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穆天子传》中,曾记录了穆天子手持玄璧拜见西王母的故事。但书中提到的玄璧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为何在历史记载中突然消失了?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古代经典典籍浩若烟海,对于古代政治人物及事件的描写也颇为详实,《穆天子传》就是其中之一。《穆天子传》又称“周王传”、“穆王传”、“周穆王传”,是西晋时期发现的汲冢竹书的一种,据古代专家考证,该书可能成书于战国时期,其编纂者尚且不详。
《穆天子传》一书共分为六卷,该书以日月为序,详细记录了周朝君主穆王游历天下之事。据研究发现,周穆王的行程约有三万五千里,其足迹甚至跨越到了非洲地区。穆天子作为古代最著名的旅行家,一路所见所闻也颇为传奇,因此颇受古今历史爱好者的追捧与研究。
在《穆天子传》卷三中,曾有一段有趣的记载:“天子宾於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书中提到了一种特殊的宝物——玄璧。顾名思义,玄璧应该就是黑色的玉璧,众所周知,玉璧几乎都是绿色与黄色居多,黑色的玉璧是否真的存在?我们还是要翻看一下史书,寻找最终的答案。据清代文学家姚鼐作品《三长物斋诗为鱼门吏部作》记载“扫除万物无一须,犹藏玄璧值连都”认为,玄璧其实就是一种价值连城的宝贝,它的稀有程度完全是其他玉石不可比拟的。
考古是一门严肃的学科,对任何对象的研究,一定要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同时进行,研究价值连城的玄璧也同样如此,在完整记载的理论证据面前,我们更要找到实物,如此才能证明它的存在。1983年6月,考古专家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发现一座西汉时期的贵族墓葬,经过初步勘验,专家们确定了墓主人的真实身份,此人正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的第二代王赵眜。
南越王墓建造构型复杂,其采用的建造方式为竖八凿洞法,整体平面呈"早"字形,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墓室的规格布局按照"前朝后寝"的方式共分7间。前部三室为前室和东、西耳室,后部四室为主棺室、东西侧室及后藏室。
从考古发掘结果来看,南越王墓随葬品丰富,出土金银器、铜器、铁器、陶器、玉器、琉璃器、漆木器、竹器等遗物1000余件,著名的“文帝行玺”金印就是于该墓出土。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越王墓中,考古专家们还发现了一件极其珍贵的丝缕玉衣,其珍贵程度仅逊色于满城汉墓中出土的金缕玉衣。丝缕玉衣长173厘米,肩宽44厘米,全身由2291块青玉片组成并由真丝连缀而成,其外形与人体形状基本相同。不过在出土之时,丝缕玉衣却破损程度较重,其连丝部分几乎全部损毁,玉片也散落一处,完全不成样子。为了能够尽快使文物复原,考古专家们通过数年的努力,最终成功将所有破损出复原,让丝缕玉衣重新恢复了原貌。
可是一个问题出现了,当考古专家们复原丝缕玉衣头部的时候,发现其头部正中央位置存在一处圆形缺口,恰巧埋藏在丝缕玉衣下的黑色玉璧能与之完全契合,甚至黑色玉璧的周围还穿有不少用于缝合的小孔。正是黑色玉璧的出现,考古专家们确定,该玉璧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玄璧”。
专家认为,玄璧虽然是黑色的玉璧,但其表面光洁剔透,散发着幽幽的黯淡之光。屈原曾在《楚辞》中幻想过人死后的世界,幽冥世界黯淡无光,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黑色,地狱中有黑色神龙衔一枚微弱的烛火照明,引导人们的灵魂进入幽都,它们几乎与玄璧形成了统一的色调。
玄璧是考古界不可多得的文物,它之所以稀少甚至在战国之后消失,最大原因可能是人们都忌讳提及死亡,毕竟所有人都想上天堂,而不是要去可怕又昏暗的幽都。
参考资料:《南越王墓出土纪实》 车喜财著 广州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