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原创·寻脉大长白】抢救满文,破解清代档案密码

【原创·寻脉大长白】抢救满文,破解清代档案密码

【原创·寻脉大长白】抢救满文,破解清代档案密码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满族是人口占比靠前的民族。就是这样一个人口数量庞大的民族,其语言文字几近于濒危。令人

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满族是人口占比靠前的民族。就是这样一个人口数量庞大的民族,其语言文字几近于濒危。令人唏嘘不已。

新中国成立后,满语传承研究受到重视。在学者们的努力下,曾经濒危的满文出现生机。

满文月折档_老满文原档_满文老档

上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语文吉林省传承人刘厚生

满族是肃慎人的后裔。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肃慎人不断与周边各民族融合。十七世纪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满族。

女真人作为满族的先人,最初没有自己的文字,借用契丹文。女真人建立金国后,完颜希尹奉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命创制“女真大字”。十几年后,金熙宗完颜亶(音“胆”)又创制了“女真小字”。此后,两种女真字并行通用。

金灭亡后,进入中原的女真人受汉文化的影响,逐渐汉化,懂得女真文的越来越少。到了明朝后期,虽然满语仍在使用,但已无人知晓女真文。女真人开始改用蒙古文字。

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女真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与明朝、蒙古各部的联系日趋频繁。蒙古文已不适应女真社会全面发展的需求。

1599年(明万历二十七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创制满文。努尔哈赤命人创制的满文最初是无圈点的满文,俗称老满文,使用了30余年。

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命令达海对老满文加以改进。“中间一根棍,两边都是刺儿。加上圈和点,就是满文字。”改进后的满文有了比较完善的字母体系和正字法,俗称有圈点满文。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吉林省长白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厚生介绍说,清代满文档案文献记录方式分为无圈点满文和有圈点满文两种。无圈点文献记录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当时的社会状况,俗称满文老档。而从顺治时期开始,公文和平时的交际开始大量使用有圈点满文:满文从1599年创立开始,到现在也就三四百年,使用的年代不足三百年,就是清朝入关前和入关后一段时间,特别是康乾以后以及以前,大部分使用的是满文。但是公文档案一直到光绪年间甚至溥仪那个时候,满文的档案还存在。公文档案里头使用新满文,就是有圈的满文非常多。包括满文老档,记录努尔哈赤、皇太极这两代人。大部分都是在1632年以后,有圈点这个档案量非常大。因为清朝规定,一份档案它必须满汉对照的,就是满汉合璧的,既有满文又有汉文。尽管皇上看不懂满文了,他要保留他的祖宗的这种传统,表示国语骑射是他的立国之本嘛。国语就是指满语、满文。骑射就是武功。

老满文原档_满文老档_满文月折档

清代的重要条约、条文和秘密档案都用满语保存。1689年,清军赢得了雅克萨城之战,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正式文本是用拉丁文、满文、俄文书写的。

满文老档_老满文原档_满文月折档

上图:《满文老档》(中华书局刊印)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满文部主任吴元丰分析说,满语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开始急速萎缩。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只备法、英、德、汉四种文本各一份,已没有满文的位置。满语、满文此时已丧失了“国语”、“国书”的地位:它进入北京以后,整个是面向中华大地,各个地方它派出了八旗兵,驻防全国各个地方比如说广州将军,成都将军,兴安将军,锦州将军,还有一些副都都统,像德州、热河都有。八旗大家是知道的,八旗是军政合一的组织,不止是有军队,还有家属,军政合一。所以说,军人驻到哪,家属就跟着走。人是语言的载体。满语语言也好,文字她好,跟着满族的这些群体,族群,散布到各个地方。同时,它带来一个问题,过去的话,长白山黑水长白山群体集中的地方比较多。1644年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很多变化。大概在17世纪中叶,东北本身这个语言的母体,这个地方生活的满族人,语言就出现了危机。实际上,大家知道,乾隆时候是鼎盛时期,鼎盛时期的时候,语言是有国语的地位。但是它在鼎盛时期,因为跟汉文化交流的多了,满语文就出现了滑坡的趋势。到清末的时候,国家层面也储备做一些措施,教育什么的,但是挽救不了满语的颓势。到了1911年的时候,清朝就推翻,民国成立以后,这一下子,它退出历史舞台的步伐就很快了。

