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典籍里的中国》,创新演绎让“典籍活起来”

《典籍里的中国》,创新演绎让“典籍活起来”

《典籍里的中国》,创新演绎让“典籍活起来”近年来,我国的文化类节目发展势头强劲,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等,这些节目通过电视媒体传播的形式,传播中国历史文化。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类节目发展势头强劲,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等,这些节目通过电视媒体传播的形式,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于2021年2月12日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共11期。节目由撒贝宁担任当代读书人,王嘉宁担任节目主持人,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节目以中国流传千古的“典籍”作为内容“切入口”,依托中华优秀文化典籍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创新的舞台演绎形式,将晦涩难懂的典籍以可视化的生动影像呈现给大众,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多元化展现与传播典籍中所蕴含的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

中国故事“戏剧舞台新演绎”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戏剧舞台跨时空、多舞台、多场域的创新呈现,通过戏剧化结构和影视化表达,舞台之间的交叉互动立体化演绎中国典籍故事中的历史故事,对典籍里的中国故事进行可视化立体呈现,让观众在沉浸式视听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在古今相通、记忆相通、精神相通中成为中国历史的建构者,从而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

1、跨时空古今对话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邀请知名导演宋诚、邵嵬姝担当影视化指导,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中国话剧院演员和影视演员担任演员嘉宾进行故事演绎。节目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利用戏剧的假定性特性、舞台空间的自由转换、时空的古今交错以及观演关系的切换,搭建了跨时空古今对话的桥梁。

一方面,节目让当代读书人走入典籍故事与历史人物见面,开展穿越时空的对话。例如,《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和古代传书人伏生有过一次跨越古今的对话。其中,撒贝宁问:“华夏何为一体?”伏生答:“自古就是一体。”这场古今对话的戏剧场面让现场观众心胸澎湃,也让屏幕后的观众也激动不已。节目的演绎让中华儿女能够回望千年岁月,感受中华民族的大地与中国文化思想的相交融,感受流淌在华夏儿女血脉中的民族之情。

另一方面,节目让典籍中的历史人物穿越时空见证文化传承和当代文明成果。例如,第一集中伏生跟随当代读书人撒贝宁来到现在的图书馆观看当代儿童背诵《尚书》;第二集中宋应星前往袁隆平杂交水稻实验田见证当代农业的科技成果;第三集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还带领司马迁去认识了外孙杨辉、叙写《史记》的东汉史家班彪、《汉书》作者班固等人,向老年司马迁介绍《史记》在后世的流传情况。

节目以“古今对话”的方式把过去、现在、未来相连接,建立起节目与历史文化的对话,让观众与典籍人物共享情感、共同感知,从而打通了古籍与当代大众的接受隔膜,让中华文化通过古今交流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多舞台沉浸体验

《典籍里的中国》的戏剧演绎舞台共分为四个演出区域:一号舞台为主舞台,负责典籍中主要历史故事和场面的演绎与还原;二号舞台为典籍主人翁的书房;三号舞台分为上下两层,负责与典籍相关古今故事的演绎。三个舞台以甬道联通,同时甬道亦为表演区域。用艺术总监田沁鑫的话说:“这样的舞台设计既能实现跨时空对话的全新创作理念,也将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同时结合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舞台技术复活历史人物、还原历史场景、重现历史氛围和情境,展现千年历史中经典书籍的诞生源起和流转传承。“这种基于现代科技的物质现实的复原,是影像本体论的延展,更好地架构起历史与当代的关系,弥补了现场缺席的缺陷。”

不仅如此,舞台还设置了真实的场景道具来营造影视化的表演空间,以灯光转换舞台来实现多舞台交叉表演,打破了空间的界限,让观众能跟随演绎空间的转换。当然,《典籍里的中国》演员精彩的演绎,也是故事一大亮点。演员们通过认真钻研人物特点和个性,体会角色的思想和情感,让观众被演员强烈的感情所震撼而热泪盈眶,从而获得沉浸式的体验。

3、多场域立体呈现

场域理论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在《典籍里的中国》中,通过戏剧场、谈话场、影视场等不同场域,展现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让不同场域进行立体交互对话,从而使得典籍的故事叙事更加立体化、形象化、生动化。

节目的第一部分,以戏剧演绎典籍相关的故事引人入境;第二部分,由专家品读会带领观众解读典籍的背景、内涵和意义;第三部分,主创人和演员嘉宾在典读会一同朗读并解读典籍,讲述节目的创作背景,呈现创作的过程,让观众深入了解典籍故事,加深对节目作品的理解;第四部分,当代读书人与典籍里的人物一同出现在舞台,共同演绎跨越古今,立体叙述典籍故事,赋予故事新的时代意义。

中国文化“多元传播新模式”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重要原因离不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在古代,中国文化借由“典籍”文本图书的形式进行传播,但由于受众的文化基础和接受方式的不同,这种传统的文字传播方式存在自身局限性。现如今,随着媒介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来临,新媒体以其特有的及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钟性、信息的海量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特征,影像呈现形式能够让抽象的文化更加形象生动,能够满足受众的多元文化需求。并且,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文化传播也从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如广播、电影、电视走向更加立体、多元、交互、创新的新媒体传播阶段。新媒体时代不仅涌现了人工智能、5G宽带、大数据等技术,也是一个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社交媒体共生的时代,技术和媒体的融合为文化提供了多元的的传播渠道。

