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正史中的魏延原来是这么死的,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正史中的魏延原来是这么死的,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正史中的魏延原来是这么死的,你可能永远想不到魏延的死是三国中的一段秘辛,至今依然扑朔迷离,我在这里就讲一讲『三国志』和『魏略』分别是怎么说的。魏延是后三国时期的蜀汉..._新浪网

魏延的死是三国中的一段秘辛,至今依然扑朔迷离,我在这里就讲一讲『三国志』和『魏略』分别是怎么说的。

魏延是后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也是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低估的一员将领。其实刘备时期,对魏延已经非常的器重了,当时刘备刚刚经过和曹操的殊死争夺,拿下东川汉中,掌握了西蜀的门户,本来大家都以为刘备会任命张飞来守汉中,但是刘备却任命了魏延。当时可谓是一军皆惊。

正史中的魏延原来是这么死的,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魏延也雄姿勃发的对刘备许诺: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后来,魏延也确实把汉中打造的固若金汤,后来的继任者王平、姜维都得益于魏延建立的防守体系。

关于魏延的死因,其实即便是在正史上,也是有两种说法的。

按照『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诸葛亮死后留下遗言,让杨仪、姜维节制蜀军退兵,同时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愿意走,就让魏延留下,姜维和杨仪先走。结果魏延果然不愿意撤军,认为诸葛亮去世之后,应该由自己统军继续北伐。听说了诸葛亮的安排之后,魏延勃然大怒,自己率领军队抢在杨仪和姜维的前头占领了南谷口,还烧绝了撤军的栈道。

正史中的魏延原来是这么死的,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于是可热闹了,杨仪和魏延分别派人给刘禅上表说对方谋反,刘禅也摸不清楚情况,就问侍中董允和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这两个人都觉得杨仪不会反,应该不怎么会反,但是魏延不好说。

为什么这俩人都向着杨仪呢?一方面当然因为杨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而魏延是武将,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魏延这个人平日里太高傲了,得罪了很多人,于是在关键时刻,没有人在朝中给他说话。

于是刘禅就命令蒋琬率领宿卫营向北去考察这『互相告对方谋反』怎么回事。蒋琬还没有到,魏延已经开始进攻杨仪和姜维了。这一进攻,魏延就丢了理,王平大呼:

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

正史中的魏延原来是这么死的,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诸葛亮刚刚去世,你魏延怎么就敢做自相残杀的事情呢? 诸葛亮在蜀军中的威望毫无疑问是巨大的,王平这么一诈唬,魏延的军队知道自己不占理,于是一哄而散。魏延一看不行了,就和自己的儿子们往自己的地盘——也就是汉中跑。杨仪看自己占了上风,就派马岱追杀,终于在汉中城外虎头桥斩杀了魏延。在今天的汉中,还有“马岱斩魏延处”。

正史中的魏延原来是这么死的,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所以按照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这就是蜀军的一场内讧,魏延和杨仪都没有反叛的心思,但是都要负上百分之五十的责任。因为俩人即便是诸葛亮在世的时候都互相看不对眼,现在诸葛一死,上头没有压制他们的人了,以前积压的矛盾就开始爆发了。『三国演义』基本上就是按照『三国志』中的描述,加上了诸葛亮遗计马岱斩魏延的情节。但是需要声明的是,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走投无路的时候流露出投魏的倾向,这在正史里面是没有的,魏延至死也没有想过去投奔魏国。

如果说三国志魏延传里面的描述只是让人惋惜的话,另一本同时代的史书『魏略』里面描述的就更加让人扼腕长叹了。

根据魏略的说法,诸葛亮临终前把军务托付给魏延,魏延就率领着蜀军缓缓后撤。因为杨仪和魏延不和,看到魏延掌握了大权,杨仪很害怕,于是就在军中造谣,说魏延要谋反,要去投降魏国,然后率领手下人马突然发难,进攻魏延。

魏延猝不及防,仓卒之间控制不了局面,不得已逃向汉中,结果被杨仪派马岱追赶上杀死,然后把内讧的罪责栽赃给了魏延,同时还诛灭了魏延的三族。

如果魏略中说的是真的,那么魏延同样是死于内讧,但是责任完全在杨仪。

上面就是『三国志』和『魏略』上对魏延之死的看法,相同点是死于内讧,不同之处在于杨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你觉得哪一种更可信呢?无论是哪一种,对于风雨飘摇的蜀汉来说,都是祸不单行,本来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军队里职务最高、战功最显赫的就是魏延了,本来魏延最有希望继承诸葛遗志,统帅蜀国的军务,而他在汉中的赫赫功勋也证明他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可惜在内讧中丢了性命,蜀国又丧失了一员大将。汉中虎头桥遗址,除了碑文之外,还有一幅对联:

虎桥往事明月知,汉水长流太守名

或许就是在表达对魏延的惋惜之情吧。

上一篇: 2014年黄山书社出版的图书
下一篇: 何谓“正史”与“野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