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阅微草堂笔记》解读(01)---真才实学 自然发光

《阅微草堂笔记》解读(01)---真才实学 自然发光

《阅微草堂笔记》解读(01)---真才实学 自然发光【阅微草堂笔记原文】 爱堂先生言:闻有老学究夜行,忽遇其亡友。学究素刚直,亦不怖畏,问:“君何往?

阅微草堂笔记的价值_阅微草堂笔记_阅微草堂笔记怎么读

【阅微草堂笔记原文】

爱堂先生言:闻有老学究夜行,忽遇其亡友。学究素刚直,亦不怖畏,问:“君何往?”曰:“吾为冥吏,至南村有所勾摄①,适同路耳。”因并行,至一破屋,鬼曰“此文士庐也。”问何以知之。曰:“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汩没②。惟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澈,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其状缥缈缤纷,烂如锦绣。学如郑、孔,文如屈、宋、班、马者,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极下者亦荧荧如一灯,照映户牖,人不能见,惟鬼神见之耳。此室上光芒高七八尺,以是而知。”学究问:“我读书一生,睡中光芒当几许?”鬼嗫嚅③良久曰:“昨过君塾,君方昼寝。见君胸中高头讲章④一部,墨卷⑤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迷雾中,实未见光芒,不敢妄语。”学究怒叱之。鬼大笑而去。

【馨香馆注释】

①勾摄:处理公务;拘捕、传拿。

②汩没:gǔ mò,埋没。

③嗫嚅:niè rú,一指的是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也指两人在一起小声说话的样子。

④高头讲章:汉语成语,意思是经书正文上端留有较宽空白,刊印讲解文字;后来泛指这类格式的经书。

⑤墨卷:明清科举制试卷名目之一。

⑥策略:古时读书人为考试而准备的压题文章。

【馨香馆译文】

爱堂先生讲了一个小故事:曾经有个老学究走夜路的时候,忽然遇见了他死去的朋友。老先生平素就很刚直,所以并不害怕,问他的鬼朋友:“你这是要去哪儿啊?”鬼朋友回答:“我现在是个鬼差,去南村执行公务,正好和你同路。”于是两个人就一起赶路。到了一间破屋前,鬼朋友说:“这应当是文人的家。”老学究就问他是怎么知道的?鬼朋友说:“凡人白天钻营算计,心中净是些俗念,所以灵性被压制不能显露。只有晚上睡觉的时候,才能心无杂念,元神明澈,他所读过的书就会字字闪耀着光辉,从身体百窍涌出来,景象瑰丽飘渺,如同锦绣般灿烂。学问像郑玄、孔颖达,文章如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这样的人,所发出的光芒直冲霄汉,能与星月争辉。差一等的光芒也有几丈高,再差的只有几尺高,以此类推,即使最次的人也能像一盏油灯发出微弱的光,能照见门窗。不过这种光芒人眼是看不见的,只有鬼神才能看得到。而这间破草屋上方的的光芒高达七八尺,所以应该是个文人的家。”老学究又问:“我读书一生,睡觉的时候光芒有多高?”鬼朋友犹豫了很长时间,说:“昨天路过你教书的地方,你正在睡午觉。看见你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在屋顶上。那些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好似被浓云迷雾遮住一般。实在看不到一丝光芒,我不敢说假话。”老学究听了斥责鬼朋友,鬼朋友大笑着扬长而去。

【馨香馆解读】

历清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官至礼部尚书和《四库全书》总纂官的纪昀(字晓岚)著有《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流传的乡野怪谈,或亲身所闻的奇情轶事,称得上是“寓言体小小说”。《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蔡元培《评注〈阅微草堂笔记〉序》云:“清代小说最流行者有三:《石头记》《聊斋志异》及《阅微草堂笔记》是也。”笔者通读《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是学习文言文,从故事中借古喻今,并有所感悟。

《阅微草堂笔记》的文章均无标题,在每则故事结尾处作者总是会来那么几句短语,以衡平的语气来评断其故事来龙去脉理事曲直之所在或其有否通情达理之处地,评后语却也总是耐人寻味。

这篇文章是《阅微草堂笔记》的开篇,讲述了如何做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作者的本意可能是崇尚传统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同时还强调并非八股文科考优秀的算是真学问,只有像郑玄、孔颖达、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这样留下经典著作的,才是真正的文人学者。文中的老学究读书一生,藏书不少,还教授学生,按理也算是文人,可能因为读死书、老想着科考而过于迂腐,使得难以发出光芒。在利益至上、人心浮躁的当下,那些标榜不读书或少读书照样可以发财的“土豪”、自诩学富五车却写不出像样作品的“伪学者”、利用职权沽名钓誉的文化官员,尤其是“减负”越减越重的中小学生书包,都该认真对照、反思一下。笔者于2020年开始全椒地方志的考辨补遗和古典文学的诠释研究,虽然编撰了三本书,但距离真正的文化学者还有很大的差距,尚需不断努力。

在当时八股文科举盛行的时代,作者本身也是进士及第而做官,还敢于写这样的文章,钦佩其胆识过人。不得不借鬼怪说人事,也理解文章不写标题的难言之隐。联想到现代语言中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等激励读书成才的佳句,与本文描述的主题如出一辙,有一定的现实社会教育意义,故而笔者增加了标题“真才实学、自然发光”仅供参考,读者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意见和标题。文中关于文字发光的一段话最为精彩(参见原文标注有下划线部分),值得学习和借鉴。

笔者近日尝试撰写有关吴敬梓研究的论文,纪晓岚与吴敬梓同为“康乾盛世”的学者,《儒林外史》和《阅微草堂笔记》均为针砭时弊、警示醒言之作,体现了文人的济世胸怀和傲然风骨,创作时间上前后相差不远,两者应有一定的关联,这也是笔者对《阅微草堂笔记》比较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阅微草堂笔记怎么读_阅微草堂笔记_阅微草堂笔记的价值

此篇入选笔者文集《馨香馆集》,特别感谢省作协会员、省书协会员林如玉友情惠赐墨宝,后期酌情付梓交流。

阅微草堂笔记的价值_阅微草堂笔记_阅微草堂笔记怎么读

阅微草堂笔记_阅微草堂笔记的价值_阅微草堂笔记怎么读

上一篇: 说说《穆天子传》
下一篇: 千古奇书《穆天子传》,西王母是天帝的女儿?周穆王到过古埃及?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