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旧唐书记载的几件灵异事件,其中有一则还记载了恐怖的打生桩

旧唐书记载的几件灵异事件,其中有一则还记载了恐怖的打生桩

旧唐书记载的几件灵异事件,其中有一则还记载了恐怖的打生桩首发只身入地狱你们相信超自然事件吗?史书记载的超级自然事件到底有几分真假?

你们相信超自然事件吗?史书记载的超级自然事件到底有几分真假?

旧唐书_旧唐书魏征传原文_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区别

《旧唐书》“其年,邓州三鸦口大水塞谷,初见二小兒以水相泼,须臾,有大蛇十围已上,张口向天,人或斫射之,俄而暴雷雨,漂溺数百家。”

十围就是一米多,也就是说这条蛇有一米多粗,而现今世界上最大的蛇是亚马逊森蚺,最长可达10米,重达二百二十五公斤以上,但是粗才和成年男子腰那么大,这里可以简单推测出这条蛇至少有二十米左右。

这里奇怪的就是,人们最初开始看见的只是两个小孩子在互相泼水,但是突然一下子就变成了一条大蛇张口对天,人们害怕就对这大蛇进行攻击,而不到一会一场大暴雨就落了下来,直接淹没了数百户人家。

旧唐书_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区别_旧唐书魏征传原文

《旧唐书》:“宣州暴雨震电,有物坠地,猪首,手脚各有两指,执一赤斑蛇食之。逡巡,黑云合,不见。”

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生物形似猪,手足各两指,还拿着赤斑蛇在吃。它在隆隆的雷电中着地,又在云雾烟气中消失

在这里的猪首人身执蛇之物,有些人说这个猪首人身之物是从天上而来,应该是外星生物。

对于此,我却不那么认为,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山海经》:“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祠之:皆玉,不瘗。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璧瘗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这里有记载猪身人首之神,而上古神话之中,这些神很多都执有蛇。

《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同时在汉朝时期的壁画之中,也曾经出现过猪首神,看壁画来说,地位还不低。

旧唐书魏征传原文_旧唐书_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区别

《旧唐书》:“先天二年六月,西京朝堂砖阶,无故自坏。砖下有大蛇长丈馀,蛤蟆大如盘,面目赤如火,相向斗。俄而蛇入大树,蛤蟆入于草”

我给大家翻译一下在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六月,大唐首都长安朝堂之上用砖砌成的台阶,无缘无故的崩坏,当泥瓦匠人去修葺的时候,发现下面藏着一条一丈多长的大蛇,还有一个盘子一样大的蛤蟆。

蛤蟆的眼睛和头红得像火一样,正在和大蛇搏斗,打得很是激烈。被人们发现后,大蛇立刻进入了大树的洞穴之中,而蛤蟆则跳入草丛里面不见了。

这条蛇一丈有余,就算它一丈一二吧

唐朝一尺就是30.5厘米,一丈就是3.05米长,这已经很大了,而和这条蛇大战的蟾蜍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就算它四十厘米。

一个四十厘米的蟾蜍竟然能和一条三米三的大蛇打得有来有回,这绝对是一头异兽。

注意这里说了这蟾蜍“面目如赤”

我个人断言这头赤蟾就是金蟾

赤金在古代是足金的代名词,古代的金属冶炼工艺和技术没有当今的冶炼工艺先进,不能完全去除黄金中含的铜元素,所以黄金呈现红金色,所以金蟾即赤蟾。

旧唐书_旧唐书魏征传原文_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区别

《旧唐书》:“大历十年四月,巨人迹见常州。元和二年,开红崖冶役夫将化为虎,众以水沃之,化而不果。”

这里就很简单了,在大历十年四月,发现巨人踪迹出现在常州,这个可以弄虚作假,但是后面这个役夫将化为虎就不好作假了,因为《本草纲目•人部》以及历朝历代正史都记载过这种类似的事件,人化兽,兽化人。

《新唐书》:“长安中,郴州佐史因病化为虎,欲食其嫂,擒之,乃人也,虽未全化,而虎毛生矣。”

《晋书》:“魏文帝黄初初,清河宋士宗母化为鳖,入水”

关于这种“化物”,我也曾经发表过几篇文章进行过讨论,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

旧唐书_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区别_旧唐书魏征传原文

《旧唐书》:“元和 七年十一月,龙州武安川畲田中嘉禾生,有麟食之,复生。麟之来,一鹿引之,群 鹿随之,光华不可正视。使画工图麟及嘉禾来献。”

这里是记载看见了麒麟,而麒麟吃过的东西会立马重新生长出来,一大群鹿跟随着麒麟,麒麟身上散发出神圣的光芒,人眼不敢轻易正视。

肯定有人会说麒麟是长颈鹿等等,然后又会说眼见为实,何况现在眼见的都不一定为实。

我想大概会这样说:“明朝郑和下西洋说是带回麒麟,只不过是长颈鹿而已,所以古人书中记载的,包括现在的遇见自己平时不常见的稀罕物事,都觉得是神秘现象,更何况是古代没有摄像机,没有互联网上网求证,遇见稀奇事一传十,十传百,以讹传讹,就成了神秘现象。”

