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从清宫档案看泰陵的选址与营建

从清宫档案看泰陵的选址与营建

从清宫档案看泰陵的选址与营建

雍正八年,雍正皇帝远离父祖,另选陵址于直隶易州,第一个在清西陵建陵,他的泰陵遂成为清西陵中第一陵,首开清西陵。雍正泰陵的营建打破的中国传统子随父葬的制度,因而历来有多种说法。本文根据清宫档案的记载,对泰陵的选址及营建进行了梳理,以求厘清真相。

一、万年吉地的勘定

向例,皇帝登基即应选择万年吉地。而清世宗即位之初,一方面打击政敌、稳定政局,一方面料理康熙皇帝、孝恭仁皇后的丧事。虽然陵寝关乎帝运兴祚、国运绵长,却无暇顾及。直至雍正四年,才把相度万年吉地事宜提上议事日程。

雍正五年,依子随父葬旧制,清世宗命精通堪輿之人在孝陵、景陵附近相度万年吉地,因无可营建之处,未得。又命怡亲王允祥在遵化境内其他地方踩卜,卜择遵化州九凤朝阳山,奏请世宗允准,着手采办砖瓦、木植。雍正七年,九凤朝阳山吉地破土兴工,却发现穴中之土带有砂石,犯了陵寝营建的大忌。经通晓风水大臣再次详细相度,发现九凤朝阳山吉地“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认为此地“实不可用”,被清世宗果断废弃。

雍正七年,任命熟谙风水的两江总督高其倬为选陵大臣,随怡亲王允祥踏勘陵址。见泰宁山横展巨帐,雄峻非常,期间重峦叠嶂,秀丽森然,烟气云雾,郁郁霭霭,颇有王气,可作“统龙之尊。”至于诸砂(即小山丘)在于左者向右环抱,在于右者向左环抱,其南面山峰纷纷旋转向北,而北面的山峰则旋转向南。雄峻高大的山峰环于外围,而丰缓秀丽的山峰于中心环绕。至于诸水则有易水河等数条,皆如玉带般悠悠洋洋,自西向东盘旋顾恋而去,可谓层层有情。如此形势“实为最上三龙穴,全佳之砂水。”砂,水环抱之中更有“福厚之地,雍容不迫,”平坦宽敞足以安排陵寝的座座建筑,其力量规模可谓尽善极美。而后遵照“前人法式,察山水之形局,秉来龙之生气,合砂水之胜主,参用三针揆度四势”,择定吉穴,即地宫的中心。择吉日创验土色,即对土壤的色泽、质地、含水状况等做一系列的勘测,发现此地土色“至二尺五寸有黄色晕土一道,三尺三寸又有黄色晕土一道,黄色土以内自三尺四寸至一丈二尺俱系紫黄色坚细上格佳土。开至一丈三尺又有黄色晕土一道,微带砂性。”于是取两层黄色晕土包承之中的紫黄色坚细上格佳土一层为最佳之壤。由此,确认易州太平峪为“乾坤毓秀之区,实川岳集英之所,体局宏敞,合龙穴砂水而无美不收,条理详明,兼形势理气而诸吉成备。星辰拱卫著宝历之绵长,山水回环ト金瓯之巩固,诚为上善之福壤。”于是向雍正皇帝呈递奏章,详加说明,并附各式图样。这块风水宝地果然正和雍正帝的心意,雍正帝非常高兴,对诸位大臣说“高其倬所奏太平峪吉地事宜,甚属妥善。”这无疑是对高其倬堪輿术的最高奖赏。

雍正览奏后也很满意,可是选择这样的陵址,雍正又担心远离父、祖陵墓,恐与祖制不合,于是谕令朝臣会议具奏。善体上意的大臣们通过查阅史籍,引经据典,很快列举了历史上有许多远离祖陵另辟陵区的例子,从夏商到明代,皆有父子分葬情况,而且远的不止千里。大臣们同时还指出“易州地界与遵化州地界同居畿辅,并列神州,其地实未为遥远”,况且“地脉之呈瑞,关乎天运之发祥”,劝雍正帝择胜而断。在关系到“国家命运兴亡”的重大问题面前,雍正皇帝接受了臣下的意见,把自己的万年吉地定在易州太平峪。

二、泰陵的营建及规制

(一)陵寝规制

易县泰宁山下太平峪万年吉地于雍正七年(1729年)十ニ月初二日确定下来。旋即任命恒亲王弘晊、内大臣常明、尚书海望、査克丹、侍郎溜保、德尔敏为承修大臣,后续派侍讲学士赛尔敦、朝阳等人,郎中苏尔泰、罗丹苏、住安图等人到工监督。泰陵工程从雍正八年(1730年)八月十九日兴工营建,到雍正帝崩逝时,还没完工。乾隆皇帝弘历即位后,加紧施工,到乾隆元年(1736年)九月十六日全工告峻。泰陵工程,历时6年。如果从雍正四年开始相度陵址算起,则历时10年之久。整个工程除直接支取的物料不需动用银两外,共耗银240多万两。

