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清史稿:修了十几年,为啥还是“稿”? | 循迹晓讲

清史稿:修了十几年,为啥还是“稿”? | 循迹晓讲

清史稿:修了十几年,为啥还是“稿”? | 循迹晓讲最后一部纪传体史书的“难产”原因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 直接点击图片,即可报名参加赛艇队长的线下游活动

自古以来,咱们的老祖宗就有修史书的传统,可以说这几千年不忍卒读的历史就是中国人的信仰。而从《史记》到《明史》,就修了二十四史,而在一些场合说到古代史书,也有说二十五史的,那是因为把《清史稿》算进来了。

清史稿_清史稿_清史稿

◇ “二十四史”一览表

按理说史书无论如何得彻底写完了才能发表,那清史为什么就只是稿子?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整个清史编纂的过程一波三折,而最后写出来的东西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能称之为合格的作品。

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2月清帝逊位,民国建立,大清的统治就此终结。不久之后,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强调自己的正统性,为下一步称帝作准备。

清史稿_清史稿_清史稿

◇ 袁世凯

在这个过程中,修清史是很重要的一步棋,毕竟在中国历史中能修前朝史书的都是雄才大略的君主,比如唐太宗修了从两晋到南北朝的史书,北宋时期修了唐朝和五代的史书,等等等等。通过修清史,袁世凯能营造盛世雄主的形象,而且袁世凯自己也需要满清的遗老遗少支持,修清史无疑是笼络他们很好的一种方式。

于是,民国三年,也就是1914年,袁世凯批准设立清史馆,仿照过去纪传体通史的方式给大清修国史,而整个清史馆的负责人,袁世凯选择了曾经的大清东三省总督钦差大臣赵尔巽,此时赵尔巽对大清的灭亡心灰意冷,寓居青岛,袁世凯派了贴身秘书重金聘请,赵尔巽才接下了馆长之职。

清史稿_清史稿_清史稿

◇ 《清史稿》主编赵尔巽

等赵尔巽到任,清史馆正式运作起来,袁世凯也对他们很大方,每月拨款10万大洋,要知道当时一个大学教授作为社会精英也才每月100多个大洋的工资。这么多钱足够赵尔巽聘请人手,展开工作了。很快,清史馆聚集了六十几位遗老遗少,准备按照之前史书的方式给大清修国史,预计这国史有皇帝本纪,重要人物传记,还有地理志食货志等等等等,按照计划也都给众人分了工,每人负责一部分。但整个清史馆管理非常松散,很多请来做编修的也就是点个卯,出洋工不干活,所以整个清史编纂工作进行得非常缓慢,而袁大总统倒也无所谓,钱还是每月照给,只要这些前清的知识分子对自己感恩戴德就行。

清史稿_清史稿_清史稿

◇《清史稿-地理志十二》

清史馆这样的滋润日子没过多久。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但随即众叛亲离,被迫取消帝号,他也在1916年6月去世,在此之后北洋政府内外交困,通过修清史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既不能够也没必要,但这毕竟也是先总统的面子工程,不能骤然废除,于是只能缩减向清史馆的拨款,每月银元三四千,甚至到后来用国库券,公债券来抵。

再到后来,北京时局纷乱,给清史馆的经费干脆彻底断了。如此一来,这馆里的工作人员就走了大半,只剩下赵尔巽等几个核心人物还在苦苦支撑,把众人写完的一部分稿子给整理起来。1920年,清史初稿编成,1926年又修订一遍。如此状况之下产生的作品,质量非常低劣,各种人名地名错漏百出,很多写成的文章不符合纪传体通例,还有些人物竟然被不同的编修写了好几个传记,总之问题多多,产品质量严重不合格。

清史稿_清史稿_清史稿

金梁(1878年—1962年12月27日),清朝官员、学者,号息侯,又号小肃,晚号瓜圃老人,满洲正白旗瓜尔佳氏。

时间来到1927年,这一年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势如破竹,北洋政府陷入风雨飘摇之中,而赵尔巽本人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他认为时局动荡,自己也时日无多,如果不能看着自己这辈子的心血出版刊印,实属遗憾,所以很着急地要把这些稿子印出来,他也知道这些稿子距离合格的史书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特地嘱咐手下,将来印出来的东西只能叫《清史稿》,而还没等全稿刊印出来,赵尔巽就去世了,整理和刊印的工作几经转手,最终的主要负责人是金梁。

