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魏晋时期选官制度:曹魏兴盛原因与九品中正制的发展

魏晋时期选官制度:曹魏兴盛原因与九品中正制的发展

魏晋时期选官制度:曹魏兴盛原因与九品中正制的发展东汉末年,察举征辟制度崩坏,门阀世族掌控仕途升迁之路,致使王庭得不到人才补充,最终走向衰亡。就在各路枭雄并起之时,曹操率先注重到人才的重要性,他不拘一格赏拔人才

东汉末年,察举征辟制度崩坏,门阀世族掌控仕途升迁之路,致使王庭得不到人才补充,最终走向衰亡。就在各路枭雄并起之时,曹操率先注重到人才的重要性,他不拘一格赏拔人才,为曹魏兴盛之始打下坚实基础。

出于时代局限,庶族出身的曹刘孙三家最终被代表门阀士族的司马氏取代。不过魏朝设立的九品中正制度,由于其历史独创性,最终得到司马氏继承,并一直延续到隋朝前期。由此,九品中正制度大行于世四百余年,并成为古代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魏略原文_魏略_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

选官制度,自古以来便受到统治者重视。各类人才层出不穷,国家才能兴盛不绝;而统治者掌控选官制度,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加强中央专权。从政治角度考虑,选官方式会直接影响朝堂格局、君王专权与国家兴盛。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大概可分为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九品中正制,其本质便是对察举制的继承、扬弃和发展。因此研究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也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当时王朝更迭的根本原因。

一、从选官角度看曹魏兴盛原因

东汉末年,有诸侯割据一方,也有不少枭雄争雄一时。经过常年混战,曹操击败袁绍,率先于中原地区崛起,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最大霸主。在此后多年间,曹魏政权始终鼎盛,各路人才俊杰层出不穷。吴蜀两国只有联起手来,才能堪堪抵御曹氏锋芒。究其原因,多赖于曹操注重选贤与能,能够不拘一格赏拔人才。《宋书·恩幸传》记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

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_魏略_魏略原文

(一)曹操颁布唯才是举令

魏晋九品中正制雏形,起源于曹操颁布的"唯才是举"令。据《三国志·武帝纪》载,曹操执政时期,分别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十九年(214年)和二十二年(217年)三次下令求贤。从主观原因考虑,曹操渴求各类人才为自己出谋划策和南征北战;从客观原因出发,此举亦受到当时环境影响。

不难发现,曹操欲对门阀士族进行一定打压。众所周知,曹操虽出身世族,但其所在的谯县曹氏,只能算是地方豪强,并非是影响力巨大的名门望族。及至东汉末年,名士清议之风虽仍旧盛行,但早已脱离最初的积极影响,反而成为门阀士族结党营私的主要手段。

法家李斯曾云:"主势降上,私党成于下。"曹操曾专研法家、兵家思想,并深受其影响,傅玄也说"魏武好法术而天下重刑名"。因此在曹操看来,欲专权于朝廷,则必须打击世族门阀。而变革官制这一手段,则有利于破除朋党之风继续蔓延下去。

魏略_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_魏略原文

(二)吴蜀落后的选官制度

面对士族门阀的强大力量,曹操率先打破其垄断,借此吸收到大批人才,从而为曹魏政权的兴盛奠定了坚实基础。反观吴蜀两国,尽管孙刘两家都知道世族掌权的流弊,但出于经济、政治等方面考虑,他们只能选择妥协。

尽管蜀国不设史官,但从一些蛛丝马迹中不难看出,刘备、诸葛亮在进行遴选人才时,是完全继承两汉选官制度。如王嗣、李密等人,皆是举孝廉出身;而马良、董和、刘巴、廖立等一干谋臣,皆是刘备征辟而来。从人数上看,蜀汉政权以征辟制为主体,察举制为辅。

另外,诸葛亮的用人原则,也难免受到时代局限性影响。诸葛亮注重人才的贤名与出身,习惯任人唯亲,并重用马谡、蒋琬等荆州籍官员。而吴国选官制度,则沿袭不少汉初制度,显得更丰富多样。如任子制、征辟制、察举制、军功制、世官制,孙氏皆有采用。

魏略原文_魏略_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曹魏统治者已经注重到世族流弊带来的消极影响,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但曹氏毕竟不是名门出身,在声望上难以与司马氏相比。因此在曹魏执政期间,其辖内也发生过数次世家反叛的例子。曹孙刘三家统治者,皆可算做庶族出身。在世族门阀盛行的时代,三家缺乏经济和政治上的影响力,最终难免被名门司马氏逐一取代。

