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新科进士甲分三等,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直接授予翰林院修撰、编修,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除了一甲外,二甲、三甲进士都是需要参加朝考,以成绩论等第。
朝考一等、二等者例入翰林院庶常馆深造,其他的则归入进士班,进入候补队伍,待吏部铨选后,或留各部或发外省。
御史在很多文章中经常提到“庶常馆”,相信大多数读者都知道庶常馆是个什么机构,但对于庶常馆的官员配置情况,以及具体的运作,未必就那么清楚了。这次就简单讲一讲庶常馆。
翰林院修撰相当于现在什么官(翰林院修撰是几品)
清代的翰林院下属单位有起居注馆、国史馆、庶常馆、典簿厅、当月处、诏待处、东、西二厅。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起居注、国史、庶常三馆。
翰林院自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它的职责与“文”分不开。清代翰林院不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多从事修史、修书、起草诏书、章奏文移、翻译等工作。
清初设庶常馆,隶属内弘文院(清初内三院之一),是新科进士深造之所。顺治三年(1646)定制,每科进士殿试后,由内三院题请皇帝从新科进士中选文学兼优,年力强壮者为庶吉士。
顺治十五年,七月,改内三院为内阁,翰林院成为一个单独的衙门。此后,由掌院学士会同大学士,在新科进士中开列引见拣选。庶吉士入馆学习,名为“馆选”。因庶吉士又称庶常吉士,故学馆名为庶常馆。
这也说明,清刚入关的头几年,庶吉士不是通过朝考遴选出来的,而是由朝廷根据条件选定的。
顺治九年,给事中高辛允奏准,按各省大小选定庶吉士名额,取汉进士40人,满洲4人,蒙古2人,汉军4人,一同入馆。此后几年,历科殿试因地因才,递有增减。顺治十二年,停汉军进士馆选,十五年又停满洲、蒙古、汉军考试之例。
此后一直到康熙初年,馆选之政策屡有变动,至康熙九年形成定制:一甲进士榜下授职,二甲、三甲馆选者,散馆授职。并规定,满洲、蒙古、汉军和汉人进士一样,符合条件者也可入馆。
清初定制,宗室不应科目之选。乾隆十年、十三年会试,选宗室为庶吉士。此后,宗室选为庶吉士成为定制,但总体而言,宗室选为庶吉士的例子并不多见。
庶常馆是翰林院下属的一个机构,专门培养国家储备人才,性质较为特殊。因此在职官的设置上也不同于一般的衙门。确切地说,庶常馆并不设正式的职官,而是属于差遣性质的。
按例,庶常馆设教习满汉各一人,教习为庶常馆最高长官,由吏部开列掌院学士、内阁学士题请钦派,或于大学士、尚书、侍郎(必须是进士出身)内特简。教习负责庶吉士满、汉文课程,每月授课两次。
教习以下为小教习,小教习由掌院学士于侍读学士以下,选学问优者数人。小教习是庶常馆的主力师资力量,各个小教习也是每月授课两次。此外,还设提调二人,由掌院学士于编修、检讨内派充,主要负责庶吉士的后勤和生活。
从清初至嘉庆时期,朝廷对庶吉士的管理都十分严格,他们每天八点左右要到庶常馆上课,下午三点才能回家,且规定没有特殊事由不得请假。但道光以后,管理越来越松,庶吉士多为开馆和散馆的前几天才到庶常馆报到。
正常情况下,庶吉士在庶常馆学习三年,但遇恩科时则要提前散馆,或一年或二年。其主要学习课程为满文、翻译、汉文之经史、词、诗等。三年期满后,要统一参加散馆考试,由皇帝亲试,派吏部、户部、礼部尚书等阅卷,分别等第,拣选分用,或授编修,检讨,或授部属司员,或授科道。
通过散馆考试的庶吉士才能称为真正的翰林,他们的晋升速度很快,一般到部四五年后就可省道、府。
按例,历科新进士殿试,一甲一名即授修撰,二名、三名授编修。但到了散馆时,他们也要参加考试,如不留心学问,也会受到惩罚,须留馆继续学习,不予授职。
庶吉士在馆学习期间,每人每月可以领到四两五钱的生活费,这个数字已经不低了,一年下来比知县的俸禄还要多。但因庶吉士在京开销大,又有各种应酬,所以日子过得比较清苦。
因此康熙时期为了照顾庶吉士,特令各省盐政以及各关差,每年拿出以前四百四十两接济庶吉士,按在馆人数分给。至于在馆学习期间,所用的笔墨纸砚,以及各种经史、诗文,都有朝廷颁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