

资治通鉴_通鉴资治作者_通鉴资治内容

汉文帝后三年(公元前161年 庚辰)

春季,二月,皇上(文帝)巡行代国。

去年六月,文帝的三儿子,代孝王刘参刚刚去世。本号推测过他享年不超过26岁。

他的儿子,就是新任代王,应该不超过10岁。

代地是文帝起家的地方,靠近匈奴,涉及国家边防安全,加上这场变故(权力交接),肯定要去视察一下,看各项工作交接安排地有没有问题。

这一年,匈奴老上单于去世,他的儿子军臣单于即位。

老上单于:挛鞮稽粥(?-前161年),挛鞮氏,名稽粥,匈奴第3位单于(前174年-前161年在位),冒顿单于之子。

聂老师实在是对这位老上单于没什么好感。他在位十三年,期间经常侵略汉朝。在匈奴人的眼中,当然会觉得这位首领开疆扩土,功勋卓著:杀了月氏王,平定了西域,还屡次从汉朝掠夺到大量人畜财物。

他父亲冒顿单于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父自立(按至少20岁计算),当了35年的单于。推测老上单于去世时应该是中年人,40岁左右。

这一年的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史书上只记录了这么两句话。

按惯例,总结这一年发生的大事儿:

汉文帝后三年(公元前161年 庚辰)

1.二月,文帝巡行代国。

2.匈奴老上单于去世,其子军臣单于即位。

汉文帝后四年(公元前160年 辛巳)

夏季,四月,丙寅晦日,出现了日食。

五月,大赦天下。

皇上巡行雍地。

这一年的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

因为够简洁,本年不设大事儿总结。

汉文帝后五年(公元前159年 壬午)

春季,正月,皇上巡行陇西。

陇西郡:秦汉时包括今甘肃省天水、兰州等地区,郡治狄道(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兵家必争之地。

三月,皇上巡行雍地。

秋季,七月,文帝巡行代国。

这一年的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

因为够简洁,本年不设大事儿总结。

连续三年,都没什么大事儿发生。

文帝之前并没有巡行的爱好(仅抗击匈奴时巡行过一次代国),绝大部分巡行都发生在这几年。按说文帝年纪也不大,才四十多岁,却很有秦始皇晚年四处巡行的风格。不同的是,秦始皇东南西北都巡行,文帝只巡行西北。

猜测:一个是和防御匈奴有关,一个是和他对代国感情深厚有关(一生共计三次巡行代国)。当然,巡行代国也和防御匈奴有关。

剧透:文帝也即将去世了。

聂老师喜欢这种历史。

文帝有时间巡行各地,说明政务安排妥帖,政权稳固。

没什么大事儿发生,说明百姓能过安稳太平的小日子。

只是,强敌环伺,匈奴还在,哪里会有真正的太平。

百姓自然可以只顾自己的小日子,皇帝却要居安思危,操心国防军务。

汉文帝后六年(公元前158年 癸未)

冬季,匈奴三万骑兵入侵上郡,三万骑兵入侵云中郡,杀害抢夺的人货财物极多,(汉朝用于通报敌情的)烽火一直燃烧到了甘泉(宫)和长安。

汉廷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兵驻守飞狐(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yù)县东南);注意读音,蔚(yù)县,不是wèi县。

以原楚国丞相苏意为将军,屯兵驻守句注(今山西省忻州市代县西北);

以将军张武屯兵驻守北地郡(郡治义渠县,今甘肃庆阳市宁县)。

这三个是边境防线,见以下地图。

通鉴资治内容_资治通鉴_通鉴资治作者

这个地图,大家可能还看不出来什么信息。

换一张地形图。

通鉴资治内容_资治通鉴_通鉴资治作者

以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在细柳(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

周亚夫:前丞相周勃的次子。

以宗正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以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这三个是京师防线,见以下示意图(非准确地图)。

长安城的南边是秦岭,天然屏障,不用设防。

通鉴资治作者_资治通鉴_通鉴资治内容

(通过这样的布置安排)以防御匈奴入侵。

列个表格整理一下:

驻军地

军职

姓名

原官职

/爵位

飞狐

车骑将军

令免

中大夫

线

句注

将军

苏意

原楚国丞相

北地

将军

张武

将军

细柳

将军

周亚夫

河内太守

线

霸上

将军

刘礼

宗正

棘门

将军

徐厉

祝兹侯

小结:匈奴犯边,文帝安排军事防御工作。

皇上亲自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时,一行人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马迎送。

就这件事儿,诞生了一个成语。

霸上棘门:成语,用来形容军纪松弛的军营。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成语呢?