金梁非常有想法,他在已经完成的稿件上几经删改,加上了好几篇传记,比如康有为和张勋的传记,又给宣统皇帝溥仪写了本纪。这些工作立刻遭到了在世的满清遗老遗少激烈反对,康有为那可是西太后钦定的乱臣贼子,张勋这复辟可把溥仪给坑惨了,你给他们俩写传记那是什么意思?至于给溥仪写本纪,古人讲究盖棺定论,这位可还没死呢!这么做是大不敬之罪。

但问题是,那些遗老遗少吆喝的厉害却也不愿意把《清史稿》的出版一事揽到自己手里,整个清史馆就这一位金梁愿意继承赵尔巽遗愿出版《清史稿》,横竖就是它了。于是1928年这书终于给印了出来,总共印了一千一百部,其中四百部寄往关外沈阳,后世称为“关外本”。

清史稿_清史稿_清史稿

◇ 《清史稿》书影

不过,《清史稿》一经面世,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接收清史馆的故宫博物院直接上报南京国民政府,建议把《清史稿》给禁掉,其最核心的还是立场问题。

毕竟编书的那些人都是发自内心地维护和怀念满清的统治,所以在他们的笔下,大清是完美无缺的,一切跟大清做对的人物势力都被极力贬低,明末抗清的那些人物被说成是乱臣贼子,洪秀全是粤匪,而辛亥革命则被称为“国难”,那些起义中死难的烈士则是死有余辜,整个稿件对于清朝的诸多混账之事,比如文字狱,晚清不平等条约和民国的建立,基本上闭口不谈,甚至记载一些人物生平,讲到民国,只用干支纪年,不奉民国正朔,如此史书,反民国,反先烈,藐视革命,实在是罪大恶极。而南京国民政府也是坚持自己是辛亥革命精神的传人,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管。于是在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清史稿》禁售令,全面禁止该书流通。

命令发出之后大部分省市都遵照执行,但关外的沈阳却因为地盘上满清遗老遗少势力很大,而且南京政府也不怎么能管到他们,公然和南京做对,拒不执行命令。一时之间文人们纷纷跑到沈阳一睹这部禁书的内容,当初带去沈阳的四百本《清史稿》一时奇货可居,被炒作到非常高的价格,有人花五六百大洋,都不能买到一本。

清史稿_清史稿_清史稿

◇图为1977年中华书局点校本《清史稿》

与此同时,当时的一些学者对封禁《清史稿》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封禁了反而会让更多人去关外求购这本书,并不能起到真正禁绝的效果,而且这《清史稿》毕竟有很多的学术价值,不能一禁了之,最好的办法还是认真查考之后把过去的错误一一改正,再刊行于众,这个建议引起当时行政院院长汪精卫的注意,并提交审核,最终的结果是责令学界认真梳理《清史稿》的文字,改正之后再行出版。

1937年1月,北平书店开售经过修正的《清史稿》,这个版本被称为“关内本”,和“关外本”相比,“关内本”有很多修改的地方,但因为时间仓促,并不能彻底把这些稿子整理成堪比二十四史的史书。当时国民政府也有把清史彻底修完的想法,只不过不久之后抗战爆发,这个念头就被永远搁置了下来,我们如今看到的也就只能是《清史稿》了。

《清史稿》的成书一波三折,从本质上讲有两个因素,一方面,清史馆既然仰赖官方拨款,并非独立机构,那么官方的态度稍一改变,整个机构的命运就会受到莫大的影响。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的因素,用这些无限怀恋大清的遗老遗少们修清史,写出来的东西距离合格史书的标准自然是相距甚远。也正因为如此,《清史稿》就只能是稿子了。

上一篇: 闲翻《晋书•石勒载记》
下一篇: 清史稿为何不能成为清史,阿Q式史观,满本位视角撰写的历史有多离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