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中国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二十四史中《史记》的作者。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毕生追求。却因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被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施以宫刑阉割而受辱半生。
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惋惜的对象,李广难封、李陵灭族也成了众多士人口中的千古遗憾。
那么投降敌国匈奴的李陵就不该灭族,屡次无功甚至全军覆没的李广就应该封侯吗?
本文将抛开传统文人视角,从汉朝的律法、汉武帝的考量甚至司马迁事后的看法,还原司马迁为救李陵而受宫刑的前因后果。
首先,李广难封不是因为汉武帝不看重他,相反李陵是飞将军李广之孙的身份,让汉武帝非常看好。
直接就给他800骑兵,上一个没有任何战功就获此殊荣的还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
李陵也很想复制霍去病的传奇,带着这800骑兵深入匈奴2000里,但没有遇到匈奴而还。李陵虽然没有立功,但他这份锐气很让汉武帝看好,直接封他骑都尉,自行编练5千兵马。
可以说汉武帝在培养李陵上,并不比给霍去病的待遇低。汉武帝的理念是:我不会因为你年轻、没有战功不给你机会;人马你随便招、战功是打出来的;但机会我给你了,你要用战功来回报我,我只看结果!
所以年少而出身名门的李陵,有着非常强的立功意愿,他要证明自己。
因此汉武帝的计划是李广利带3万骑兵打右贤王,李陵的5千人运送粮草,辅助李广利的大军。
汉武帝的兵力部署没有任何问题,是李陵主动要求脱离李广利大军,以5千兵马牵制匈奴王庭的。汉武帝也说了没有多余的兵马拨给李陵,李陵执意以少击多汉武帝才同意的,并且还安排了强驽都尉路博德接应李陵。
因此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第一条——李陵以5千兵马血战匈奴全部主力就起不到辩护作用。这是李陵自己要单独行动,不是汉武帝原本的安排。李陵既然要求5千人以少击多,他就要自己考虑怎么打。
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馀人。 ——《史记》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第二点,李陵5千人虽然几乎全军覆没,却杀伤匈奴上万人。他对敌人的伤害更大,不应该追责。但熟悉战史的人都清楚,杀和伤和斩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杀伤万余水分很大。
伤有大有小,伤者不一定死,两者相差十倍都不夸张。除非是四面包围的歼灭战,否则伤肯定远大于杀,但李陵明显不是。
战报会说谎,战线不会说谎。事实是李陵的5千人,只有四五百逃回了汉朝,四千多人亡了或者降了,匈奴的杀伤万余只是司马迁没有任何战场考证的随口话语。
但一个常识是,在运动战中被歼灭的一方,死亡和被俘数量一定是远大于战胜方的。
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史记》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第三点,李陵虽然兵败投降,但他的投降是为了有机会回来报效汉朝。从律法角度来看,这是毫无证据的主观臆测,军法的核心是赏罚分明。
有功了就赏赐,有过了就处罚。李陵拒绝汉武帝的部署,独领一军全军覆没,而后投降敌国匈奴,从军法来看是不折不扣的死罪。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他投降不是因为他怕死,而是他想保命将来为大汉再建功勋完全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文人想象。
战场上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你死我活,连小卒都知道战场是玩命的,你说李陵投降是为了更大的志向?
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大息曰:“兵败,死矣!”军吏或曰:“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汉书》
出于自身经历,司马迁在史记中只写了李陵如何英勇作战、如何无奈被俘虏,但《汉书》却没有那么多主观因素,写了李陵投降的全过程。
李陵被匈奴大军追杀多日后,还剩下三千多人,但伤员太多跑不了了。名门出身、没受过挫折的李陵显然有些自暴自弃,他先是独自出营、对手下说:“你们不要跟着我,让我一个人去干掉匈奴单于”。
结果手下真没拦他,过了很久他又回来说道:“兵败到了这种地步,惟求一死”!手下又给了他希望:“将军威震匈奴,陛下不会让您死的。之前赵破奴将军被匈奴俘获,多年后逃回汉朝,不也受到了陛下礼遇吗”?
李陵看到了活路,才摆脱了之前自暴自弃的模样,当晚就准备突围。但为了面子,突围前他还是硬气说道:“你不要说这种话,今天我不战死,我李陵就不是勇士”!
