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后两个世纪,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双峰并立的是强大的东汉时期和罗马帝国。东汉时期对西域的经略和罗马帝国对地中海东部的扩张,造成两大帝国“鸡犬相闻”之势,推动了两大帝国间向对方的探索。 自《后汉书》,至《晋书》、《魏书》和《北史》,对西域大秦国的描述基本类似,表明了自东汉至北朝这五、六百年间,西域有一个大秦国,即罗马帝国!
公元97年,东汉使者甘英,由京师洛阳出发首次踏上了罗马帝国的领土,但在将要渡海前往罗马帝国的首都时,被安息人劝阻,未能成行!(“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后汉书·西域传》)。无论实际上是在哪里,甘英在遥远的海滨访问了“大秦”,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中国人感觉这个国家是本国一个宏伟而遥远的翻版。西海是不是地中海,大秦是否为罗马帝国,尚无定论。
然而 3年后,罗马帝国的商人却来到东汉首都洛阳,开始了之后的一个半世纪中5次中国之行的第一次旅行! 中国的官方记录是:公元100年,罗马帝国属下的蒙奇兜讷(今译为马其顿)地区遣使到东汉首都洛阳,向汉和帝进献礼物。汉和帝厚待两国使者,赐给两国国王代表最高荣誉的紫绶金印,表示了邦交上的极大诚意,这也是罗马帝国与中国通使交往的最早记载。(《后汉书·和殇帝纪》:“永元十二年,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国遣使内附,赐其王金印紫绶。”)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汉籍史料记载了这次罗马与中国的首次激情碰撞,西方文献同样有此记载。 中国文献中的描述并非虚词,古希腊罗马的记载可为佐证。公元二世纪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在著作《地理志》中根据另一位地理学家推罗的马林努斯(Marinus)著作的一个片段提到,一位以经商为业的马其顿人梅斯·提提阿努斯(Maes Titianus)曾记载从幼发拉底河到位于中亚某地的石塔的路程;梅斯本人未到过赛里斯国(Seres),但他派自己手下一批人到过那里。 西方文献中,称中国为“Seres”(赛里斯),称中国的首都洛阳为“Sera”(赛拉)!
这些罗马商人,跨越遥远8000公里的距离,来到东汉帝国的京都洛阳,当他们站在洛阳南宫前殿等待着汉和帝的召见的时候,看着南宫前面矗立的郁郁于天相连的朱雀阙时,会不会在内心深处被这个东方大帝国的京师威严肃穆气势所震撼,这,不得而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