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周斐与《汝南先贤传》

周斐与《汝南先贤传》

周斐与《汝南先贤传》朱仁天  驻马店的古代历史,最辉煌的一段莫过于汉朝,尤其是东汉时期。东汉明帝时,韩崇就任汝南太守

朱仁天

驻马店的古代历史,最辉煌的一段莫过于汉朝,尤其是东汉时期。东汉明帝时,韩崇就任汝南太守,临行前皇帝专门交代:“汝南,心腹之地,位次京师也。”(谢承《后汉书》)把汝南郡看作仅次于首都洛阳的心腹之地,可见汝南郡在当时全国的重要地位。汉代的汝南郡,以郡治平舆县(治今平舆县射桥镇古城村)为中心,下辖37县,包含今天驻马店市除泌阳县之外的全部区域,还有信阳市、漯河市、周口市的部分县区,以及安徽省阜阳市的大部分地区。

汉代的汝南郡,不仅地域辽阔、农业发达,而且群英荟萃、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仅《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立传的两汉汝南郡名人就有42位之多;至于在各类文献中留下姓名的两汉汝南郡人士,则有近300位。自曹操提出“汝颍固多奇士”(《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之后,这一说法不绝于书。后世还有“汝半朝”之称,意思是东汉身居高官要职的朝廷重臣,有一半来自汝南郡。此说虽有夸张,却可看出汝南郡人文之昌盛。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中原士族随着战乱风流云散,播迁四方,渐趋凋零。为留下汝南先贤的名字,记录他们嘉言懿行,三国时期,周斐编撰了一部《汝南先贤传》。

周斐其人,正史无传。但典籍中的片言只语还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丝线索,可以了解他的大致情况。《世说新语·品藻》第八条云:“刘令言始入洛,见诸名士而叹曰:‘王夷甫太解明,乐彦辅我所敬,张茂先我所不解,周弘武巧于用短,杜方叔拙于用长。’”刘孝标(462年~521年)在注释“周弘武”时,引王隐《晋书》曰:“周恢,字弘武,汝南人。祖斐,永宁少府。父隆,州从事。”学者吕友仁在《〈汝南先贤传〉辑本注译·前言》中经过详细考证认为:周斐的完整官职是“永宁宫少府卿”,是三国曹魏的明元郭皇后作为皇太后居永宁宫时的少府卿。任永宁宫少府卿之前,周斐担任过汝南郡中正,负责品评汝南郡人物,即分等级登记人才,为吏部选拔官员提供参考。这一职务为他后来写作《汝南先贤传》创造了条件。

又据房玄龄等撰《晋书·周浚传》记载:“周浚,字开林,汝南安成人也。父斐(原文误作‘裴’,中华书局点校本已校勘),少府卿。”可知,周斐的籍贯是汝南郡安成县。安成县治今正阳县寒冻镇固城村,2021年,汉代安成城遗址被确定为第八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汝南安成乃周氏郡望,从这里走出了众多周氏名人。

从周斐曾担任过的职务,可以大体判断他生活的时代。历史上的九品中正制度,始于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也就是魏文帝称帝的前一年;而明元郭皇后“景元四年(263年)十二月崩”,从公元220年至263年,是周斐生活的大致时间。《汝南先贤传》的写作时间,最有可能是在周斐任汝南郡中正官的魏文帝(220年~226年在位)时期。

《汝南先贤传》属于地方人物志书,也是郡书代表作之一。此类著作在东汉时已出现,而盛行于魏晋。《隋书·经籍志》著录了70多种汉魏晋时期的各种人物志书,其中多以“先贤传”“耆旧传”“高士传”等命名,可见当时表彰地方先贤的风气较盛。刘知几《史通·杂述》云:“汝、颍奇士,江、汉英灵,人物所生,载光郡国,故乡人学者,编而记之。若圈称《陈留耆旧》、周斐《汝南先贤》、陈寿《益部耆旧》、虞预《会稽典录》,此之谓郡书者也。”包括《汝南先贤传》在内的这4部郡书,无疑是同类著作中较为出色者。

《汝南先贤传》的卷数,在《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中均著录为“五卷”,《旧唐书·经籍志》中作“三卷”。《宋史·艺文志》中不见著录。但在南宋初郑樵《通志·艺文略》“传记”类中,还有“《汝南先贤传》五卷,魏周斐撰”的记载。这说明,《汝南先贤传》亡佚于宋末。因此,不管原书是五卷还是三卷,我们都已无法确知它是如何分卷的,编排体例如何。

《汝南先贤传》尽管已亡佚,它的部分内容却散见于一些古籍的注释引文中,以及唐宋类书和其他著作中。如:南朝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后魏郦道元《水经注》、唐章怀太子李贤《后汉书》注,皆征引有《汝南先贤传》的内容;唐代的《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白孔六帖》、北宋的《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古今合璧事类》《锦绣万花谷》等类书,以及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南宋孙逢吉《职官分纪》等著作,也都收录有《汝南先贤传》的部分条目。这些书籍对《汝南先贤传》或多或少的引录,保存了它的部分内容,为辑佚工作提供了可能。

