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许倬云:上官鼎《王道剑》重出江湖

许倬云:上官鼎《王道剑》重出江湖

许倬云:上官鼎《王道剑》重出江湖《王道剑》的历史背景,是明成祖与建文帝之间的斗争;所有的故事发展,于“靖难之变”有相当详细的叙述,而主要的情节,则是中国的江湖侠士,如何面对印度天竺武士的挑战

上官鼎,本名刘兆玄,1943年生,湖南衡阳人,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博士,曾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东吴大学校长,2008年出任台湾“行政院院长”,2010年任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2021年任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上官鼎自幼嗜读武侠小说,中学时代为挣零用钱,与兄弟合写武侠小说,一举成名。1960年代著有多部武侠小说,亦曾于17岁帮古龙代笔《剑毒梅香》。25岁时因出国读书“隐退”武侠江湖。于46年后再度推出《王道剑》,此后笔耕不辍,时有新作。本文是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为《王道剑》撰写的序言。转载请注明出处。

稗官野史_官野史成语_官野史

中国文学史上,唐诗、宋词、元曲以后,明清时代,出现长篇小说,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武侠小说乃是长篇小说的一个分项。明代固然是有水浒传,描写江湖世界,整体言之,以武侠为主题的著作,要到清代中叶才层出不穷。那些著作之中,也都往往牵涉到历史背景,例如:《江南奇侠传》以反清复明作为历史背景,叙述明代遗民,逃遁江湖,抵抗满清的统治。武侠小说,例如《七侠五义》之类,常见主题,则是江湖豪侠,倚仗武艺,除暴安良,伸张正义。

到了近代,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等书,则以剑仙、法术、精怪作为主题,另外开辟了一条途径。金庸的武侠小说,横空特出,结合历史、爱情与悬疑,放在江湖的恩怨之中,其著作引人入胜,不管中学生或是大学者,人手一本。他的作品中,历史只是作为背景,主体还是:武术的修炼、门派的正邪、以及各种角色为了一个“情”字(包括爱情、友情、家国之情),所作选择与结果。大陆上,长期没有这一类的作品,要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不带政治意义的小说出现。奇峰特起者,则是二月河的帝王小说。他的作品是历史的“小说化”,与金庸将历史作为小说背景的取径完全不同。

《王道剑》兼具历史与武侠两个层面,将历史背景与故事发展,密切结合。据说,金庸私淑大仲马和狄更斯。这两位作家,大仲马的“三剑客”系列,更像武侠小说,而狄更斯的《双城记》则更像历史小说。两者都将历史的发展,相当程度地与小说的内容,紧密配合。“三剑客“系列的背景,是法国王权与教权的斗争,而《基督山恩仇记》则是牵涉到十字军东征以后,地中海世界商业城市,与新兴资本主义下,社会变迁与个人身份的沉浮。故事悬疑之处,常常是某一个历史事件,经过故事人物的努力,历史几乎改变,但是这些努力终于失败,“历史”还是我们已知的情况。大仲马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各有细密的描写,而“情”字,也常是英雄面临的命运关口。

官野史_官野史成语_稗官野史

金庸先生曾言:“我个人最喜欢的作家,第一是古龙,第二就是上官鼎。”

《王道剑》的历史背景,是明成祖与建文帝之间的斗争;所有的故事发展,于“靖难之变”有相当详细的叙述,而主要的情节,则是中国的江湖侠士,如何面对印度天竺武士的挑战,终于因为一个年轻的主角,修成“王道剑”而取得胜利。

明史研究中,“建文史学”是一个聚讼 的课题。燕王与建文帝的权力斗争,燕王胜利;胜利者垄断发言权。永乐宣告:“暴虐的昏君建文已经自焚。”官书就得如此记载。建文逃亡之说,却在民间广泛流传。成祖以后,经过仁宣两朝,半个世纪,正统年间,英宗释放囚禁的建文之子,并且赐予田宅仆役,等于平反建文一案。许多“野史”纷纷出现。最为常见的是具 名史彬的“致身录”和程济的“从亡笔记”。官方记载不尽不实,颇多扭曲;“野史”内容又颇多虚幻难以取信。可是,野史记载,已经影响综合性的数据,例如:查继佐“罪惟录”,及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于是,如何厘清史实?促使明代中叶以后,以至 清代,史学界努力的课题。民国以来,王崇武、胡适等人多所讨论。台湾的明史研究大家,徐泓教授,在民国百年史学的回顾中,已有详细论述。最近南京东南大学马渭源教授还有专书,全盘讨论建文史事。读者如有兴趣,可以查看徐、马二位的作品。

本书作者,对于书中的历史部分,并不只是当作模糊的背景。他用了相当的笔墨,指陈建文乃是心怀仁爱的君主,在位的施政也有值得称道之处。他叙述靖难之变的屡次战役。这些战争的过程,与历史记载,颇为符合;对于双方将领对战略的取舍,他却加上了一些细节的讨论,创造了临场感。

