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清代历朝起居注记注之制

清代历朝起居注记注之制

清代历朝起居注记注之制清代历朝起居注记注之制是记录皇帝言行的东西。

西汉武帝时始有《禁中起居注》,东汉马皇后曾自撰《明帝起居注》。自后魏起,始有负责记注事宜之专官,称为“起居令史”。自隋唐直至元明,起居注官员之名称虽然不一,其隶属关系也时有变动,有关记注事宜亦时有间断,但大体上还是代代相沿,记注得以延续。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及封建王朝的兴废交替,历代起居注中,除唐代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及明代的少量起居注外,大都已散佚无存。只有清代,不仅有专事记注的官员,还有专门的机构,其记注成果也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清代早在入关以前即已开始设官记注,清太宗曾命库尔缠等记注政事;摄政王多尔衮在入关初年也有史官为其记注,故有《皇父摄政王起居注》存世。但清代正式任命记注官及设立起居注馆,见诸记载者分别是康熙七年(1668) 和九年。即康熙七年廷臣奏请设官记注,康熙九年始置起居注馆于太和门西廊,隶属于翰林院。有满汉记注官侍值,其员额以日讲官兼摄,称为“日讲起居注官”。掌院学士以下、坊局编检以上,皆得开列请旨。自此以后,除在康熙五十七年至六十一年期间曾裁撤起居注馆外, 直至清亡, 始终记注未停。其起居注馆的记注官员,据乾隆元年(1736) 定制,有满洲记注官八至十员、汉记注官十二员,统由翰林院、詹事府等讲官兼任。

清制,凡皇帝从事各项政务活动,包括祭祀、朝会、出巡、引见、召对等,起居注官均得轮流侍值, 退值之后即将所见所闻,书之于稿,签署记注人姓名及年月日,收藏于起居注馆,至明年再按月排纂,装订成册。康熙十八年以前每月装成一册,其后则每月分装两册,全年二十四册,是为草本。另有满文本,由满起居注官据汉文本译出。然后由翰林院掌院学士指定总办记注官对草本逐条查核增改,撰写序跋文字,送掌院学士阅定后,派庶吉士等缮成正本(满汉各一份),盖用翰林院印信,称为“起居注册”,封储于铁柜。至年底封印前, 由翰林院具折奏呈, 待皇帝发下后,再由记注官员会同内阁学士,将起居注册正本藏于内阁大库,草本则仍存于起居注馆。清廷对起居注册的记注体例有严格的规定,何事应记,何事不应记,甚至包括记注的顺序和内容的繁简,都载在会典。如:“凡记注,先载起居、次谕旨、次题奏、次官员引见”; “凡谕旨及官员引见除授皆全载,奉旨依议及该部议奏报闻者俱不载”;“凡选授文武各官,如教职、千把之类,不引见者俱不载,如奉特旨拣选则俱载;凡吏部、兵部推补、推升及奉旨出具考语送部引见者不载,俟该官员引见之日,方行载入”等。总之,凡皇帝起居言动,包括朝会、祭祀、典礼、日讲以及谕旨、题奏,官员引见、觐见、召见、请训、陛辞,高级官员的除授、升迁、降革、休致、死亡,皇帝与大臣的奏对答问, 秋审、朝审等项,在起居注册内, 有的全载, 有的节略, 有的不载,各有定例。除起居注册外,清代还有一种内起居注,其纂修制度未见记载,大约是出之于宫官或敬事房宦官之手。其内容主要是皇帝在宫中的生活起居,记注比较简括。 [1]

上一篇: 专访︱王希谈方纳:他从不以自己是某一领域的“大佬”自居
下一篇: 书单|世界近代史,这些就够了(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