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中,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满文古籍文献属于最多的一种。除了坐落在故宫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有大量满文档案外,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也保存着一定数量的满文档案。

老满文原档_满文老档_满文月折档

上图:清初内府本满文古籍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乌云毕力格认为,丰富的满文档案所反映的内容多不见于汉文档案和其他文献,是研究清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在国内其他地区,像内蒙古,新疆,这些地方也保存着大量的满文的文献,国外有很多地方,像俄罗斯、日本这些国家,也保存着相当多的满文档案资料,这些档案的内容,涉及面非常的广,包括政治、文化、经济、外交方方面面。资料非常丰富。对研究清代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老满文原档_满文月折档_满文老档

上图: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光绪二十年满文文书

新中国成立后,清史研究被列为社会科学的重要课题。

研究清史就得通晓满语。 顺应“拯救满文、培养满文人才”的呼声,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一个以拯救满文为目的的“满语班”开始创办了。一期满语班学员少得可怜,不足10人。

1961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在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前身)开设第二届“满语班”,这届满语班共有学员22名。

1972年,中美坚冰打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松游览故宫。看到故宫匾额上的满文,尼克松问:中国有人研究这种文字吗?周恩来当即回答:有。此时还有一个更大的历史背景,由于中苏即将进行谈判,中国急需满文人才翻译研究中俄之间缔结的第一个条约《尼布楚条约》以及当时的各种文件。1689年,清军赢得了雅克萨城之战,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有满文、俄文、拉丁文版本,却无汉文版本。

鉴于形势的需要,周恩来指示由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开设第三届“满语班”。1975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及部分知青21人成为这届满语班的学员。

三届满语班培养了大约50名满语人才。刘厚生、吴元丰等人都是这期间培养出来的。这些人至今都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满文专家。

老满文原档_满文老档_满文月折档

上图:满语班学员合影

1968年,从满语班毕业后,刘厚生被分配到吉林市29中学任教。刘厚生没有忘记自己的满语文专业。一有时间他就翻一翻笔记他相信,总有一天,自己学过的满文会派上用场。

1980年,刘厚生从吉林市第29中学调入到东北师范大学,正式开始了满语抢救和传承工作。刘厚生编写的满文讲义得到省内高校的青睐。此后,国内其他著名高校也纷纷跟进,开设满语课。

刘厚生教授在教学之余,积极致力于满文古籍整理与研究,出版了《满语教材》《简明满汉辞典》《满语文教程》《旧满洲档》《汉满词典》等学术论著30多部。刘厚生还承担了“满语文普查”“满语活化石音像资料库建设”等十几个国家级项目。

2005年,刘厚生从博士生导师岗位退休。他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社会上免费办班,继续为传承满语文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考虑到学员们的作息规律,他都是在双休日为学员们讲课。

一位学员在教师点评网对刘厚生作出这样的评价:刘老师退休前一直为明清史研究生讲满语文,退休后,仍然在为满语言文化的抢救、传承而不懈的努力着。近些年,他在吉林、长春等地为社会上有志于学习满语言文化的人士开办满语文学习班,不收取学费,完全是公益性的。我十分有幸成为他的学生。刘老师虽然已是古稀高龄,还能不辞辛劳,给我们上课,让人十分感动。

2015年,刘厚生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林省传承人。谈到自己的心愿时,刘厚生说,希望通过满语文抢救和传承工作,使更多的人知道满语,了解满语:让满族知道,他的古代曾经有过语言文字。而这种语言文字在中国历史上起过很大的作用,现在还有这么多档案需要整理翻译。那么我们把它继承保持下来,不使它灭绝。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让它能够活起来,用起来。不是各个领域都使用满语文。但只要是跟满族文化有关的一些领域,都能使这种语言文字得到恢复。

重要通知

大型文化纪实专栏《寻脉大长白》开播以来,致力于吉林文化的寻找挖掘与呈现,深得广大听众的喜爱。为了满足听众的需要,从2019年1月2日起,《寻脉大长白》周日播出时间由17:30调整为18:30播出,周日23:00-23:30重播。

同时,大型文化纪实专栏《寻脉大长白》荣耀登陆日播时段。周一至周五12:30-13:00,长春FM91.6,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上一篇: 嘉德曾拍陈寅恪先生遗稿 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下一篇: 《竹书纪年》魏纪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