建文帝的出亡和结局,在正史上,因为明成祖的忌讳,又加上许多野史的记载,始终含混不清,到今天还没有可以断言的结果。《王道剑》在这个课题上,将建文出亡时一些传说,采用野史,又不完全接受野史。据野史:太祖曾经留下一个匣子,其中有袈裟、剃刀和度牒。在建文将要自杀时,太监呈献太祖的遗物,建文和从者因此易装逃亡。这个传说,似乎明太祖有先见之明,早就知道孙儿有沦落到这一步——也未必太神了点。《王道剑》的剪裁,则将匣中的袈裟,改成为太祖登基以后,佛教僧侣献给他御用的金丝云锦袈裟;建文因此提示,遂决定剃度为僧。这种修改,比太祖预见后事的神话,更具有说服力。

建文逃出皇宫的路线,《王道剑》安排的是在一个地道,离宫出城。在前几年,南京一个铁工厂,建设工程中,确实发现了一条从宫内通到城外的地道。《王道剑》以此为据,安排了在地道出口的秦淮河,有人迎接,也就成为比较可信的情节。

官野史_官野史成语_稗官野史

上官鼎武侠小说《王道剑》之一:乾坤一掷;之二:大战天竺;

之三:云锦袈裟;之四:王道无敌

建文逃亡的情节,野史记载,随着时间,不断扩大。从亡群臣,由二三人,渐增至数十人;行踪所至,逐渐增加,几乎遍及东南、南方、西南;许多地方出现其遗迹。如果真是这样张扬,永乐怎能不发现建文的下落?《王道剑》快刀斩乱麻: 将从臣人数减到二人,其它人则分道扬镳,作为疑兵转移注意。出亡地点,也简化为浙江郑家、福建支提寺二地。

建文的结局,也是有许多传说。最近福建宁德的支提寺,发现许多明代遗物,都具有皇帝御用的规格,《王道剑》就以建文在支提寺终老,作为结局。而且他还安排了成祖的徐后,御赐了铁佛,作为支提寺可以有御用规格的前提。这个安排,比许多其它野史留下的传说,似乎较近情理。

以上数点,过去许多野史和正史之间的争执,都是聚讼的问题。《王道剑》则衡情度理,安排如上的情节;著者巧思,令人佩服。

《王道剑》处理侠士们的武术部分,基本上接纳还珠楼主和金庸的传统:江湖诸大门派的功夫,各有专长,又都必须内、外兼修。由于机缘巧合,主角傅翔杂学多能,又学到少林和武当两大派的武功秘籍,融会 贯通,参悟为生生不绝的“王道剑术”。这一套剑法,以守势化解对方霸道的攻势,因此可以抱元守一,生机无穷,而敌方持强不止,终于会力竭不支。书中几位武功最强的高手,其最为恃强霸道的天竺天尊,在傅翔王道剑下,力竭身亡。另一对高手,地尊与完颜不败,对抗之时,彼此学习对方,居然都悟得王道剑法的原理,二人竟放下对立的仇恨,甚至改变性情,都成为宽容大度的君子。第三对高手,人尊与唐老师,都是用毒大家,相持不下,两败俱伤;可是,临终之际,原本对敌的双方却因合作,悟得解毒之方,留给世人,使不受毒害。

著者安排如此结局,当然是为了揭露书名《王道剑》的寓意所在。我是读者,恕我冒昧,强作解人:江湖门派,以少林、武当,最为正大;两者都不应当以独尊武林为练功目的。少林功夫的最高层次,由“洗髓经”指示途径。洗髓,不仅改易筋脉,更是精神的升华。佛教宗旨,无色无相,无人无我,因此无识亦无欲。到此境界,心无挂碍,对世界映照圆融,慈悲能仁,度己亦度人,以无得,故亦无失。到此,谁能抗争?武当的“太极经”深藏石窟,惟有缘人得之。道家的宗旨,清净淡泊,无为无欲,不忮不求,柔弱不争。于是,抱元守一,超越自己。到此,无瑕可击,如何抵御?至于书中提到的“融会贯通”,必须先有不忌不斥,方能有海纳百川的度量。这一原则,用于读书,乃是随时学习,广纳周闻,即使杂学无章,仍能融会贯通;持以处世办事,也能虚心客观,不拘执,常透彻。

官野史成语_稗官野史_官野史

2014年,首图举办《王道剑》新书发布会,

上官鼎与易中天对谈“江湖与庙堂之间”

本书著者,聪明正直,豁达大度。他曾经秉持大政,立经国济民的宏愿。可惜台湾的民主,其实打了对折,一切举措,处处掣肘;于是浩然辞去,回到书房,读书之余,撰成这本小说,必非为了解闷消遣,应是借裨官说部,寓言人生至理。言念及此,不禁对作者佩服,不禁为台湾叹息。

上官鼎其他作品

官野史_稗官野史_官野史成语

妖刀与天剑

上官鼎著

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20年出版

官野史成语_官野史_稗官野史

雁城谍影

上官鼎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出版

稗官野史_官野史成语_官野史

从台湾来

上官鼎著

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16年出版

上一篇: 中国民国时期有“史学四大家”钱穆、吕思勉、陈寅格、陈垣
下一篇: #历史#传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