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5月7日刊发题为《数字、战役和神话:历史学家揭穿关于二战和希特勒的巨大谎言》文章,作者系该报记者曼努埃尔·P·比利亚托罗,文章编译如下:
谎言即便流传得再久远,也依然是谎言。尽管纳粹德国向盟军无条件投降已经过去了75年,但依然存在很多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神话。历史学家对真实数字、重要人物的真正作用、战役实情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下面就让我们倾听这些多元化的声音。
希特勒有远见卓识?
西班牙历史学家戴维·索拉尔可谓语出惊人。他认为,二战最大的谎言是希特勒本人。希特勒的真实性格可能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无论后世如何评价,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他并不是一个有远见的领导者。例如,在苏德战争中,神经质的性格成了他最大的绊脚石:他一遍又一遍地推翻并修改自己制订的作战计划。诚然,他颇具作战才能,在很多场战役中都有出色表现,但他从没有制订过长期计划,对德国的未来发展并没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规划,因为他骨子里就是一个短视的人。
此外,他的指挥模式无异于纸上谈兵。就连转移一个装甲师必须涉及运送数千吨燃料、弹药、零配件、后勤物资和军事人员这么简单的事情,他都一无所知。
希特勒的一生都在疯狂地追求成功。他的幻想直到二战的最后几天才彻底破灭。
进攻波兰本可避免?
至于德国闪电进攻波兰,索拉尔认为,这无论如何都是无法避免的。这场战争是希特勒妄图建立东方战线的前奏,其目的是创造一个压迫波兰和苏联人民的富裕地主阶级。他根本不在乎波兰走廊能否重获自由,这只是他挑起战争的绝佳借口。此外,在二战爆发前一天,两国之间就进行了谈判。当时波兰表示愿意接受纳粹德国的任何条件,但却遭到时任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的断然拒绝。德国人绝不希望经过精心准备的作战计划因波兰人卑躬屈膝、忍辱割地而作废。
艾森豪威尔会打仗?
后人对美军将领艾森豪威尔褒贬不一。索拉尔认为,他作为一名政治家可以称得上颇为称职,但并不具备出色的作战指挥能力。
艾森豪威尔曾经犯下重大军事失误。他没有直接向第三帝国的心脏开刀,而是下令从多条战线发起进攻。这就让德军有机会从西线到东线迂回作战。实际上,美军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德军闪电战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艾森豪威尔此举无异于给了德军喘息之机。
索拉尔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艾森豪威尔会把柏林拱手让给苏联人。艾森豪威尔曾在回忆录中表示,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座城市不值得美军牺牲50万军人。然而,有趣的是,他在作出此项决定的同时却向攻陷柏林的苏军提供了空中支援,此举给美国带来的损失并不亚于亲自攻打柏林。真实的情况是,柏林值得任何同盟国付出高昂的政治和军事代价。尤其是对于斯大林而言,柏林是通往掌控众多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实验室、科研部门乃至核电研究所的重要门户。当斯大林知道苏联在这条路上毫无阻碍时,着实松了一口气。
法国人解放了法国?
西班牙历史学家佩雷·卡多纳表示,社交网络就像一个百宝箱,我们可以在其中找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难免混杂着假消息。其中有关诺曼底登陆的传闻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实际上,法国在诺曼底登陆行动中的作用被大大高估了。法军确实参与了盟军的进攻行动,搜集了有关战场的实时信息,甚至成功窃听到德国指挥官之间的机密对话。但值得一提的是,法军作战行动是经过高度细分的。据估计,在参与此次行动的约35万名法国人当中只有10万武装部队,而且他们掌握的武器在德军面前毫无招架之功。戴高乐宣称的法国人解放了法国的言论远非真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