二、九品中正制度的草创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盛行的九品中正制度,始于曹丕时期。曹丕即位后,实乃篡汉之举,难免受到世人诟病。曹丕即位当年,刘备也在蜀中称帝,并于同年征伐东吴。

吴蜀两国大战,这对曹丕来说,本是个绝佳机会。但由于曹丕新登大位,国内暗流涌动,不少世族门阀打算暗中做些小动作,因此曹丕只能先巩固好帝位。在这之后,曹魏中枢更需要进一步打破士族垄断,故而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

魏略原文_魏略_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

除此之外,受天灾、战事所影响,各地百姓皆是流离失所。战争频发之下,引发大量人口迁移。《通典》记载:"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难委悉。"在此情形之下,以乡闾品评为基础的察举制度便难以实行,而九品中正制的初衷,便是解决这一现象的权宜之计。

以地区划分,从同乡中选择一名德高望重的名士,令其负责对同乡人物的评定工作。这个办法,不仅缩短朝廷选拔官员的效率,还使得人才便于受中枢掌控,以此削弱世家大族的影响力。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事频发,人口迁移现象始终存在,且中正官逐渐为世族掌控,故而九品中正制能顺利延续长达四百年之久。

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_魏略原文_魏略

(一)九品中正制的特点

九品中正制度,由曹魏名臣陈群率先提出。《傅子》记载:"魏司空陈群,始立九品之制,郡置中正。平次人才之高下,各为辈目。州置都,而总其议。"负责选拔与举荐人才的,便是中正官。中正官又分郡中正与州中正,作为基层的郡中正首先出现,但随着地方势力扩大,州中正也随之出现。《魏略·吉茂传》记载:"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 由此可见,郡中正最初由各郡长官推荐出任;不过到晋朝以后,郡中正又逐渐转为朝中司徒选授。

(二)九品中正制的运转

中正官选拔人才时,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查明薄世。《晋阳秋》记载:"陈群为吏部尚书,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考之簿世,然后授任。"簿世,即一种家世的纪录。可见中正官选拔人才,依旧看重门第与家世。

其二,立下行状。在确定人员名单后,中正官根据应举者的家世、才干、道德、名声等综合因素考虑,写下一份评状。所谓"咨其行状,度其行能",行状便是中正官对应举者的一种综合性评定。

其三,定下品级。根据应举者综合条件考虑,中正官会给出一个最终品级,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是为九品之开端。最后,中正官将行状与品级一同上交中枢,作为朝廷分配大小官职的主要依据。

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_魏略_魏略原文

(三)九品中正制的变化

在九品中正制度创立之初,中正官还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做到德才并举和秉公办理。其选官方式灵活开放,为中枢提供了大批人才,同时在打压世家大族上,此举亦有不错的效果。但随着九品中正制不断推行,门阀世族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政治基础,开始干预中正官的人选。

到了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已经失去初衷,成为门阀世族巩固自身地位的有力手段。几乎九成以上中正官,皆是世家出身,因此他们在选拔人才时,自然会优先考虑世族之人,故而便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如东晋时期,琅琊王氏逐渐在众多世家中脱颖而出,其势力之大,足以与司马氏分庭抗礼。当时民间谚语有说道:"王与马,共天下"。历史上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便出自琅琊王氏。

三、九品中正制倾颓的根本原因

自曹魏至两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度逐渐倾颓,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从表象上看,中正官的主观意愿直接影响应举者的品第。缺乏约束之下,中正官极容易被收买,进而行徇私舞弊之事。因此对门阀世族来说,他们完全有能力让中正官轻易改变自己的主观意愿。不过九品中正制倾颓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是一种"权宜之计"。

魏略_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_魏略原文

曹魏首创九品中正制,是出于当时战乱不休的背景考虑。西晋卫瓘曾说道:"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

但随着西晋统一,社会暂时进入和平年代,门阀世族开始有精力对九品中正制进行渗透,短短时间内,便将其收归己用。即便是后来战乱重现,但九品中正制却早已被世族收服,成了巩固自身地位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宋书·恩幸传》

《晋阳秋》

《傅子》

《通典》

《魏略·吉茂传》

《三国志·武帝纪》

上一篇: 三国演义第74集
下一篇: 浅析神话与传说的区别——从狭义的神话到广义的神话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