那么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个证据,看宋朝怎么记录长颈鹿的,南宋赵汝适《诸蕃志》中就说,在琵琶罗国产一种生物,“状如骆驼,而大如牛,色黄,前脚高五尺,后低三尺,头高向上”,当时人称为“徂腊”

从宋朝起他们知道是长颈鹿不是麒麟

郑和带回这所谓的“麒麟”来以后,明朝贵族的麒麟服饰并没有改成长颈鹿状,说明明成祖心里有数,只是因为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长颈鹿是麒麟完全是政治需要,皇帝说它是它就是。

若不是因为明成祖是一代明君,那情景还真和当年赵高指鹿为马有几分相似。

这是为靖难找祥瑞,为自己证明正统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区别_旧唐书魏征传原文_旧唐书

《旧唐书》:“其年九月,大鸟见于武功县,群鸟随而噪之。神策将军张日芬射得之,肉翅 狐首,四足,足有爪,其广四尺三寸,其毛色赤,形类蝙蝠”

这里已经明确表示类似蝙蝠,那就说明这并不是蝙蝠

四尺三寸大概就是一米四左右,我很怀疑这是一头翼龙,翼龙是有毛的,当然也有可能是马来大狐蝠随着东南亚国家商人或者朝贡船队进入中原的,但是这个马来大狐蝠是吃素的,不可能出现群鸟随而噪的状况,除非这群鸟是猛禽想要捕杀这“蝙蝠”。

《旧唐书》:“神龙中,渭河有蛤蟆, 大如一石鼎,里人聚观,数日而失。”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区别_旧唐书魏征传原文_旧唐书

《旧唐书》:“开元二十七年,东京改作明堂,讹言官取小兒埋于明堂下,以为厌胜。”

这里是说民间有传闻说官府拿小孩打生桩,但是被官府认定为是谣言

反正因为这件事,直接导致“都城骚然,或言兵至”,造成大范围民众恐慌的现象。

听到这件事的唐玄宗,自然很快派遣专人处理,将这件事稳定下来。

“埋小儿”谣言之所以形成,并且出现大范围的受众,与官方行为巫术化的推波助澜,有着极大关系。

在不明真相、信息残缺的群体通过巫术的加工,逐渐与事实产生扭曲,给社会带来恐慌。

明堂,即"明政教之堂",是古代帝王用于布政、祭祀的重要礼制建筑,本应该是正大光明之所。

百姓之所以对官方复建明堂出现谣言,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便是其自身有些浓厚的巫术色彩,让人无端生出各种遐想。

说了小插曲,在公元695年,武则天建立的明堂发生过火灾

而在这场火灾半月之后的二月初一,武则天去掉了自己头上的“慈氏越古”这个具有佛教意味的称号。同月,为非作歹已久,主持明堂修建的薛怀义被杀。三月,明堂的重建工作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更名为通天宫。

这里有什么猫腻,咱不敢说

旧唐书魏征传原文_旧唐书_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区别

《旧唐书》:“太和九年,京师讹言郑注为主上合金丹,须小兒心肝,密旨捕小兒。或相告云,某处失几兒。人家扃锁小兒甚密。上恐,遣中使喻之,乃止。”

这里其实和《西游记》小儿国相似,但是这件事确实是谣言,并不是皇帝干的。

这个时期正是唐文宗和宦官们斗法,甘露之变就是发生在这一年,可惜的是唐文宗失败了,被宦官软禁。

要炼丹的不是皇帝而是宦官们,他们为何要炼制的“丹”

第一是作为毒药来用,唐文宗说是得病死的,倒不如说是被毒死的,口不能言,手不能动,像是中风一样,而郑注是懂医术,一直陪伴唐文宗,有郑注在宦官下毒就难办,所以必须要让郑注暂时远离唐文宗,而后当甘露之变后,郑注被杀,唐文宗过断就“病”了。

第二是太监为了寻找续根方

在明代张应俞曾写过:“贫民卖子,极为至愚。如不能养,何不若凤阳府父子俱丐,犹可骨肉相保。必不得已,唯可卖之富户为仆。固不可供太监之啖,亦不可卖于庵寺为行童侍者,其贱犹在乞丐下也。”

而在《万历野获编》这一书中也曾提到过太监想要生根就用了很多小儿…

同样在据宋代《宝元带》中的记述,书中有一张药方名为“玉茎重生方”懂得都懂。

有几个罕见的药方,如鹿蚕丸、牡狗茎散、千口一杯饮、玉茎重生方等,但至于功效如何,尚待研究。

这里都是用到了以形补形…

不能多说了,要不然又要被关小黑屋了

上一篇: 二十四史都有哪些,二十四史是记录中华文明的伟大篇章
下一篇: 《旧唐书·​柳宗元传》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