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政治家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清朝满洲人进入中原,但两个民族不同,就容易引发纷争,谣传清朝皇帝就下令禁止“满汉通婚”,不过奇怪的是,清朝有不少皇帝的妃子,都出身于八旗汉军,其实清朝从未颁布禁止满汉结亲的法令,而且满清入主中原后的前10年,通婚政策还比后期更宽松。
不少现代人认为,清朝时满汉两族不通婚,但事实并非如此,以要求血统纯正的乾隆皇帝为例,他先后娶的2位贵妃,高佳氏和魏佳氏都出身八旗汉军,而且在清朝也有不少大臣娶汉族女子的例子,比如政治家纳兰性德,属于满洲正黄旗人,而他却娶了汉军镶白旗人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
不仅如此,早期也有不少满洲贵族女性嫁给汉人的例子,例如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就娶和硕恪纯长公主,总而言之,清朝时八旗的满、蒙、汉三军,其实是可以通婚的,而且清军入主中原10多年间,通婚政策也比后期宽松,允许旗人与汉人通婚。
直到顺治十二年(1655年),一名大臣上奏折指,有人在扬州购买汉人女子送往皇宫,导致民间出现反满情绪,顺治得知后大怒下旨“太祖太宗制度,宫中从此无汉女”,不过无汉女并不包含八旗汉军女子,虽然日后其他皇帝继位后,都重申过这项禁令,但也从未禁止满汉通婚,就连严格的乾隆也只是禁止八旗满洲女子嫁给汉人男性。满族史学家定宜庄在清宫档案中,发现57件满汉通婚的案例,其中45件是八旗男子娶汉人女性,另外12件是八旗汉军女性嫁汉人男子,但并未出现八旗满洲女子嫁汉人的案例,不过满汉通婚例子并不多,主要与民族矛盾、房产利益、法律地位及民族习惯有关。
另外,清朝时有八旗制度,身份因旗帜不同而有高低之分,由高至低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另外又分正黄、镶黄、和正白旗为上三旗,由皇帝亲自指挥,因此他们的地位也较高,剩下的则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等统领,分别是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及镶蓝旗,旗帜的变化能提升一个人的地位。
宫中当时曾针对出身卑微的女性,设立“抬旗”的制度,就是皇帝改变旗籍,帮人提高身份,以乾隆帝的令妃娘娘魏佳氏为例,她原本出身包衣,也就是家奴的意思,学者研究时发现,她曾被抬旗过2次,此状况非常少见,另外,慈禧太后虽出身八旗满洲,但她原先是镶蓝旗人,身份不如镶黄旗的慈安,之后她的娘家也曾被抬旗,成为镶黄旗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