1、跨屏传播:多屏互动融合渠道

《典籍里的中国》采用“电视+新媒体”的线上线下新媒体传播融合渠道,传播典籍文化和中国故事。节目通过在不同平台发布,在传播过程中实现了在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等屏幕的多屏合一,让观众能够不分时间、地点、场域随心随意观看节目。节目从一上线就在各大媒体网站和社交网站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快速地登上了微博的热搜榜单;网友在豆瓣上分享观后的感悟;在B站上研究分析有关“典籍”来源传承的故事,如伏生传书、宋家兄弟上京赶考、司马迁忍辱负重等。在新媒体平台上产生了众多与节目相关的热门讨论话题,也得到众多网友的追评。如某网友说:“真热泪盈眶,家国!不仅是诠释了史记,也让我感受到家族传承中国文化的不容易,真是伟大!”同时,《典籍里的中国》的长视频还被网友自行剪辑成微视频,发布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得到无数网友的点赞、评论和转发,形成二次传播。央视频道副总监许文广更是用“舆论炸裂”来形容民众的反响。《典籍里的中国》让典籍走出古斋和研究室,从小众变成了大众传播,成为现象级的文化传播节目。

《典籍里的中国》能够在多屏互动的融合传播和转发中获得观众的热捧,究其原因,一方面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受众能够更加便利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视等不同智能终端获取信息,当前用户已经不再喜欢长视频,更偏爱于观看短视频、微视频的形式成为网络视频的发展方向。节目创新的“戏剧+影视+文化采访”形式,分舞台分故事的演绎呈现,也让故事具有被分割被抽离为短视频发布优势,从而满足了观众观看长视频的难度,增强了节目的即时浏览性和可获得性。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该节目满足了受众的文化需求,人们愿意自主转发,推广和分享。基于新媒体多屏共享、多平台转发的生态系统,信息的发布者和信息的接收者通过媒介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典籍里的中国》通过网友线上线下的宣传推广,扩大了典籍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典籍里的中国》以创新的跨屏传播方式,节目“化零为整”,通过多场景多舞台共同讲述一部经典,让数千年文明通过影像展现了一场视听盛宴,满足了受众的需求;节目“化整为零”,通过多个切口,让节目内容在受众传播转化,在短时间实现了跨圈层的大众传播,达到了电视、网络、社交多媒介平台的最大传播效果。

2、口碑传播:UGC带动文化IP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生成内容,泛指一切由用户在网络上创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是在Web2.0技术基础上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模式。由于新媒体传播的广泛性和迅速性,新媒体时期的口碑传播克服了传统媒体时期的时间与空间限制,UGC口碑传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在微博和社交型视频网站进行内容征集,带动节目的口碑传播。在微博端,节目官方微博开展了#假如屈原见证今日中国航天#、#天问可即志在无垠#、#古韵新声端午#、#世界读书日一起重温典籍#、#糯米粽在唐代成为主角#等主题活动……这种UGC的内容征集方式,激发了受众的参与热情,形成了良好的反馈与互动。

在网络视频端,《典籍里的中国》联合视频网站共享内容,利用视频网站的UGC弹幕带动受众口碑传播。近年来,视频网站以其海量库存、便利携存、多方互动等特点,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收看节目的主要途径,对传统收视行为进一步分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的网络视频行业马太效应凸显,用户、内容、流量均向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三大平台集中,三大平台用户占整体网络视频用户的近九成。《典籍里的中国》自播出以来,就与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三大视频网站以及年轻人聚集的B站进行合作,借助视频网站平台,为用户提供交流平台,并会征集用户意见,弥补电视媒体单向传播的不足。作为国内弹幕文化最浓郁的B站,《典籍里的中国》对其充分重视,在B站上传节目的官方账号,拉近了节目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受到了B站年轻用户的热捧。

3、价值传播:情感能量诠释中国精神

众所周知,典籍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典籍内涵着中国智慧、传递着中国情感、传承着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新时代,为了复兴中国传统温暖,典籍的保护和研究至关重要,这不仅需要古籍工作者的辛苦劳动,同时也需要大众和媒体的传播。中国典籍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全体华夏子孙的共同努力。

《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表演+影视演绎+文化访谈”,通过演员与现场观众的情感流露等方式向观众输出情感能量,诠释中国精神。众所周知,情感的核心在于真实,包括有形式真实和内核真实。兼具形式真实和内核真实情感的节目才能使得观众通过共情和移情作用,将其转化为稳定的情感能量。具体来说,通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手段可以塑造“亲身在场”的临场感,以实现形式真实;通过深入调查观众情感需求,挖掘文化类综艺节目消费主力的情感诉求,以促使观众不断参与到节目的情感体验中,以实现内核真实。《典籍里的中国》借助戏剧故事的演绎和专家品读会和典读会的解读,让蕴含在中国典籍里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实现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通过追溯古籍的传承脉络,讲述古籍故事,让当代人看到古代的撰书人、传书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忘我奉献精神,以极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让更多观众能够通过节目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华精神的传承珍贵、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中国绵延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使其拥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影响力。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源于人民对传统文化了解和认同。《典籍里的中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中华文化基因的创新表意空间,以“戏剧表演+影视演绎+文化访谈”的呈现形式,借多元传播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文化共鸣、情感共鸣上升到精神共鸣,可谓是集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节目让典籍“活”了起来,让观众对典籍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从而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作者简介:刘伟,四川传媒学院副教授,从事影视艺术研究。

上一篇: 30余本古医书受众多读者关注 希望这些古医书能有好归宿
下一篇: 中国第一名建筑师,燧人氏之父,五氏之首——最遥远的有巢氏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