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汉书》
然后李陵与韩延年一起突围,他们十几人一路。其他人也是化整为零、四散奔逃,但李陵这一路运气不好,撞上了匈奴追兵。
韩延年英勇战死,李陵大喊:“兵败至此,我有何面目去见陛下啊”!然后就投降了匈奴,最终逃回汉朝的有四五百人,也就是三十多支小分队。
分兵突围本就是为了活命,李陵这一路还在伤员众多的情况下,只选了十几个壮士。逃生概率并不低,只是运气不好撞上了匈奴大军,但韩延年能战死、李陵却选择了投降。
归根结底,李陵这个贵公子,从始至终就没想过死。太过顺利的成长,让他觉得一切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到他明知自己只有5千人,也是想着打败匈奴、而不是修好营寨准备固守。
从之后李陵依靠车阵,就挡住数万匈奴数天攻击,只是因为弓箭用光不得不突围来看。
如果他提前修好营寨,囤积大量弓箭、粮食,先派人截杀牧民,吸引匈奴大军到来再坚守营寨等待汉朝援军,还是能完成牵制匈奴主力任务的。
但他太低估了世事艰难,被匈奴打败后又寻死觅活,说一个人去杀匈奴单于的气话。手下告诉他,赵破奴被俘后逃回汉朝依旧得重用,看到生的机会他才停止自暴自弃。
组织突围撞上匈奴大军,韩延年战死、他却投降。上一个战场上这样的贵公子还是赵括,但赵括至少与将士同生共死、有气节,李陵却是想做霍去病的低配版赵括!
所以从汉武帝的角度来看,从卫青、霍去病、赵破奴到李广利,他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多年指挥也很懂战场的规则。
当他看好的李陵就这么投降后,他第一反应是愤怒,这种愤怒与后来诸葛亮要斩街亭的马谡是很相似的。
但司马迁却要保下李陵,他说李陵投降不是怕死,只是为了保命、以后逃回汉朝。汉武帝当领导最大的优点就是一切看结果,哪怕他很愤怒,司马迁要保他也让保。
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 ——《史记》
他还派公孙敖带着大军去迎接李陵归来,前后救援持续一年多。李陵都没有像苏武一样尝试过逃跑,因为公孙敖不仅没有接到人,也没有得到李陵任何消息。
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写汉武帝,因为听信公孙敖说李陵为匈奴练兵,而灭李陵全族也是勉强之词。
他保李陵投降是想逃回汉朝、无奈投降匈奴,但公孙敖在边境折腾一年多,连李陵逃跑失败的消息都没听到,司马迁已经输了。
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报任安书》
多年之后,当卫子夫自尽、戾太子起兵的“巫蛊之变”中,因坐观成败被抓的好友任安向司马迁求救、让他保下自己时。
他在《报任安书》中也写了,当年他不全是为李陵辩解,而是众臣得知李陵兵败群起而攻之。他只是怕愤怒的汉武帝被一种意见误导,提出了一种不同意见,却被汉武帝当成辩护李陵、攻击李广利而下狱。
晚年的司马迁其实已经知道是汉武帝对了、自己错了,因为直到司马迁老去李陵也始终没有回汉朝。甚至我们从上帝视角看,汉武帝死后、霍光主政时期,派人许下富贵李陵也没有归来,可见投降后的李陵是真不想回来了。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 ——《报任安书》
而且司马迁在拒绝为任安做保人的时候,还讲了为李陵做保失败的悲惨遭遇。司马迁入狱后,因为家里贫穷,不能像李广那样交很多钱赎罪,在牢里受了很多罪。
但出了事才知道朋友们靠不住,没人为他凑钱赎罪,大臣也没人为他说话。司马迁是为了活命,自己选择了人格受损的宫刑,来进行自救的。
所以司马迁宫刑后,由于人格受损,就全身心要把《史记》写成千古名著、洗刷耻辱。正是这种“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受辱后自救人格的救赎,才成就了《史记》的经典地位。
但就李陵一事来说,《史记》没有写虚假信息,但相较《汉书》却隐藏了李陵投降的前因后果。只是着重描写李陵有多英勇、多无奈、多悲情。
当一件事只谈感情而不谈一点结果时,请相信这件事一定是错了。所以换成谁是汉武帝,你要保李陵、公孙敖迎接一年多,李陵连一次失败的逃跑尝试都没有,你也要承担保人的责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