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稍后,(文帝一行人)来到细柳的军营。

只见军士、官吏都身穿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张开弓弩,拉满弓弦(戒备森严)。

文帝的先行卫队抵达后,无法进入。

先行卫队说:天子马上驾到。

军门都尉说:将军有令,军营中只听将军的将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没一会儿,皇上到了,也无法进入(军营)。

这里按先行卫队到达后,军门都尉已安排手下前去通禀为宜。只是时间太短,还没收到将令回复,文帝就已经到了。

不通禀的话,属于失职,反而说明军纪涣散。

前两个军营,都能迎、送皇上,说明视察时间很可能是提前通知下去的。如果提前知道,周亚夫为什么不迎接呢?聂老师猜测是通知的时间不够具体,只说某天,没说几点,或者就是突然造访。但是,这也说不通。因为周亚夫可以安排人马打探。如有敌情,敌人到了军营门口都不知道,也是说不过去。

那么就有可能是周亚夫故意这么安排,故意不去迎接。

于是,皇上派使臣持天子符节诏令将军:我想进营劳军。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壁门(军门)。

守卫壁门的军吏对(文帝的)随从说:将军有令,军中不得纵马奔驰。

于是,天子就拉紧马缰绳,慢慢前行。

不知道文帝是骑马去的,还是坐车去的。

如果坐车,肯定不会是文帝自己驾车,那么就是车夫拉紧马缰绳。

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作揖,说:穿戴甲胄的军人不行跪拜礼,请以军礼参见。

手持兵器:武装见驾,在别处有问题,但是在军营里绝对没问题。

作揖:戴甲胄的军人不行跪拜礼,是因为甲胄太重,下跪后难以起身。

聂老师没查到汉朝将军的铠甲有多重,但是查到明光甲(抛光的铠甲,不是指明朝的铠甲)的重量为25-36公斤。考虑到将军的铠甲比普通士兵的铠甲护卫周全,重量也应该更重些,应该取上限,35公斤左右。

另参考,宋朝步人甲,是29公斤。

总之六七十斤应该有的,大家不要被古装战争电视剧误导。

那么多士兵,那么多铠甲,又是这种重量,还真是一笔巨大的军费支出呢!

文帝很受震动,神情都变得严肃了起来,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使臣致意,说:皇帝陛下很敬重地慰劳将军。

完成劳军的礼仪后,(文帝一行人)离去。

出了军门后,群臣都很震惊。

皇上说:唉!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之前在霸上和棘门的军营,就像儿戏,他们的将军很可能被敌军偷袭并俘虏。至于周亚夫,怎么可能(被)侵犯俘获呢?!

(文帝对周亚夫)称赞了很久。

小结:文帝在京师附近劳军,周亚夫治军严格,得到赏识。

过了一个多月,汉军抵达边境,匈奴也远离边塞,汉军也就撤回来了。

于是,(文帝)任命周亚夫为中尉。

中尉:中国古代的官职,秦汉时为武职,主管京畿治安,指挥禁军,为负责京师安全的高级军官。汉代后期改称执金吾,不再指挥禁军,专门负责治安、纠察。

小结:双方罢兵。周亚夫升职为中尉。

夏季,四月,大旱,出现蝗灾。

(文帝)命令:

诸侯不必向朝廷进贡;(减轻负担)

解除禁止百姓进入山泽的禁令;(百姓打猎打渔,增加食物来源)

减少服装车马,裁减郎官吏员;(削减宫中开支)

打开仓庾(官方粮仓)、救济百姓;

仓:贮藏谷物的房屋,有屋顶。

庾(yǔ):露天的谷堆。

允许民众出卖爵位。

小结:四月,大旱蝗灾,文帝赈灾。

这一年的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

总结这一年发生的大事儿:

汉文帝后六年(公元前158年 癸未)

1.匈奴犯边,文帝安排防御工作并在京师附近劳军。

2.双方罢兵。周亚夫治军严格,出任中尉。

3.大旱蝗灾,文帝赈灾。

感谢大家阅读,喜欢记得点赞、转发。

欢迎明天来看。

上一篇: 《资治通鉴》笔记——唐中宗睿宗时代
下一篇: 一部颇具特色、耐读的淄博历史画卷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