泰陵,以永宁山为祖山,蜘蛛山为案山,元宝山为朝山,泰陵的数十座各式建筑沿着祖山、案山、朝山形成的中轴直线,疏密得宜,错落有致地排列开来,其间用一条长约5华里的砖石神道相连接,成为整个陵区的中轴线。泰陵的建筑从南到北依次是:火焰牌楼、五孔桥、石牌坊三座、大红门、俱服殿、圣徳神功碑楼、七孔拱桥、石像生、龙凤门、三孔拱桥、三路三孔桥、神道碑亭、东西朝房、东西值班房、隆恩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神道碑亭左是神厨库,库内建神厨、南北神库、省牲斤。神厨库南墙外有井亭一座。

(二)恭建泰陵圣德神功碑亭

乾隆二年三月初二日辰时,雍正帝梓宫奉安泰陵地官。三月初八日,乾隆帝发布恭建世宗宪皇帝圣德神功碑的谕旨。命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方苞代拟碑文,命和硕果亲王允礼书写泰陵圣德神功碑汉字碑文,命原户部尚书徐元梦将碑文翻译成满文。

泰陵大碑楼由太平峪万年吉地工程处承修,于乾隆二年(1737年)九月初七日立碑。乾隆六年(1741年)七月初二日碑亭合龙,工程告峻。经钦天监择吉,于乾隆六年十月十二日午时开始镌刻碑文,为了保证镌刻的质量,乾隆皇帝特地派文渊阁大学士陈土倌、工部尚书韩光基、正蓝旗满洲都统盛安驻工,在现场监视镌刻。乾隆七年(1742年)五月二十八日,满、汉两种文字全部镌刻完毕。至此泰陵大碑楼工程才真正全工告竣。

(三)添建石像生

雍正七年十二月,雍正在重新确定易州天平峪万年吉地后明确表示“其石像等件,需用石工浩繁,颇劳人力,不必建设,著该部遵行”,所以当时泰陵并未安设石像生。

乾隆登基以后,为泰陵添置石像生谕总理事务大臣:“朕因泰陵前安设石像生一事,于乾隆元年降旨,令王大臣议奏,据奏称,询问原相度风水之巡抚高其倬、户部员外郎洪文澜佥称:泰陵甬道,系随山川之形势盘旋修理,如设立石像生,不能依其丈尺,整齐安供,而甬路转旋之处必有向背参差之所。则于风水地形,不宜安设。是泰陵之未议设石像生者,实由风水有关,非典制之未备等语。朕思陵前石像生,系典礼之一节,若因甬道前地势盘旋,难于安设,或将大红门、龙凤门展拓向外、俾地势宽敞,尔等同和亲王,带领通晓风水之洪文澜再加敬谨相度,妥协定议具奏。”臣工们遵旨赴现场审核了原有设计后,旋即奏议:“大红门,正在龙蟠虎踞之间,护北面随龙生之旺气,纳南面特朝环抱之水,前朝后拱,天心十道,实天造地设之门户,不便展拓向外,况石像生之设,古制未详,无大关典礼之处,似可毋庸添设”。于是,将此事搁置。

直至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从礼制和孝道的考虑,在泰陵七孔桥北为泰陵添置了五对石像生。

三、泰陵的建筑成就

泰陵的建筑布局非常考究,完全依照帝王生前所居宫廷格局,按礼制的需要而规划设计。以神道为中轴线贯穿南北,主体建筑安排在中轴线上,一律坐北朝南。地宫坐落在中轴线的末端,居中当阳,其余建筑沿中轴线次等排开。这些建筑都以准确的尺度,适宜的体量,斑斓的色彩,灵活巧妙的手法进行了配置和空间组合,使陵寝的纪念性,礼制性主题有条不素的展开并不断深化。

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其亨先生,是国内外知名的“风水”专家,也被泰陵的绝佳“风水”折服,对此盛赞有加:“作为泰陵建筑总体布局的序列起点,大红门南对元宝山为朝山,元宝山东西两翼,又有东西华盖山的耸時,成为陵前气势宏伟的天然屏障和对景,而大红门两翼,则东有九龙山,西有九凤山逶迤延展,大红门正扼于两山天然豁口中间,前后地势在敛聚中又呈宏廓,南易水更分岔在这山口南北汇流,因纳这天然水势,大红门前筑五孔白石拱桥,后修石平桥,再于门前疏密得宜构筑了东、西、南三座五间六柱十一楼石牌坊,更增加了这陵区入口的空间界面。天工人巧的完美结合,显示出非同凡响的气概。”

雍正皇帝一生颇受争议,继位、死亡,成为谜团。就陵址的选择,也有躲避父皇说、好大喜功说等等。本文罗列大量清宫档案史料,对其陵寝的选址、营建进行赘述,求教于识者。

上一篇: 我在“故宫”抄档案:抄录上百万字,成了写作的有力支撑
下一篇: 胜利者撰修官史的丑陋嘴脸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