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昭宗复位,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的国祚
关键词:昭宗被囚少阳院、崔胤之死
前因:昭宗被囚少阳院
900年,权宦刘季述等人发动政变,将昭宗幽囚于少阳院,扶太子上位。
▲刘季述
后果:崔胤之死
904年,唐昭宗复位后,朱温权势增强,宰相崔胤密谋对付朱温,事泄后被杀。
▲崔胤
过程始末
一、各地节度使们都在观望犹豫
公元901年,在节度使朱温的帮助下,宰相崔胤击败权宦刘季述,拥立被囚禁的唐昭宗复位。
宦官刘季述等将唐昭宗囚禁的消息迅速转播了开来后,引起了朝野上下极大的轰动。已经退休离朝的左仆射张浚听闻此事,亲自跑到洛阳去见留守官员张全义,劝他出兵勤王,张浚接着又给各地藩镇写信求援,可各地节度使们都观望犹豫,最后竟也没人出兵。
▲朱温画像
二、朱温的幕僚中多数人都表示该出兵勤王
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心情最焦虑的是宰相崔胤。他见张浚向各地节度使求援失败,知道节度使们没人愿意出面趟混水,是担心以地方军队对抗宦官掌握的禁军,在军事上没有绝对胜算。
于是崔胤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军事实力较强的节度使身上,这个人就是朱温。宦官刘季述发动宫廷政变、囚禁唐昭宗时,朱温忙着和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打仗,所以没有出兵勤王。
听闻皇帝被囚禁的消息,朱温即刻从前线撤军,准备插手长安的事务。朱温是节度使中的佼佼者,军事实力强大,也早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可朱温深知朝中分成宰相崔胤和宦官刘季述两派,此前一直谁都不得罪,但刘季述囚禁皇帝,朱温知道自己要做出选择了。
宦官刘季述听闻朱温从战事中抽身出来,也知道朱温要插手朝中之事,他不敢轻易得罪朱温,便派人前去联络,说自己可以假借昭宗的名义发布文告,称皇帝同意退位,把皇位让给朱温。
此时的朱温只有挟天子令诸侯之意,并无称帝的思想准备,更何况老对手李克用等人虎视眈眈,自己一旦称帝,必定成为众矢之的。不过,称帝对人的诱惑实在太大,朱温看完刘季述派人送来的文告,一时之间犹豫不决,便召集幕僚共同商讨此事。
朱温的幕僚中多数人都表示该出兵勤王,天平节度副使李振也极力劝阻说,如今王室有难,是主公争霸天下的机会。现在的你就是大唐的齐桓公、晋文公,国家生死存亡都寄托到你一人身上。刘季述只是个宦官,他敢幽禁皇帝,我们如不出兵讨伐乱臣贼子,将来如何号令诸侯呢?如果对其置之不理,等刘季述拥立幼主,朝中大权尽归宦官,那就将大权拱手让人了。
▲唐昭宗画像
三、崔胤听说孙德昭愿意帮忙,决定立即对宦官动手
李振的这番话让朱温有如醍醐灌顶,朱温立即派李振到长安探听虚实。李振回来后向朱温报告说,长安城内人心不稳,刘季述根本难以控制局势。朱温听后,决定和宰相崔胤里应外合打击宦官,于是他派出自己的亲信蒋玄晖来到京城,和宰相崔胤密谋昭宗复位之事。
此时的长安,事态也正在发生变化。唐昭宗被废后,本就不愿事奉朝廷的地方藩镇更是找到了借口,纷纷不给朝廷进贡,致使朝廷经济拮据,军费用度不足。
时任神策军中尉的宦官王仲先为缓解军费不足,开始严查军中贪污现象,盐州雄毅军使的孙德昭因盗取军库财物,被王仲先当众责罚羞辱,孙德昭一直想要伺机除掉宦官。
崔胤得知此事后,便派判官石戬去拉拢手中有兵权的孙德昭。石戬和孙德昭关系不错,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喝酒,孙德昭每次喝醉后都痛哭流涕,说皇帝被幽禁,这是臣子的奇耻大辱。
石戬见孙德昭忠于王室,便对他说自从皇帝被囚禁后,中外大臣以至于士卒,哪一个不痛心疾首!现在作乱的只是刘季述、王仲先等几个人,你若能将这几个人杀了,使皇帝复归正位,那么不但富贵一时,而且能流芳千古。如果继续狐疑不定,功劳就会落在他人手中。
石戬还告诉孙德昭说,除掉宦官刘季述等人,也是宰相崔胤的意思,现在我们还有节度使朱温的帮助,大事一定可成。孙德昭随即表示愿意听从差遣。宰相崔胤听说孙德昭愿意帮忙,决定立即对宦官动手,他派孙德昭率兵在除夕之夜埋伏在城门安福门外。
天复元年(901年)正月初一的早上,宦官王仲先早早入朝,当他来到安福门时,早就埋伏好的孙德昭等人一哄而上,冲出来将王仲先杀死。孙德昭随后按照计划带兵赶往少阳院,用力敲打门环并高声呼喊道,逆贼已诛,请陛下出来犒赏将士!
▲唐代宦官画像
四、朱温在节度使中的势力和威望进一步增强
唐昭宗听闻孙德昭在门外大喊,知道政变发生,但由于不了解具体情况,不敢贸然从少阳院出来。孙德昭索性将王仲先的人头扔到少阳院中,唐昭宗见王仲先已死,才相信了孙德昭。
此时,宰相崔胤也率文武百官前来祝贺,文武百官簇拥下的唐昭宗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宦官刘季述等人知道大势已去,纷纷束手就缚,愤怒的将士冲出来将刘季述等人乱棍打死了。
唐昭宗复位后,开始对有功之臣孙德昭、崔胤进行封赏。唐昭宗听闻朱温为其复位出力,也晋封他为东平王,朱温在节度使中的势力和威望也进一步增强了。
▲孙德昭剧照
结论
唐昭宗复位,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的国祚,但也极大增强了朱温的军政实力。朱温由此成为节度使中实力和威望最强劲的人物,为后来的朱温代唐埋下了伏笔。
【参考资料】:《世界历史大辞海》《全球通史》《中国文明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