所谓“辑佚”,就是收罗群书,寻章摘句,把以引用形式保存在其他存世文献中的已散佚文献材料收集起来,加以编排整理,使已经失传的古籍文献得到恢复或部分恢复。通过辑佚恢复的古籍文献,一般称为“辑本”或“辑佚本”。《汝南先贤传》的辑本,据统计现在已有10种。除去其中的重复辑本,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元末明初陶宗仪的《说郛》本,内中辑录《汝南先贤传》佚文2条,内容虽少,却有首创之功;②明冯梦龙编辑的《五朝小说》本,内中辑出《汝南先贤传》佚文18条,涉及15人;③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本,内中辑出佚文58条,涉及32人;④吕友仁、甘良勇《〈汝南先贤传〉辑证》,辑出《汝南先贤传》佚文凡87条,涉及50人;⑤日本学者永田拓治《周斐〈汝南先贤传〉辑本》,辑出《汝南先贤传》佚文凡171条(有重复与相似佚文),涉及46人;⑥吕友仁、赵心田等《〈汝南先贤传〉辑本注译》,去除重复,共辑出佚文80条,涉及39人;另有存目佚文15条,涉及14人。

学如积薪,后来居上。在《汝南先贤传》的所有辑本中,吕友仁、赵心田等人编撰的《〈汝南先贤传〉辑本注译》内容更为全面,体例更加严谨,代表了《汝南先贤传》辑本的最新最高水平。此本正文部分,按传主属县排列,共涉及13县39人,分别是:平舆县陈蕃、阚敞、许虔、许劭4人,安成县周燕、周盘、周燮、周乘、黄穆5人,汝阳县袁安、袁闳、周防、周举4人,召陵县谢甄、陈晔、缪肜、许慎4人,慎阳县戴良、袁阆、黄宪3人,上蔡县李鸿、李笃、殷燀3人,新蔡县郑敬、薛勤2人,阳安县黄浮、王朔2人,西平县王纳、薛苞2人,宋县郭宪1人,征羌县范滂1人,南顿县应顺1人,朗陵县郭亮1人,县别不清者王威、蔡顺、屈霸、许嘉、李宣、王恢6人。每位传主之下,按次序列出佚文。为避免重复,对于文字相同或大同小异的佚文予以了合并,必要时以简洁的校勘记说明。每条佚文之后,注明详细出处。佚文之下,还有对佚文关键字词的注释,以及对整条佚文的翻译。辑本正文部分还设置了“存目”,收录那些传主并非汝南人,却在典籍中被误以《汝南先贤传》为出处的佚文。存目部分共辑出佚文15条,涉及人物14人,分别是:陈寔、胡定、锺皓、邓盛、侯瑾、王涣、王允、窦章、刘巴、王坦、葛玄、介象、范仲翁、顾少连。被归入存目的《汝南先贤传》佚文,只辨明其真伪,未再予以注释和翻译。

从《〈汝南先贤传〉辑本注译》可以看出,其中辑录的佚文传主,以东汉时期为多,西汉的仅有周燕、王纳、郭宪等少数几人。以此推测,《汝南先贤传》中的“先贤”,亦必两汉皆有,而以东汉人物为主,详近而略远。

从《〈汝南先贤传〉辑本注译》所辑佚文之一斑,亦可窥知《汝南先贤传》全豹之重要价值。首先,《汝南先贤传》所载汝南郡人物、史事、民俗等,可补正史记载之不足,可校传世文献之讹误,同时也是其他史籍的取材来源,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吕友仁教授通过比对认为,范晔《后汉书》中郭宪、周举、蔡顺、薛苞、周防5人的列传,当是取材于《汝南先贤传》。《汝南先贤传》所载阚敞、周乘、李笃、王朔、王纳、屈霸、许嘉、李宣、王恢9人的事迹,未见其他史籍记载,为该书所独有。其次,《汝南先贤传》简约隽永的语言叙述、生动传神的人物刻画,体现了高超的文学技巧,对后世小说、笔记的写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其中较典型的是《世说新语》,两书在题材选取、行文风格,甚至思想主旨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再次,《汝南先贤传》记录的先贤事迹,以及他们身上体现的高尚情操,对于今人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比如,荐贤任能、刚正不阿的陈蕃,信守诺言、诚信无私的阚敞,扶危济困、尚侠重义的戴良,志向高远、洁身自好的黄宪等,无不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人格精神亦具有永恒的价值。最后,《汝南先贤传》是汝南先贤们留下的一份珍贵历史遗产,这份遗产对于今天驻马店市的地域文化建设具有特殊重要价值。《汝南先贤传》不啻驻马店人一张光彩夺目、令人起敬的历史名片,这样的汉代历史名片在全国范围内也罕有其匹。这是驻马店人的骄傲!我们当充分利用好这张名片,让它在新时代中继续发挥其特有的价值。

上一篇: 《括地志》的地名学成就
下一篇: 《竹书纪年》直译(1)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